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题200道:国学趣味挑战20题
国学常识题200道:国学趣味挑战20题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答案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苏轼《惠州一绝》。03范仲淹有词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问历史上“勒石燕然”的是哪一位名将?A.卫青B.霍去病C.窦宪
01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谁?A.欧阳修B.王安石C.韩愈
答案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C。
02苏东坡被贬岭南,照样享受生活,他有首诗写每天能吃三百个水果,请问这是什么水果?A.龙眼B.荔枝C.葡萄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苏轼《惠州一绝》。
03范仲淹有词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问历史上“勒石燕然”的是哪一位名将?A.卫青B.霍去病C.窦宪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04以下哪项与侠客形象无关?A.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B.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C.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05下列哪项原本与爱情无关?A.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B.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06名句“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之手。请问“太真”指的是谁?A.武则天B.杨玉环C.鱼玄机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07诗人之间的友谊也和他们的诗作一样为后世景仰。杜甫的诗句“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表达了杜甫对谁的情谊?A.岑参B.高适C.李白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出自杜甫《梦李白》。
08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请问“灞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墓所在?A.秦始皇B.汉文帝C.唐玄宗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秦始皇陵在临潼;汉文帝陵即灞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唐玄宗陵在陕西蒲城。
09在今天安徽泾县有一个“隔岸踏歌”阁,是为纪念诗人李白和好友送别时的情景所建。请问这位李白的好友是谁?A.王勃B.高适C.汪伦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赠汪伦》。
10并称“苏梅”的两位诗人苏舜钦和梅尧臣生活在哪个朝代?A.北宋B.南宋C.魏晋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11元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是悼念谁的?A.恋人崔莺莺B.好友白居易C.妻子韦丛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一共描写了几种乐器?A.三种B.四种C.五种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3下列名句哪项不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A.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14“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唐代张籍《节妇吟》里的著名诗句,描写的是一位有夫之妇拒绝一位男子追求的过程。请问诗中的多情男送给了女子一件什么礼物?A.明珠B.玉佩C.金簪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新燕”指的是?A.新生的燕子B.春天新来的燕子C.陌生的燕子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16“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方外上人》。题目中的“上人”是对什么人的敬称?A.皇帝B.僧人C.上级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著名诗僧,会稽(今属浙江绍兴)人。俗姓杨,字源澄,与刘禹锡、刘长卿交往甚密。
17下列哪首诗词所写内容与亲情有关?A.岑参《逢入京使》B.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C.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1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淡泊悠然,历来被评论家所称道,请问诗中的美景在哪里?A.黄州B.苏州C.滁州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滁州西涧》。
19以下哪个选项是写女子接近“素颜”的妆容?A.淡扫蛾眉朝至尊B.冰明玉润天然色C.豪华落尽见真淳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20根据《小儿垂钓》这首诗的描述,当路人问路时,孩子为什么只是远远地招手不说话呢?A.不会说话B.怕惊动鱼儿C.没听见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