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是做什么的?苏宁云商转型成功了吗
苏宁云商是做什么的?苏宁云商转型成功了吗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与主营业务无关且通常数额巨大,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扭亏为盈,就成了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主要手段,可以用“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报告期的盈利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或者增加报告期的亏损以避免下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苏宁云商2014年年报和2016年三季报中也发现以上述模式实现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的资本运作路径。从传统零售业巨头向互联网化零售企业转型路上,苏宁云商(002024.SZ,旧称“苏宁电器”)仍未走出巨额亏损泥淖。10月28日晚,苏宁云商发布三季报称,2016年1—9月,公司营收1038.63亿,同比增长1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降672.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亏损高达9.63亿元。《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周刊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照普 | 南京报道
从2009 年开始,苏宁一直致力于推进线上线下融合。2015 年在全国开出第一家苏宁易购直营店。 CFP
从传统零售业巨头向互联网化零售企业转型路上,苏宁云商(002024.SZ,旧称“苏宁电器”)仍未走出巨额亏损泥淖。
10月28日晚,苏宁云商发布三季报称,2016年1—9月,公司营收1038.63亿,同比增长1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降672.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亏损高达9.63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分析其2007年以来财报发现,这家在传统零售业时代应变灵活、成长迅速、利润丰厚的连锁巨头,在迈向互联网电商时代后,其营收规模虽一直在增长,但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特别是从2013年之后出现大幅下滑,2014年全年、2015年全年和2016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52亿元、-14.65亿元和-9.63亿元,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苏宁云商2014年年报和2016年三季报中也发现以上述模式实现公司净利润扭亏为盈的资本运作路径。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与主营业务无关且通常数额巨大,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扭亏为盈,就成了上市公司调控利润的主要手段,可以用“非经常性损益”增加报告期的盈利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或者增加报告期的亏损以避免下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
这位律师说,根据证券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至少三年内不能配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股票交易要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往往有避免公司亏损、避免连续亏损和扭亏为盈的强烈动机。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资本运作”带来的收益,如果扣除这种“非经常性损益”,苏宁云商2014、2015和2016年前三季度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是-12.52亿、-14.65亿元和-9.63亿元,将会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
引人注意的是,接受苏宁云商转让PPTV股份的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17日;注册地为北京;注册资本为30亿元;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东有两个,一个是企业法人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另一个是自然人股东陈艳(苏宁控股集团总裁助理)。根据《关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PPLiveCorporation股权暨关联交易的保荐机构意见》,苏宁文化为苏宁云商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控股子公司。业内人士指出,苏宁云商通过转让,使苏宁文化承接亏损业务,显然有左手倒右手之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上述相关问题分别向苏宁云商董秘任峻和苏宁控股发去采访函求证采访,但截至发稿为止,尚未得到苏宁控股方面的正式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