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苗木种植方法:於朝广团队培育出落羽杉属新品种
中山杉苗木种植方法:於朝广团队培育出落羽杉属新品种下面跟学报君一探究竟!‘中山杉125'选自杂交组合(墨杉×池杉)的实生后代。2012年3月 用池杉花粉与母树墨杉进行人工授粉 10月下旬采集杂交球果 2013年春季播种出苗 经连续5 a的生长观察 其中编号为125的单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通过了DUS测试 与近似品种‘中山杉102’、‘中山杉502’相比,‘中山杉125'冠形为宽圆锥形、侧枝粗、脱落性小枝长度长、针叶颜色为深绿色、落叶期晚 ‘中山杉102’冠形为圆锥形、侧枝细、针叶颜色为中绿色,‘中山杉502’脱落性小枝长度中等、针叶颜色为中绿色、落叶期早。‘中山杉125’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正式定名为‘中山杉125'(品种权号:20200410)。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落羽杉属树木种质创新与繁育工程研究中心。落羽杉属(Taxodium)包括落羽杉(T.distichum)和墨西哥落
原创 王紫阳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新品种
落羽杉属新品种‘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
王紫阳,徐建华,殷云龙,杨 颖,於朝广*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落羽杉属树木种质创新与繁育工程研究中心。
落羽杉属(Taxodium)包括落羽杉(T.distichum)和墨西哥落羽杉(T. mucronatum 简称墨杉)2个种。池杉(T. distichum var. imbricatum)做为落羽杉的变种 与墨杉之间具有明显的物候、抗逆性及形态差异 是开展杂种优势培育的理想材料。中山杉是落羽杉属种间杂交选育获得的系列优良品种的统称 具有耐水湿、耐盐碱、生长快﹑易繁育等优点。目前 中山杉良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湿地、滩涂及平原绿化造林。
‘中山杉111’选自杂交组合(墨杉×池杉)的实生后代。2011年3月 用池杉花粉在母树墨杉雌球花盛开时进行可控条件下的人工授粉 10月中旬采集杂交球果 2012年春季将获得的种子进行露地播种并出苗 2013年春将杂种苗定植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北区试验林。经连续6 a的生长观察 发现其中编号为111的单株生长优势明显、抗病性强 表现最优 其性状特征与近似品种‘中山杉102’(‘中山杉302’×墨杉)、‘中山杉502'(墨杉×落羽杉)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中山杉102’主干分叉、侧枝密度疏;‘中山杉502'冠形为宽圆锥形、侧枝长度长、脱落性小枝宽度宽;‘中山杉111’冠形为塔形、主干无分叉、侧枝密度密、侧枝长度中等、脱落性小枝宽度中等。经过扞插繁殖种植后其性状表现出一致性和稳定性 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正式定名为‘中山杉111’(品种权号:20200409)。
‘中山杉125'选自杂交组合(墨杉×池杉)的实生后代。2012年3月 用池杉花粉与母树墨杉进行人工授粉 10月下旬采集杂交球果 2013年春季播种出苗 经连续5 a的生长观察 其中编号为125的单株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通过了DUS测试 与近似品种‘中山杉102’、‘中山杉502’相比,‘中山杉125'冠形为宽圆锥形、侧枝粗、脱落性小枝长度长、针叶颜色为深绿色、落叶期晚 ‘中山杉102’冠形为圆锥形、侧枝细、针叶颜色为中绿色,‘中山杉502’脱落性小枝长度中等、针叶颜色为中绿色、落叶期早。‘中山杉125’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正式定名为‘中山杉125'(品种权号:20200410)。
下面跟学报君一探究竟!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於朝广,1975年生,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林学会青委会委员,江苏省第四期、第五期“333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998年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至今就职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一直从事落羽杉属树木速生、耐盐碱杂交新品种-中山杉的良种选育、抗性评价、扩繁、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到目前为止,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市等各类项目40余项。主要学术成绩为:获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件;国家植物新品种权9个;国家和省级林木良种13个;制订行业和地方标准4部;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的林木新品种和良种授权江苏、浙江、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8个省市的10家专业苗圃进行扩大繁殖和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新树种。
第一作者
王紫阳,1989年生,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实验师,主要从事落羽杉属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新品种良种选育研究。
关键词:落羽杉属;新品种;‘中山杉111’;中山杉125’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重点研发计划(BE2018390);江苏落羽杉属树木育种及培育省级长期科研基地项目[LYKJ(2021)05]。
引文格式:王紫阳 徐建华 殷云龙 等.落羽杉属新品种‘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6(2);243-244.WANC ZY XU JH YIN Y L et al.New cultivars of Taxodlium ‘Zhongshanshan 111’ and ‘Zhongshanshan125'[J]. Joum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46(2):243-244.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106032.
1摘要
【目的】落羽杉属(Taxodium)植物具有耐涝性 在低洼湿地林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优良品种选育对于该属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墨西哥落羽杉为母本、池杉为父本开展人工杂交育种 并对获得的后代实生群体进行观察和选育。【结果】‘中山杉111'(品种权号:20200409)和‘中山杉125'(品种权号:20200410) 具有干形好、生长快、耐水湿、景观价值高等优良特性 通过观察比较 新品种表现一致且稳定。【结论】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是优良的落羽杉属新品种 可在我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湖泊湿地﹑水网、滩涂和平原绿化造林中栽植。
▲物候期观察12月(左为中山杉125 右为落羽杉)
2新品种特性及特征
‘中山杉111’:半常绿乔木 叶色中绿且生长期比池杉长1个月 与墨杉相似。树冠塔形(图1A),侧枝斜展 主干通直、无分叉 侧枝多而细 脱落性小枝长、宽和单位长度叶片数均介于亲本之间 针叶条形 羽状排列在同一平面。萌芽期、展叶期和落叶期介于亲本之间 无赤枯病。具有比亲本更好的速生性 7年生树高845 cm 胸径 12.1 cm 立木蓄积量比同龄墨杉大30.22% 比同龄池杉大32.65%。
▲图 1 落羽杉属新品种‘中山杉111’和‘中山杉125'
‘中山杉125’:半常绿乔木 叶色深绿且生长期比池杉长1个月 与墨杉相似。树冠宽圆锥形(图1B) 侧枝平展 树梢轻度分叉 侧枝长且多而粗 脱落性小枝长、宽均超过双亲 针叶条形 羽状排列不在同一平面。萌芽期和展叶期早于父本池杉 落叶期晚于池杉 萌芽期、展叶期和落叶期均与母本墨杉相近。无赤枯病。该品种具有比亲本更好的速生性 6年生树高704 cm 胸径13.4 cm 立木蓄积量比同龄墨杉大36.72% 比同龄池杉大41.48%。
3栽培技术要点
‘中山杉111’与‘中山杉125'适宜栽培区域为我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的湖泊湿地、水网、滩涂和平原区域 以酸性或中性(pH 5.5~7)土壤较佳。主要通过营建采穗圃 采用嫩枝扞插方式进行繁殖 用NAA激素处理、间歇喷雾等措施促进其扞插生根率在90%以上。扞插苗进行营养钵炼苗1 a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苗木移栽时对过长的根系应缩剪 以便根系舒展 栽植后浇足定根水。绿化造林时 注意适度深栽 如用2 m高以上大苗造林 应带土球并适当疏枝 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盐碱地上造林绿化不宜大穴栽植 以防返盐;采用容器苗造林绿化可以提高成活率;用材林造林密度宜为3 m x 4 m或4 m x 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