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而郜艳敏家里人为了找她四处奔走,母亲日日哭泣连双眼都哭瞎了,他的父亲自此以后也日渐消沉,即使报了警也一直没有找到丝毫的线索。下岸村就是一个十分偏僻而且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外面的小乡村,多次郜艳敏尝试逃跑都被人抓回来,一抓回来又是免不了的一顿打骂,她想到了自杀,可惜被人盯得太紧了也没有成功,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郜艳敏出生在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从小便是一个乖乖女,农民家庭并没能给她优越的生活环境,但是郜艳敏从小喜欢读书,家里一直供给她读书读到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家里实在条件有限,商量了许久之后郜艳敏决定放弃学业,去了河北蠡县一家毛线厂打工。1994年当时刚刚成年的郜艳敏准备回河南老家看望家人,于是就在石家庄火车站排队买火车票,她根本不知道这时候危险正在向她悄悄靠近,人贩子一般都很喜欢在火车站寻找不认识路或者单身一个人的人下手,郜艳敏当时就被两个女人贩子看中了。于是这两人以工厂招工的借口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1)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妇女拐卖事件,也有更多的法律来制裁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能有这样的关注背后是多少妇女的眼泪和经历堆砌起来的。过去在很多遥远、人迹罕至的乡村里人们传宗接代的观念很重,而且因为地方不好、交通不便,很多人都找不到媳妇,于是便有了这种残忍至极的交易方式,人贩子将妇女拐骗然后威逼利诱,高价钱卖给这些农村的人。

这些人又用残暴打骂的方式强迫妇女留下,就这样不知道有多少女性被害。而郜艳敏就是被拐骗的一位妇女,但是被拐卖后她看见了当地穷苦的学生,于心不忍的她成为了一位乡村教师,教授这些孩子知识,成为了嫁给大山的“最苦”乡村教师。

外出打工惨遭拐骗被卖进大山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2)

郜艳敏出生在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从小便是一个乖乖女,农民家庭并没能给她优越的生活环境,但是郜艳敏从小喜欢读书,家里一直供给她读书读到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家里实在条件有限,商量了许久之后郜艳敏决定放弃学业,去了河北蠡县一家毛线厂打工。

1994年当时刚刚成年的郜艳敏准备回河南老家看望家人,于是就在石家庄火车站排队买火车票,她根本不知道这时候危险正在向她悄悄靠近,人贩子一般都很喜欢在火车站寻找不认识路或者单身一个人的人下手,郜艳敏当时就被两个女人贩子看中了。于是这两人以工厂招工的借口和她拉近乎,而当时还很单纯的郜艳敏真就相信了人贩子的谎言,和他们一起前往唐县。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3)

不久后郜艳敏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受骗了,可是好几次都试图逃脱都没有成功,人贩子带她到唐县一个村庄之后就转手给几名男的人贩子了,在当天人贩子对于一直反抗的郜艳敏还进行了残忍地强暴,最后人贩子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河北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比她大6岁的男人当媳妇。

下岸村就是一个十分偏僻而且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外面的小乡村,多次郜艳敏尝试逃跑都被人抓回来,一抓回来又是免不了的一顿打骂,她想到了自杀,可惜被人盯得太紧了也没有成功,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而郜艳敏家里人为了找她四处奔走,母亲日日哭泣连双眼都哭瞎了,他的父亲自此以后也日渐消沉,即使报了警也一直没有找到丝毫的线索。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4)

被拐卖一年后的郜艳敏好不容易得到丈夫一家人的信任,这才让郜艳敏和丈夫一起回家看望父母,父母看到失踪已久的孩子回来了喜出望外,但是女儿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的父母只得同意郜艳敏与丈夫的婚事,郜艳敏的丈夫人也不算特别坏,只是时常喝了酒就打骂郜艳敏,渐渐郜艳敏也习惯了这一切。

多次想要逃跑,看到穷苦孩子后又决定留下了教书

1995年从河南返回下岸村后的郜艳敏开始认命一般地和丈夫过日子,这时候因为村上的小学缺少一个老师代课,于是村上的人找到了至少还有初中学历的郜艳敏,希望她可以做代课老师教孩子们认字。

在这个没有生气的村子里,本就心如死灰的郜艳敏看到村子里那一个个渴望知识的孩子,她似乎又有了一点动力,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成为了这个乡村的一位教师。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5)

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后,郜艳敏怀孕了,为了生孩子而离开了学校,随着几个孩子的相继出生,郜艳敏才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学校有了变动,高年级的学生要到一座山后面的辉岭中心小学念书,而其他的老师都不愿意过来代课, 郜艳敏在这种情况下无奈只好答应再次成为代课教师。郜艳敏的行为得到了村里人的尊重和尊敬,村里人也渐渐地都开始维护她,丈夫也没有再动手过。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年头,村里的建设也日益完善起来,有了电话,有了通讯设备,路也修得比以前更宽更好,不少和郜艳敏一样被拐卖来的妇女都陆续回到了家里。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6)

但是郜艳敏心中有一个想法,她觉得之所以这种拐卖风气的存在还是因为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低下,所以她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回到家中,而是选择了继续留下来教书,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终有一天自己悲惨的遭遇不会再上演在别人身上。

经历被翻拍成电视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9年根据郜艳敏经历改编而成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上映,展现了主人公的遭遇和后期教书的情节,虽然是以郜艳敏为原型,但这部电影还是做了一定的美化,其实人们往往都知道现实要比电影更残酷的多,有些事也暴露着很多的弊端,于是当地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阻止新闻媒体采访郜艳敏。

郜艳敏后来当选了河北年度十大感动人物,而且获得了一万元奖金,但是她还是选择拿出来援助农村的老人和孝敬公婆、父母,虽然郜艳敏有着很黑暗的经历,但是女儿一直是郜艳敏的骄傲,满满一墙的奖状似乎也在抚慰着郜艳敏的心,让她觉得生活仍然是有希望的。

嫁给大山的女人郜艳敏:感动河北的河南女儿(7)

如今郜艳敏也表示自己只想回归平淡的生活,自己虽然不太懂法律和国家政策,可是她也有自己的小理想。社会发展的这么好,郜艳敏只想干好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孩子学做人学知识,能够走出这个大山去,有更好的未来。

很多人都非常心疼郜艳敏老师的屈辱和奉献,从被拐卖到成为乡村最美教师,这其中的万般滋味我们常人无法去体会。

现在国家的教育制度日渐完善,对于老师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像郜艳敏一样的乡村教师,虽然他们也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在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选择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给大山的孩子未来的憧憬,真的是很值得敬佩的,我们都希望郜艳敏老师的悲剧不再发生,也希望郜艳敏可以完成她的梦想能让大山的孩子都走向光明的未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