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灵谷峰游记:话说晋安漫步金鸡山
爬灵谷峰游记:话说晋安漫步金鸡山倪榕生/摄南天照天君宫,原址在福州南门兜附近,因城市建设,先搬到乌石山,后移址金鸡山。传说,唐朝末年,连江人照天柱雪峰寺为僧,国动荡,寺被封,常在榕树下坐禅修道。闽王王审知后代内乱,调兵攻城。照天柱为民免受兵灾战祸,挂灯笼于榕树上,提醒百姓逃离。兵见树间有红灯,疑有埋伏,而退却。后照天柱在榕树下羽化登仙,镇守南天门。另一传说,南门兜茶亭附近,河塘交错,靠一石铺小路通城,崎岖凹凸不平,夜间常有人行路跌倒溺亡。后榕树显神灯,路有光辉,此后行夜路不再有人落水遇难。百姓以为,天君庇佑,因给人以光明,尊为照天君。百姓感其德,建宫常年祭拜,至今香火旺盛。福州市民常在榕树上挂灯笼,据说与此传说有关,或许缘起榕树崇拜。进入金鸡山公园,扑面而来的是“金鸡报晓”群雕,形态可乐,或碎步、或奔、或跳、或抖擞精神,或低头觅食、或展翅欲飞、或曲颈高歌,或母爱护仔、或恩爱齐驱、或博爱和鸣,让人悦目欢心。闲步环山栈道,由
艳阳天,漫步去!
相约肖、杨、林、韩诸君,与家人,漫步福州东郊金鸡山,游览闽山福水。
包华/摄
古籍《闽中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云“此山有金鸡之祥”,山形似鸡,故名金鸡山。
进入金鸡山公园,扑面而来的是“金鸡报晓”群雕,形态可乐,或碎步、或奔、或跳、或抖擞精神,或低头觅食、或展翅欲飞、或曲颈高歌,或母爱护仔、或恩爱齐驱、或博爱和鸣,让人悦目欢心。
闲步环山栈道,由低而高,蜿蜒向上,放眼望城亭,注目观景亭,踱步飞虹桥,揽胜虎眺台,山中看城,城藏山,山带水,水依城,人得城中意,已是城中曲,融合山水间。福山俊,福水秀,福人耸为峰,有福之城尽收眼底。踏云沐光得山水,或舒展腰臂、或指点景色、或拍照留影、或热议城市新气象,诸君言语满深情,斑纹含笑意。谈笑间,杨君偶遇其舅公舅母携亲友信步山水,愉悦之中又增添了亲情的热度。偶然之中有必然。明媚的阳光下,在绿树繁花托起的栈道上,步履交错,目光汇聚如柱,欢声笑语阵阵。携老带幼,汲清新之气,享美景,走福道,何不乐乎?!
心向上,处处见景,步步为高,不知不觉间,到了山之高处——南天照天君宫。李道长诚邀进宫品茗,话说照天君仙事。
南天照天君宫,原址在福州南门兜附近,因城市建设,先搬到乌石山,后移址金鸡山。传说,唐朝末年,连江人照天柱雪峰寺为僧,国动荡,寺被封,常在榕树下坐禅修道。闽王王审知后代内乱,调兵攻城。照天柱为民免受兵灾战祸,挂灯笼于榕树上,提醒百姓逃离。兵见树间有红灯,疑有埋伏,而退却。后照天柱在榕树下羽化登仙,镇守南天门。另一传说,南门兜茶亭附近,河塘交错,靠一石铺小路通城,崎岖凹凸不平,夜间常有人行路跌倒溺亡。后榕树显神灯,路有光辉,此后行夜路不再有人落水遇难。百姓以为,天君庇佑,因给人以光明,尊为照天君。百姓感其德,建宫常年祭拜,至今香火旺盛。福州市民常在榕树上挂灯笼,据说与此传说有关,或许缘起榕树崇拜。
倪榕生/摄
人成仙,因善行。人敬仙,缘善行。无论是僧、是道,还是神、是仙,都是善人、敬人,为人行事。人因此也善之、敬之。人事即仙事,仙事就为人事。念佛也罢,坐禅也罢,读经也罢;挂灯也好,铺路也好,建宫也好,吾有心、心在吾,上下求索,才志逐长,属渐行渐悟。由人事入大道,成仙事。凡遇事,八仙过海,见招有招,有良法金钥匙开之化之,属顿悟悟透。依大道大德解人间困苦,仙事惠泽人事。如兵来即避之,路暗亮灯送光明。行善事,有事也心安。有事敬事,即事即毕,无闲事,快活如神仙也。
渐悟慢慢,顿悟切切。如今日漫步,一步一步长又长,居高望远一瞬间。一瞬豁然!
包华/摄
贞尧仔作于
2021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