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十句金言:围炉夜话经典哲理语录集锦
围炉夜话十句金言:围炉夜话经典哲理语录集锦【意译】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 【解读】 气性有的时候体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坚持。想要完成一件困难的事,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与决心,才不致半途而废。【原文】
【原文】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
【意译】
春秋时的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报仇,发誓灭掉楚国,终于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鞭仇人之尸。而当时的申包胥则发誓保全楚国,终于获得秦军救援,使楚国不致灭亡。可见,人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成。
【解读】
气性有的时候体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坚持。想要完成一件困难的事,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与决心,才不致半途而废。
【原文】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
【意译】
由安贫知足、与世无争、不存心陷害别人、不贪取钱财的态度,可以看到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境。在涵养方面,既不要忘记聚集道义以培养浩然正气,也不要因为正气不充足,就要想尽办法帮助它生长。
【解读】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称赞学生子路为人坦荡正直。在穿着皮袍的富贵者面前,身穿破旧衣服的子路却丝毫不感到自卑。这种气度不是假装出来的,而是靠内心的充实而逐渐形成的。拥有了真正的学问,高尚的情操,懂得了通达的世理,才不会看轻自己,把功名富贵和清苦贫寒看得十分平淡,由内而外表现出这种正直达观。
【原文】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意译】
如果一个人在处世待人时不能平心静气,那么,就可以断定他在做学问和做事上都难以有让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言辞举止虚伪不实,那么,无论在人品或是心性上都会令人怀疑。
【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一个发现,即越是心情烦躁、不够平和之时,做事越容易失去分寸。而且在学习和工作中,内心浮躁,使人更不容易得到同事间的理解和信任。
【原文】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意译】
脾气性情怪僻或是执拗的人,多半短命。讲话总是过于尖酸刻薄的人,终是没有太多的福分。
【解读】
心理学认为,脾气古怪、乖僻、偏执、狂躁的人,往往人格都不够健全。而《围炉夜话》中所言“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并非说这种人天生短命,而是性格的左右,使得他们做事有失公允,多疑而任性,不但伤害别人,也殃及己身。
性格不好不但容易惹恼别人,招来灾祸,而且使人常常内心不安,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这样的性格往往是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只有耐心的帮助才能使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如果任其发展,必然造成伤人害己的恶劣后果。
【原文】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要亦无多,惟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意译】
蛮横而不讲理的妇人,除了哭闹、骂人,再没有其他花样了,只要让心情平静,不去理会,她自觉没趣,自然会停止吵闹。对于那些好造谣生事、颠倒黑白的人,不断地以言辞来侵害我们,自己似乎已经被他逼得走投无路了,但如果不放在心上,对那些毁谤的言语,听而不闻,他自然会停止无益的言辞。
【解读】
当人们遇到蛮不讲理的人时,会感到根本无法交流和沟通。其实,这些愚笨无知的人不值得与之计较,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让其自知无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