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些年来,邮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邮政网络四通八达,通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业务经营工作成效显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各地、通达全球的现代邮政网络。一路走来,乡村邮政业务也由原先单一的投递报纸、信件,拓展到邮政储蓄、邮政快递等。投递过程中,时不时会碰到收件人不在家,外出走亲戚去了,一般信件还可以托人捎带,挂号信或电报通常都必须由收件人签收,这就比较麻烦,小童会多跑几次,直至送达收件人手上。对不识字的收件人,小童还会耐心地把信上的内容念给收件人听,有时还帮助收件人回信,从来不计报酬,工作认真负责。单从表象上看,在那个脚踏车还十分稀少的年代,乡村邮递员是蛮风光的。其实邮递员工作十分辛苦:一是工作量大。据说小童当年跑的是塔石镇的东片,一天要跑十多个村。那时的乡村小道,“天晴似刀枪,天雨像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1)

编者按]偏爱塔石的任何信息,是因为在那里出生,每每能够想起那个叫“唐医师”的带着赤脚医生奔走在乡村,无论白天黑夜;还有那个塔石中学居住的小伙伴。

小时候,乡村邮递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不错的职业。身穿草绿色的制服,骑辆草绿色的脚踏车,时不时还头带一顶草绿色的大盖帽,走村串户,风驰电掣,令人羡慕。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2)

来我们村投递报纸信件的小伙子,中等个头,长得机灵,人也勤快,还是个骑脚踏车的好把式。因为姓氏为童,村里男女老少都称之为小童。小童几乎每天都要到我们村坊里来送报纸和信件,骑着脚踏车经常会碰到“田缺”(农民在田间放水时,在田埂上开的缺口),他只要稍稍一抬脚踏车的车把,车都会安然的过去。

以前塔石溪上大都是简易木头桥,桥面一般有五、六根十来公分的松木拼凑而成,当中还有缝隙,桥面离地面高的地方也有2米左右,小童大多数时间不用下车,对准木料的剖面,哼着小曲,一路骑行,一般都能闲熟平稳地骑过去。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3)

单从表象上看,在那个脚踏车还十分稀少的年代,乡村邮递员是蛮风光的。其实邮递员工作十分辛苦:一是工作量大。据说小童当年跑的是塔石镇的东片,一天要跑十多个村。

那时的乡村小道,“天晴似刀枪,天雨像油缸”,虽然有一把脚踏车,天天骑行在这样的路面上,仍然需要保持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懈怠。

一年四季,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除去周日、春节过年,都得投递,特别是霉雨季节,龙游北乡雨水多,路面差,长期积水,坑坑洼洼,堤坝塌陷,木桥冲毁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就不是人骑车,而是人驭车,一辆车、一身泥、一身汗,但安放在车架中间绿色纺布包里的报纸、书信依然完好如初。

投递过程中,时不时会碰到收件人不在家,外出走亲戚去了,一般信件还可以托人捎带,挂号信或电报通常都必须由收件人签收,这就比较麻烦,小童会多跑几次,直至送达收件人手上。对不识字的收件人,小童还会耐心地把信上的内容念给收件人听,有时还帮助收件人回信,从来不计报酬,工作认真负责。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4)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些年来,邮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邮政网络四通八达,通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业务经营工作成效显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各地、通达全球的现代邮政网络。一路走来,乡村邮政业务也由原先单一的投递报纸、信件,拓展到邮政储蓄、邮政快递等。

如今的乡村邮递员已经没有了当年一身草绿色的行头,即便是送报纸物件到乡村,也只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放下就走,或缺了许多当年曾经有过的亲近感,留下的,只有长长的回忆。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小镇邮递员:塔石头乡村邮递员(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