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笑傲江湖最后一期:金庸笑傲江湖曲 正邪两派的珠联璧合
金庸笑傲江湖最后一期:金庸笑傲江湖曲 正邪两派的珠联璧合刘正风与曲洋,互为知音,如同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刘正风与曲洋结交,无损武林正义,纯属个人行为。刘正风与曲洋,二人因为音律相识相交,刘正风擅长吹箫,曲洋擅长弹琴,二人一个弹琴一个吹箫,心意相通,琴箫合奏,浑然天成,创作了旷世神曲《笑傲江湖》。金盆洗手现场,曲洋一直暗中观察,刘正风家眷弟子被杀,却无能为力,刘正风见家眷门人被杀,而自己势单力孤,无力回天,万念俱灰,意欲自杀。此时曲洋现身,出手阻止刘正风自杀,万分惭愧,被在场的武林正派识别出魔教长老的身份,曲洋与刘正风联手,对抗嵩山高手,嵩山派三大高手武功非凡,曲刘二人均被托塔手丁勉,仙鹤手陆柏掌力所伤。刘正风金盆洗手现场,遭遇阻扰曲洋救走刘正风,仓皇逃逸。
笑傲江湖中,衡山派刘正风广邀天下英雄,见证金盆洗手大典,本欲退出武林,不问江湖恩怨,却遭到嵩山派的暴力阻挠,刘正风家眷弟子被嵩山派挟持遭到残忍杀害。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为我而死。
刘正风之死,与结交魔教曲洋有直接关系。
刘正风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屈,不愿出卖自己的知己魔教曲洋,准备自杀以死明志,千钧一发之际,曲洋现身。
金盆洗手现场,曲洋一直暗中观察,刘正风家眷弟子被杀,却无能为力,刘正风见家眷门人被杀,而自己势单力孤,无力回天,万念俱灰,意欲自杀。此时曲洋现身,出手阻止刘正风自杀,万分惭愧,被在场的武林正派识别出魔教长老的身份,曲洋与刘正风联手,对抗嵩山高手,嵩山派三大高手武功非凡,曲刘二人均被托塔手丁勉,仙鹤手陆柏掌力所伤。
刘正风金盆洗手现场,遭遇阻扰
曲洋救走刘正风,仓皇逃逸。
高山流水,知己难觅。撇开正邪偏见,曲刘相交,源于爱好音律。刘正风与曲洋结交,无损武林正义,纯属个人行为。刘正风与曲洋,二人因为音律相识相交,刘正风擅长吹箫,曲洋擅长弹琴,二人一个弹琴一个吹箫,心意相通,琴箫合奏,浑然天成,创作了旷世神曲《笑傲江湖》。
刘正风与曲洋,互为知音,如同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
高山流水的故事,源于先秦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列子·汤问》记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春秋时期,俞伯牙是一名琴师,擅长抚琴奏曲,是一位艺术大师。而钟子期是一位山中樵夫,伯牙弹琴,钟子期听出琴中之心境,于是伯牙视钟子期为知音,兴趣相投,二人成为至交。高山流水,是俞伯牙所创传世名曲,后用于比喻知音知己。
古诗有云:
摔碎瑶琴凤尾寒,
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
欲觅知音难上难。
刘正风与曲洋,就是金庸版的“伯牙子期”。
江湖人心难测,不要以貌取人,正派未必都是好人,邪派也有好人,不可以一概而论。
一个名门正派,一个是邪魔外道,他们组成音乐组合,实在是冲破了世俗的偏见,他们告诉世人,正邪组合也可以创造出艺术明珠,《笑傲江湖曲》就是他们是珠联璧合的结晶。
曲刘身受重伤,再奏《笑傲江湖》曲,旷世神曲成绝响。曲洋与刘正风逃出刘府,逃至衡山山中。二人再奏《笑傲江湖》。
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温雅婉转。过了一会,琴声也转柔和,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琴箫之声虽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令狐冲只听得血脉贲张,忍不住便要站起身来......
生死关头,二人生死置之度外,想到的却是弹琴吹箫,对艺术的追求近乎痴狂。
演奏完这首《笑傲江湖》曲,死而无憾,世人谁能理解其中意义?
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最好的诠释。金庸所表达的深意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