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多音的研究报告:浅说汉字的音同义通现象
关于汉字多音的研究报告:浅说汉字的音同义通现象孤: 凡无父者之称。父死后姑且感到孤独,但必须要自强,自信,自立。王侯之自称: 姑且为王为侯,待贤者让之。罛: 鱼汛(鱼旺期)姑且使用之网。估: 估计,估价,估产量,估摸。姑且揣测的数量不一定准确。另见gu(去声)。沽: 水名。天津的别称。自天津至渤海口有七十二沽。沽,姑且之水,不能久存。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手段谋取名誉。不过是姑且一时的虚假好名誉,不能久存。酤: 酤酒。姑且买来的酒。古时自家酿酒,故孔子有“酤酒,市脯不食”之说。
姑文尽率音内义 有趣的汉字“读音相同,含义相通”(四十一)
2017-12-14阅读 933
本文试加剖析“姑”音内众多同音字共有的音同义通(义同,义近)的有趣现象。
姑: 姑且; 暂且:姑置勿论。姑娘(闺女,女子)。未出嫁时之称:大姑娘,二姑娘。意即姑且在娘家的人。旧时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子是脸朝外的,早晚是婆家的人。
估: 估计,估价,估产量,估摸。姑且揣测的数量不一定准确。另见gu(去声)。
沽: 水名。天津的别称。自天津至渤海口有七十二沽。沽,姑且之水,不能久存。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手段谋取名誉。不过是姑且一时的虚假好名誉,不能久存。
酤: 酤酒。姑且买来的酒。古时自家酿酒,故孔子有“酤酒,市脯不食”之说。
罛: 鱼汛(鱼旺期)姑且使用之网。
孤: 凡无父者之称。父死后姑且感到孤独,但必须要自强,自信,自立。王侯之自称: 姑且为王为侯,待贤者让之。
觚: 古酒器,上身和下托都有八个棱角。《论语》注:觚者礼器,盛酒二升。《说文》:“乡饮酒之爵”。姑且饮点儿即可,不可多贪。觚之上下皆有八棱角即示有节制之意。孔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即见人饮酒无度以发出叹惜。
说到酒及与酒有关的事儿,忍不住想跳出析字来再说上几句。我想这是因为酒和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太过悠久了,几千年文明史上与酒有着直接间接关系的事件太多了的缘故吧?
中国历史上有造酒名人杜康和他的杜康酒。后来有四大名酒: 茅台泸州均产自江南,而西凤和汾酒则是北方酒的代表。还有八大名酒、十大名酒,在此不一 一赘述。这是白酒。名扬海内外的还有绍兴黄酒加饭酒和女儿红。更有流传千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名句所描述的葡萄酒及各种果酒,还有各民族兄弟引以为豪的秘制自酿及各种药酒等等,种类繁多,不可尽述。特别是近代以来,本是泊来品的啤酒大有入乡随俗、后来居上的趋势,广受国人喜爱。
至于流传久远的与酒关联的典故,更是引人入胜,成为说书唱戏和街谈巷议的素材。从商纣王穷奢极欲的酒池肉林,到楚汉争霸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从煮酒纵论天下英雄的曹刘,到放旷不羁的东晋竹林七贤; 从杨玉环充滿醋意的贵妃醉酒,到乾隆大帝为自己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千叟宴; 从几百年前蒙古人豪饮烈酒、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到闯王的大顺军打进北京的短命瞬间; 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等饮中八仙,到“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报负和胸怀,真个是壶里乾坤大,挥毫落纸如云烟;古今多少事,都付诸于笑谈中。
酒是粮食中的精华与能工巧匠制酒人精心酿造勾兑相完美结合的产物。做为酒本身是无功亦无过的。但饮酒之人应具有酒品酒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能使英雄豪杰壮怀激烈,醉卧沙场,英勇赴死,誓捣黄龙;也能让人终日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贪杯误事丢了性命的教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汽车进入亿万家庭,酒后驾驶已成为马路上第一杀手。更严格的立法,依法严查严惩酒后开车是执法者的当务之急。
一没刹住车,就议论了这么多酒的题外话。还是继续回到解析同音字中来。
鸪: 鹧鸪,鸟名,简称鸪。一名遮姑,鹑鸡类,体大如鸠,头如鹑。喜群栖,营巢土穴中,长江南多有之。《禽经》:张华注云:鹧鸪其名自呼,飞必南向。因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椟以树叶遮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树叶姑且遮身避寒之鸟。
箍: 以竹篾或金属环束物曰箍。箍,用竹篾铁环等姑且把物束扎住。
辜: 罪:无辜,死有余辜。辜,只图姑且一时滿足欲望,不思后果,而致犯罪。
蛄: 蝼蛄,害虫名。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生活在湿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根茎。俗名叫蝲蝲蛄。蝼蛄,其身由二节组成如楼。蛄,因善于在土皮面下掘土而行,凡通过处禾苗根茎被铲或咬断,禾苗虽还挺立姑且生长着,但不久即死去。
孤竹: 罕见复姓。:古代孤竹国,其子孙以国为氏。
呱: 呱呱小儿哭声:呱呱而泣。《说文-口部》:“呱,小儿啼声。"清陈学洙《阅省试录见璋儿名喜而作》:“忆汝周岁时,呱呱而索乳。"呱,呱呱小儿因饥饿,索乳姑且啼哭也。另见gua(阴平声)。
菇:菌类植物。有的有毒。如蘑菇,香菇,冬菇。蘑菇干、鲜均可食用。
菇,既不结子也不宿根,如不及时采摘即干枯化为灰尘。菇,姑且生存着的菌类植物。
菰:(苽)茭白。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如蒲苇。基部有白色匍匐茎,初夏或秋季抽生花茎,经菰黑粉菌侵入后,不能正常抽薹开花,而刺激其细胞增生膨大,基部形成肥大的嫩茎即食用的茭白。颖果狭圆柱形叫菰米。古为六谷(九谷)之一。根叶作饲料。有夏秋双季和秋产单季茭两种。春季行使分株繁殖。原产我国长江以南低洼地区种植最多。菰米又叫茭米,又名雕胡。《时珍》曰:“其米须霜彫时采之。故谓之凋苽。讹为雕胡。”曹子建《七启》云:“芳苽精稗,谓二草之实,可以为饭也。"饥年人采食之,须浸洗曝舂,合粟食之甚济饥也。
菰,姑且生存的菌物,须及时采摘,以免烂掉。
菰米,乃草之实,非正经粮食,饥荒年合粟姑且充饥。
咕: 字书不见咕字。《中华大字典》:“咕,吴俗以言语烦絮为咕噜。"现各字书均作象声词。例如:砖头往水里扔咕咚一声。几只鸽子咕噜咕噜地叫想是快交配了。又如:咕的一声。牛咕嘟咕嘟地喝水。肚子饿的咕咕的响。咕唧,咕哝,咕隆等。咕,不是经常有的响声,偶尔姑且一声响。
轱: (毂)轱辘,车轮子。《周礼-冬官》:“毂,以利转也。”车轮中心是轴,可以绕轴转动并负担荷重。毂另见gu(上声)。
轱辘(轮子)的用处是转动,但在轮圆周的每一部位,都可以姑且停止住。辘,能陆续转动。
嫴:保嫴。古时妇人罪轻不入狱,保外以待罚叫保嫴。
嫴,妇人因所犯罪行轻微而不入狱,姑且保外以待罚。
姑音内的同音字本文就尝试着谈到这里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