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帝在干什么(什么上帝进入世界)

上帝在干什么(什么上帝进入世界)彼时,人们目瞪口呆地发现,天空中充满了无数像玩具一般的物体。一切要从三年前那个秋日黄昏说起。但是,假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这样的角色设定发生了反转,上帝不再是主,人类也不再是次,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甚至,上帝还沦落到需要人类赡养的地步,那又会怎样?刘慈欣的作品《赡养上帝》,就是依照这种角色完全反转的方式,徐徐展开了叙述。

如果有上帝,就上帝和人类的关系而言,肯定是一主一次。

主的当然是上帝,次的当然是人类。

这样的角色设定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毕竟,怀疑这样的角色设定就是怀疑上帝。

但是,假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这样的角色设定发生了反转,上帝不再是主,人类也不再是次,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甚至,上帝还沦落到需要人类赡养的地步,那又会怎样?

刘慈欣的作品《赡养上帝》,就是依照这种角色完全反转的方式,徐徐展开了叙述。

上帝在干什么(什么上帝进入世界)(1)

一、二十亿上帝

一切要从三年前那个秋日黄昏说起。

彼时,人们目瞪口呆地发现,天空中充满了无数像玩具一般的物体。

它们在黄昏的苍穹中均匀地分布着,反射着夕阳的光芒。

每一个,都像月亮那般明亮。

也因此,所有物体发出的光,让世界上的黑夜因此不复存在。

有心人开始仔细点数这些物体的数目,发现总共是二万一千五百一十三个。

不仅如此,这些物体的分布虽然乍一看上去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很快,人们发现,它们其实有着复杂的队形。

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些数量巨大排列井然的不明物体,其实是外星飞船。

不过,有一点让大家稍稍心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飞船对地球似乎并无恶意。

因为过于关注天空中的飞船,人类并没有第一时间留意到地球上随之发生的一件怪事——

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流浪的老者。

他们年龄都很大,有着同款的长长白胡须和白头发,身穿一样的白色长袍。

他们甚至用各国语言对路人温和地说着同样的话——

“我们是上帝,看在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分儿上,给点儿吃的吧——”

如果一个老者或两个老者这样,肯定不会有多少人在意。

但当无数个老者都这样说的时候,人类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确切地说,这无数个老者的准确数目,是二十亿。

上帝在干什么(什么上帝进入世界)(2)

二、衰老的文明

二十亿上帝,世界被这个数目彻底地惊讶了。

这还不算,既然是上帝,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出现——

以衰老的模样,集体到来,并且,还需要人类赡养?

赡养?

没错,二十亿上帝,按地球上现有家庭的数目,每个家庭,至少要收留其中的一个,甚至是两个。

上帝们自己解释了原因——

如同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最终走向死亡一样,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会如此。

包括恒星,包括,文明。

甚至包括宇宙自己。

作为文明衰老的第一个标志,是文明中的个体思想僵化,创造性消失殆尽。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个体还掌握了社会的绝大部分权力。

也因此,新的生命,更有创造力的个体,缺少成长该有的环境。

文明衰老的第二个标志,是机器摇篮时代。

所谓机器摇篮时代,是指当社会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机器可以脱离主人,自主运行,自主维护,自主更新,自主扩展。

这样的机器,如同保姆般,照顾主人的一切需要,不管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

主人们因此不需要为生存付出任何努力,也因此完全依赖机器而活。

需要完全依赖机器而活。

机器成了主人的摇篮,离了这摇篮,主人们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想做。

渐渐地,他们忘却了技术和科学,文化变得懒散而空虚,更没有了创新能力和进取心。

文明加速老去,在所难免。

而这一切,正是上帝们不得不投奔地球,寻求人类赡养的根本原因。

上帝在干什么(什么上帝进入世界)(3)

尾声

故事最后,人类不堪忍受赡养上帝的重担,和上帝们冲突不断,甚至出现了虐待上帝事件。

上帝们只好选择乘坐飞船离开地球,继续流浪在茫茫星际间。

当秋生家的上帝离开他们之时,说出了心里话:

其实,我们到地球来,并不只是为了活下去,都是活了两三千岁的人了,死有什么可在意的?我们只是想和你们在一起,我们喜欢和珍惜你们对生活的热情、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都是上帝文明早已失去的,我们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上帝文明的童年。但真没想到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实在对不起了。

而上帝们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也并非因为人类待他们如何,而是他们感受到了不该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走,并不是因为你们待我们怎么样,能收留我们,已经很满足了。但有一件事让我们没法呆下去,那就是:上帝在你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群老可怜虫,你们可怜我们了,你们竟然可怜我们了。”

刘慈欣的《赡养上帝》天马行空,却又基于科学,让人感觉到有理有据。

作品中对于文明老去的担忧,绝不仅仅是上帝文明的问题,也同样是我们这群所谓“被创造者”文明应该担忧的问题。

此外,作品中文明衰老的第二个原因提到机器摇篮,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正在一步一步靠近现实——

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景象不是人选择内容,而是内容选择人。

一个慢慢被机器投喂的人,最可怕的事情不在于满足来得如此轻而易举,而是会渐渐行动前行的动力,以及,前行的能力。

或许,这才是《赡养上帝》中,最应该让我们所有个体值得警醒的地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