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一生太短,一曲很长“520”不仅属于年轻人让我们把目光聚焦这群可爱的老人听这群清华学子说说他们心中的“爱”

今年春节期间

平均年龄74.5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

挽起袖子演唱歌曲《少年》

表演打动了无数人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

“520”不仅属于年轻人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这群可爱的老人

听这群清华学子说说他们心中的“爱”

一生太短,一曲很长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一样

诉说着同一个故事

为了祖国,人生无悔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2)

艺术团里,91岁的程不时年纪最长

儿时 程不时的家住汉阳机场旁边

他说那时对飞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情,是一种很神秘的力量,希望有机会能摸一摸。”

再一次抬头看见飞机,是在清华园

程不时考上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

他站在校园中,新中国空军的飞机从头顶飞过

他仰着脖子看得忘乎所以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3)

年轻时的贺亚兮(左)和程不时(右)

33岁那年

程不时遇到了让自己心动不已的女生

“她明朗坦荡,以特有的风度和形象吸引着路人的眼光,但她自己对这一点却毫不知觉。”

她就是程不时携手一生的爱人贺亚兮。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4)

程不时为贺亚兮演奏小提琴

岁月流逝,相伴50余载

如今贺亚兮已满头银发,眼神却依旧清澈如往昔

他们在彼此最重要的时光里,共同设计了程不时最心爱的大飞机“运-10”

当年场景历历在目,数十万张图纸,可以铺满一个飞机场

曾有人质疑“你们设计飞机飞得起来吗?”

程不时听到很生气

他说,“你把我们看成什么人了,我们吃的就是这个饭,学的就是这个学问,干的就是这个事,为什么我们飞不起来。”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5)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6)

张利兴和朱凤蓉是艺术团里的一对“将军夫妻”

没有花前月下

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最深的记忆是国家的激情时刻

当时国家提出发展原子能事业,张利兴毕业时丝毫没有犹豫,奔赴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

分别的一刻

他和尚未毕业的朱凤蓉拍了一张合影

似乎想用它锁定二人的缘分

“尽管在国家的召唤下,缘分的去向并不可知。”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7)

图片年轻时的朱凤蓉(左)和张利兴(右)

家里有朱凤蓉工作中飒爽的身影,却鲜有张利兴的照片

“我们搞的是看不见的刀山火海,这个事业,决定了我们是在大漠奋力地拼搏,在戈壁默默地生活。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8)

有人在音乐中走过年少时光,有人在音乐中遇到一生所爱

艺术团的团长刘西拉和钢琴伴奏陈陈

是老校友们口中公认的“金童玉女”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9)

六十多年前,刘西拉是清华大学交响乐队小提琴首席,英俊潇洒

而“那时陈陈更有名气”,以数理化三门满分成绩考入清华电机工程系

入校后被选为钢琴队队长,还被选派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业余部)学习

陈陈被“分配”为刘西拉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钢琴伴奏

这两种乐器合奏常被称为“天作之合”

他们的缘分也仿佛是命中注定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0)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1)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西拉,生活如年轻人一样忙碌

他喜欢和同学们谈论职业规划,面对各种各样的就业烦恼

刘西拉说:“我们那一代人很单纯,总是想着国家需要,总想着我还有这个(知识)优势,我就要去拼。”

如今,两位老人依然保持着练琴的习惯

刘西拉这样形容自己的爱人

“她就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在严格的节奏和没有强烈的对比下,有深刻的内涵。”

琴瑟和鸣,他们在音乐里,一起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2)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3)

18岁到80岁,大符(符毓如)和郑琦走过了相遇、相知、相守的历练

“校园篮球明星”大符和女篮球员郑琦一进清华就认识了

但那时学校有规定,不许谈恋爱

虽然“大符比较主动”,但其实球场上耀眼的大符早就引起了郑琦的注意

“他是前锋,而且老进球,进得很巧妙,跟人的配合传球确实蛮不错的。”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4)

年轻时的郑琦(左)和符毓如(右)

大符从小多才多艺

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合唱团的成员

演唱过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虽然身怀多种文艺特长

大符最终选择了当时最尖端的原子能专业

毕业后,大符和郑琦被分配到西安,投身原子能事业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5)

郑琦探望病中的大符

晚年大符和郑琦定居上海

并不怎么喜欢唱歌的郑琦,曾经每周六都会准时陪大符去参与合唱排练

那是那段时间大符每周唯一的娱乐活动

因为肾衰,大符全身浮肿,嗓子也坏了

一周要做三次透析

但即使不发声,每次排练和演出,大符也愿意待在艺术团的氛围里

大符的病是夫妻二人抹不掉的负担

但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一如过往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6)

郑琦搀扶着大符参加艺术团排练

2020年1月3日,大符因病去世。

告别仪式上,艺术团团长刘西拉宣读了悼词

“大符,是一个温暖的名字,他是我们艺术团的语音教师。

在疾病当中,他仍然坚持排练和演出,哪怕他用最后的力量,站在演出台上。

为了分享快乐,我们都来到这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我们都感受着更多的爱。

大符,让我们继续共同歌唱。”

一个人经历的爱恨交织:一生太短一曲很长(17)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一生太短,一曲很长

他们用歌声讲述着自己的青春、理想、爱情与生命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国、热爱、忠贞、坚定

乐观、纯粹、负责、严谨、感恩、宽容、可爱……

他们在如歌的岁月里把家国情怀融进朝朝暮暮

往事也在时光里酿得细腻而深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