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都有些自己的故事:一件事50年一座城
每一座城都有些自己的故事:一件事50年一座城今年69岁的温州市区人廖金定还依稀记得,早年的市区涨桥头是东向进城的主要入口,从早到晚车水马龙,边上一座小桥,摆满了各类流动摊子,摊主们为了养家糊口成天在外日晒雨淋。为了让大伙有个乘凉歇脚的地方,他的老父亲廖立科利用休息时间在河道边用废弃的粗石垒造地基,一年半载过去,等到石头垒成的地基渐渐与地面齐平,父亲再用水泥将地面浇筑平整,之后再在上面盖起毛竹亭子。“红日亭”,则正是温州乐善好施的历史传承。“正能量九州传递,好作风千载继承。”正如它门前的对联所言,红日亭传承、升华了志愿服务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向善向上的力量。一件事温州自古民风古朴,民心向善。发祥于温州的永嘉学派,就提出“崇义以养利”的义利统一观。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温州百姓乐善好施的民间习俗和相互帮衬的邻里亲和从未间断过,有了钱的温州人以修桥铺路造亭为积德行善之举,古时候的温州的山间路亭,夏天也总会免费供应伏茶,一年四季都挂着几双草鞋
来源:【温州新闻网】
这个七月,温州的慈善地标——红日亭即将迎来它的50岁生日。
50年前,家住老城区涨桥头的金庆红等五六位老人,在华盖山脚下一个小亭子前摆出煤球炉和茶壶,开始烧制伏茶,供过往路人解渴祛暑,由此拉开了一段善行传奇的帷幕。
夏烧伏茶冬施粥,五十载行善为乐,半世纪矢志不移。如今的红日亭之于温州,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亭台楼阁,而是一座象征着温州城市文明的精神驿站。
“正能量九州传递,好作风千载继承。”正如它门前的对联所言,红日亭传承、升华了志愿服务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向善向上的力量。
一件事
温州自古民风古朴,民心向善。发祥于温州的永嘉学派,就提出“崇义以养利”的义利统一观。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温州百姓乐善好施的民间习俗和相互帮衬的邻里亲和从未间断过,有了钱的温州人以修桥铺路造亭为积德行善之举,古时候的温州的山间路亭,夏天也总会免费供应伏茶,一年四季都挂着几双草鞋,任人免费穿戴。
“红日亭”,则正是温州乐善好施的历史传承。
今年69岁的温州市区人廖金定还依稀记得,早年的市区涨桥头是东向进城的主要入口,从早到晚车水马龙,边上一座小桥,摆满了各类流动摊子,摊主们为了养家糊口成天在外日晒雨淋。为了让大伙有个乘凉歇脚的地方,他的老父亲廖立科利用休息时间在河道边用废弃的粗石垒造地基,一年半载过去,等到石头垒成的地基渐渐与地面齐平,父亲再用水泥将地面浇筑平整,之后再在上面盖起毛竹亭子。
小小的亭子,可以遮阳避雨,成为了当时的“网红打卡点”,一年到头常坐满了人。为了方便大家照明,廖立科还从家里拉了一根电线到亭子里,安装了一盏灯。
一晃三四年过去,毛竹亭子不堪重负日渐破败。1972年,一些常在亭里聚会聊天的退休老人提议:筹钱建一座砖瓦的亭子。说干就干,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廖金定当时中学毕业,学过电焊,亭子四根钢筋混凝土柱子的钢筋电焊,就是他来完成的。
原温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守庄1975年拍摄的红日亭照片
亭子坐西朝东,每日可看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大家便取其名为“红日亭”,并将这三个字端端正正写在亭子上檐。也就是那年夏天,金庆红等几位爱心老人不忍行人舀河水生饮,开始烧伏茶在亭里设摊免费供路人饮用。
1975年,亭子边的护城河要填河成路,红日亭无奈被拆除。老人们再次筹钱在大榕树下新建了一座亭子,继续烧伏茶献爱心。
1999年,温州旧城改造,第二座红日亭再次被拆。但取而代之的是如今这座由政府牵头建造的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规范的红日亭,青瓦白墙、仿古亭廊,极具江南风情。再以后,便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送茶施粥,成为闻名全国的“慈善地标”。
50年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50年,每天都是从清晨四点开始的。
天刚蒙蒙亮,70岁的孙兰香就起床从家里来到红日亭,开始里里外外忙碌,煮茶、洗米、熬粥、切菜……一直忙到天黑才下班。
作为红日亭的第三代“亭长”,孙兰香从2010年到现在,在红日亭已义务工作了12年。除了摔伤休息了12天以外,她几乎没有请过假。除了孙兰香,红日亭的核心志愿团队近年来不断扩张,从最初的5位老人发展至今天的近40人团体,其中多数是退休老人,年纪最大的88岁,每年365天风雨无阻行善,为外来务工者、生活清贫者、孤寡老人、城市清洁工和过往行人施粥送茶。
虽然一年四季没有多少时间“放假”,但老人们反而在这里找到了乐趣:“跟大伙儿一起做公德,大家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日子过得很充实。”
每天午后闲暇,孙兰香还有一个规定动作,她会带着老花眼镜,一笔一笔记录下好心人送来的善款和善物。
孙兰香的每一笔,都是一段爱心的接力。红日亭施粥每天需用50多斤大米,夏天伏茶每天要烧四到五吨,柴、米、油、水、电这些基本开支,每天都要超千元块。这些支出,基本源自好心市民的自发捐助。从爱心款到物资,从十元、百元到万元,从平民到官员,从“老总”到华侨,还有从周边县市赶过来的,外地邮寄汇款的,海外华侨托亲友送钱来的。此外记录更多的是“无名氏”,比如“乐清老太”“不留名女士”“过路人”“墨镜女士”……“这些都是扔下钱,不愿意留名的好心人。”孙兰香说,只好用代号等来代替。
每一天,红日亭还会有各类爱心组织或志愿者前来帮忙,这里成了当地高校和中小学校的爱心实践基地,其中还不乏海外友人的身影,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加入到“草根公益”的队伍中。
一座城
今天,红日亭已经成为温州这个城市的符号,影响着这座城。
在“红日亭”的示范带动作用下,温州全市已有3000多个伏茶点,其中仅鹿城区就有500多个,乐善好施的义务烧茶人、慷慨解囊的捐助者更是不计其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论老少,无论贵贱,都在自发自觉地向全社会传递的真诚与暖意,形成了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循环往复的爱心接力。
除了施粥送茶,从个人到团体,从民众到企业,温州民间慈善力量不断强大,每个爱心人士都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爱”与“善”。“谢岩斌千里还债”“诚信老爹吴乃宜”“兰小草15年匿名捐款30万元”等民间典型不断涌现;“明眸工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大拇指工程”“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肤生工程”等项目,惠及全国各地,拓宽了温州慈善的路径;疫情期间,海外温州人昼夜不停上演全球爱心大接力,他们驱车跨国采购并包机将抗疫物资运回温州,一张手绘的世界温州人战疫“爱心地图”,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发挥温州道德地标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慈善力量”的加入。红日亭被授予温州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2020年,温州还将《红日亭》真实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并入选了央视电影频道“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影片之一,电影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感动了全国观众。
一件事,50年,一座城。
文明理念,俨然已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浓缩在细小的行为里,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新时代温州。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