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963年,梁公开撰文,相当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梁文中的“遗憾”“美中不足”,已是相当大胆的表态):图:1952年河北省赵县安济桥址出土的隋代石栏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天所见到的赵州桥上的栏板和栏柱,没有使用发掘出土的原栏板,而是全部新制——这与当时修补缺损石构件的技术条件限制有关。图:整修前的安济桥。以腰铁连结石块是赵州桥的旧技术,50年代的整修,除拱圈外侧显露处(即图中黑点组成的两行弧形)仍用腰铁以贴合原貌外,其余部分一律不再使用。2、桥的历史旧貌未能得到保存,而是“焕然一新”。据参与此次整修的郭瑞恒披露,绝大部分旧石料被废弃,约87%的修缮石料是新购的:桥体的栏杆、栏板部分亦全部以新石料重制。

在古代,赵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却被一条河阻断了畅通,当遇上洪水的时候甚至不能通行。于是,朝廷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大桥,公元595年,工匠李春被受命建桥,公元605年建成了赵州桥。大桥落成以后,往来货运都可以在桥上通过,桥下还可以行航泛舟。据资料统计,在1400多年里,赵州桥经历了8次以上的地震考验,承受了无数人畜车马的倾轧,饱经了无数风霜雨雪和洪水的冲蚀,迄今为之仍然屹立在洨河之上。不仅如此,它的建筑更让人惊叹称奇,它的建筑采取了单孔长跨度、在桥心中没有设桥墩,石桥的跨境长达37米多,这开创了我国常跨度单孔桥的先河。它的小券(中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伏在大券上的空撞券法比欧洲建桥的历史早了700多年。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


图: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关于赵州桥的课文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2)


图:左,安济桥东面损坏处里券;右,安济桥北端两小券西面。梁思成等人1933年拍摄。01 赵州桥如何建的,为什么可以存在1400年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3)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4)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5)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6)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7)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8)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9)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0)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1)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02 1955年启动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整修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其中,1955年,做过一次比较全面的修缮,在拱背和护拱石板之间加铺了一层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强拱的整体稳定性。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2)

图:安济桥的旧技术之一:拱石之间以“腰铁”相连。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3)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4)

最终的整修工程中:

1、采用新的压力灌浆工艺,改变了原桥的建造工艺。如《赵县安济桥保护工程技术分析研究》一文所总结:

“安济桥原建造工艺是在构件之间无任何粘接材料,只以铁梁和腰铁对拱券结构进行加固,在长年的自然力破坏作用下,石构件出现严重风化、破损和结构变形,使拱石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隙。灌入高标号水泥砂浆后,实际上使拱券的干摆砌筑方式改为水泥砂浆砌筑,极大地加强了拱券的整体性,但也改变了原建造工艺,同时水泥砂浆对石材具有腐蚀性,桥底常年出现泛碱现象。”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5)

图:整修前的安济桥。以腰铁连结石块是赵州桥的旧技术,50年代的整修,除拱圈外侧显露处(即图中黑点组成的两行弧形)仍用腰铁以贴合原貌外,其余部分一律不再使用。

2、桥的历史旧貌未能得到保存,而是“焕然一新”。据参与此次整修的郭瑞恒披露,绝大部分旧石料被废弃,约87%的修缮石料是新购的:

“这次修缮范围,除了西侧23圈主拱和4.0公尺小拱两端的一部分墩壁面外,全部拆除重砌。重砌式样以恢复隋代原状为原则。河底打捞积石大部分能加以改制使用、桥上拆下石料 则因年久风化疏松,不堪再用。460多方修缮石料中,新购约400方,利用旧料约60方。”

桥体的栏杆、栏板部分亦全部以新石料重制。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6)

图:1952年河北省赵县安济桥址出土的隋代石栏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天所见到的赵州桥上的栏板和栏柱,没有使用发掘出土的原栏板,而是全部新制——这与当时修补缺损石构件的技术条件限制有关。

03 梁思成对赵州桥的“焕然一新”深感遗憾

1963年,梁公开撰文,相当克制地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同意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梁文中的“遗憾”“美中不足”,已是相当大胆的表态):

“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捐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梁思成解释了赵州桥为何不应该全面翻新:

“就赵州桥而论,重修以前,在结构上,由于二十八道并列的券向两侧倾离,只剩下二十三道了,而其中西面的三(?)道,还是明末重修时换上的,当中的二十道,有些石块已经破裂或者风化,全桥真是危乎殆哉。但在外表形象上,即使是明末补砌的部分,都呈现苍老的面貌,石质则一般还很坚实。两端桥墩的石面也大致如此。这些石块大小都不尽相同,砌缝有些参嵯,再加上千百年岁月留下的痕迹、赋予这桥一种与它的高龄相适应的‘面貌’,表现了它特有的‘品格’和‘个性’。作为一座古建筑,它的历史性和艺术性之表现,是和这种‘品格’、‘个性’、‘面貌’分不开的。”

也分析了不必全面翻新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这次重修中,要保存这桥外表的饱经风霜的外貌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它的有利条件之一是桥券的结构采用了我国发券方法的一个古老传统,在主券之上加了缴背(亦称伏)一层。我们既然把这层缴背改为一道钢筋混凝土拱,承受了上面的荷载,同时也起了搭牵住下面二十八道平行并列的单券的作用,则表面完全可以用原来券面的旧石贴面。即使旧券石有少数需要更换,也可以用桥身他处拆下的旧石代替,或者就在旧券石之间,用新石‘打’几个‘补钉’,使整座桥恢复‘健康’、坚固,但不在面貌上‘还童’、‘年轻’。今天我们所见的赵州桥,在形象上绝不给人以高龄1300岁的印象,而像是今天新造的桥——形与神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旧石材会被弃置不用,以致千年古桥修复后“在形象上绝不给人以高龄1300岁的印象,而像是今天新造的桥”,进而令梁思成深感遗憾呢?

据曾参与1954年6月的“安济桥大修工程技术研究扩大会议”的孔庆普披露:当时确实有与会者主张“修旧如旧”, 如桥面的旧石板,虽饱经风雨高低不平,仍应该保留。但“河北省公路局的一位负责同志说,安济桥难得一次大修机会,从长远考虑,可换可不换的旧石件尽量更换。……最后确定的大修工程设计,桥面的旧石板全部更新,在桥面上人工磨出一道‘车辙沟’和一个‘驴蹄印’。1000多年的桥面石板被废弃。”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赵州桥:距今1400年的赵州桥(17)

图:今天的赵州桥内部建造工艺和外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