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卫国历史的国君,春秋卫国之死都不违背父亲命令的儿子和死也要救哥哥的弟弟
春秋卫国历史的国君,春秋卫国之死都不违背父亲命令的儿子和死也要救哥哥的弟弟但是太子拒绝了公子寿的好意,说抛弃父亲的命令又能去哪里呢?除非这世界上没有不听父亲话还能好好生活的国家。不过这个计划出了点意外,公子寿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个计划,可能是因为和太子关系很好,也可能想要挽回自己母亲和弟弟的罪行,他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太子,让太子不要去齐国。卫宣公对宣姜越来越喜欢,对他的儿子也越来越喜欢,就想着废掉太子,立宣姜的儿子为太子。不过太子很守本分,无端废掉他的话恐怕会引发动乱,于是就没有动手。直到,卫宣公意识到自己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公元前701年,太子的母亲夷姜死了,宣姜和儿子朔就向卫宣公说这是太子杀的。说来好笑,一个德行和操守都无懈可击的人怎么会杀掉自己的母亲?但是卫宣公不管,他非常愤怒,至少表现得非常愤怒,但仍然不敢直接把太子抓起来杀掉,就想了个迂回的办法杀太子。他命令太子出使齐国,再派杀手在路上埋伏刺杀太子。
公元前719年,卫国州吁弑兄自立,卫国贵族石碏设计杀死州吁后,将公子晋从刑国迎接回国,拥立他为国君,后世称其为卫宣公。卫宣公虽然即位于乱局,但似乎没有接受教训,以至于杀死自己的太子,直接导致四年后卫国的政变,更为卫国的五世之乱埋下伏笔。
卫宣公的太子是卫宣公在没当国君之前和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的,当时他将这个儿子交给卫国的右公子抚养。等到卫宣公成为国君后,便立他与夷姜的儿子为太子。
多年后,右公子见太子到了差不多要娶妻的年纪,就为太子迎娶齐国的宣姜为夫人。不过卫宣公看到宣姜很漂亮后,就自己把她娶了,给太子说了另一门亲事。虽然给太子另说了一门亲事,但是卫宣公还是不敢确定太子会不会怨恨自己,便不喜欢这个太子了。
卫宣公娶了宣姜以后和她生了两个儿子,名字叫做寿和朔。卫宣公将寿交给卫国的左公子抚养,朔自然是宣姜自己抚养。
卫宣公对宣姜越来越喜欢,对他的儿子也越来越喜欢,就想着废掉太子,立宣姜的儿子为太子。不过太子很守本分,无端废掉他的话恐怕会引发动乱,于是就没有动手。直到,卫宣公意识到自己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
公元前701年,太子的母亲夷姜死了,宣姜和儿子朔就向卫宣公说这是太子杀的。说来好笑,一个德行和操守都无懈可击的人怎么会杀掉自己的母亲?但是卫宣公不管,他非常愤怒,至少表现得非常愤怒,但仍然不敢直接把太子抓起来杀掉,就想了个迂回的办法杀太子。
他命令太子出使齐国,再派杀手在路上埋伏刺杀太子。
不过这个计划出了点意外,公子寿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个计划,可能是因为和太子关系很好,也可能想要挽回自己母亲和弟弟的罪行,他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太子,让太子不要去齐国。
但是太子拒绝了公子寿的好意,说抛弃父亲的命令又能去哪里呢?除非这世界上没有不听父亲话还能好好生活的国家。
太子即聪明又清醒,他从母亲无故死亡这件事中感觉到了父亲将死的疯狂,知道自己已无生路可走。如果自己违背卫宣公的命令,将会失去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道义,那时卫宣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以杀死母亲的罪名处死自己。如果自己逃走的话,结果也是一样,只是晚几天死而已。
但是公子寿却不知道这个计划的恶毒,他天真地以为只要太子逃走了就不会死,他母亲和弟弟也不会犯下谋杀太子的罪行,为此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于是他趁着太子酩酊大醉的时候,偷了太子的旌旗,假扮太子去齐国,打算替他受这一刀。
公子寿的小手段得逞了,杀手把他当成太子杀掉了,不过他还是没能救得太子一命。太子醒来后看到旌旗不在,马上猜到公子寿的打算,急忙追赶公子寿,但终究是迟了一步,公子寿已经死了。大概是哀莫大于心死,他对杀手说:“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
于是杀手把他杀了,接着回去向卫宣公复命。
卫宣公得到杀手的复命后,就把公子朔立为太子。次年,卫宣公去世,公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
纵观卫国这次权力交接的暗战,一股恶气迎面扑来。
苦等卫宣公十几年还没过上几年好日子的夷姜死了,而且她很有可能就是死在卫宣公的计划之中。未婚妻被抢、母亲无故身死都没一丝怨言的太子死了。既不想太子死也不想母亲和弟弟犯错的公子寿死了。荒淫无耻的卫宣公寿终正寝了。阴险恶毒的公子朔成了卫惠公。宣和惠可都是不错的谥号!
最后,这个血腥的故事深刻诠释着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也告诫着我们一味地忍让和牺牲是没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