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原唱父女对唱(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原唱父女对唱(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
文/苏敏
重阳节,太阳高照,晕出一圈一圈耀眼的光,一群鸟儿从头顶飞过,落在红山区文钟镇小塔不台村这片红柳林。记得五年前那个重阳节,村长说:“国家要修路,要拆掉老屋子。” 这是天大的好事,这样才能享受国家优惠补助,可以去城里住上小洋楼。父亲两个儿子,这是二强盼望已久的事了。这样父亲就可以跟着他们进城享福。城里有大理石灶台,电磁炉,冰柜。瓷砖,自动马桶,自来水,饮用水。没有呛人的油烟,总之,比皇宫还要皇宫。可是父亲坐在瓦房上,不准二强请来的民工拆,大声吼:“谁敢动老子一片瓦,老子要他的命。”父亲跌断的腿,佝偻的腰,慢风湿离不开这座破屋子。父亲为此没少痛苦过,也为之没少吃过药,输过液体,也没少花过钱。哥俩商量着,父亲的腿脚不能再拐了,腰也不能再弯了,再拐,再弯,太阳就要落山了。为了让父亲享福,喊来几个民兵,把父亲捆了。老屋子拆了,老父亲的心空空荡荡地疼,这座砖瓦房,是他干苦力活赚来的,土是他从山上背的,水是他从山下挑的,父亲用汗水一锹一锹垒成了墙,垒成了房子。当年的新婚,儿女的第一声啼哭,爷爷奶奶在屋檐下晒太阳,都离不开这座老屋子。旧房子换了40万人民币,好让人眼馋。二强说:“分我30万,父亲跟我。”并安慰父亲说“以后从书上,可以欣赏这些瓦房,还有阳光明媚的乡土诗”。父亲说:“老子,从不读诗。老子就要待在农村,至死不离。”大强分到10万元,看着恼怒的父亲,沉默了。他回到城里毅然辞了职,和父亲一起住小塔不台村,在这条新修公路两旁,承包了50亩荒地,拿出这10万元育了红柳。父亲是种植红柳能手,大强做了使用红柳签来烧烤大串的技术指导,并负责销往全国各地,做得红红火火。重阳节,红柳长得浓郁馥香,那清幽的绿,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父亲的脸膛如红柳一般红润泛光。就连整座红山区小塔不台村映照的一片通红。望着这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奔驰着各种车辆,父亲乐呵着,一边监工一边拉着四胡,哼着《九九艳阳天》。电话响了,“还招工吗?我要应聘。”父亲回答:“工人已招够了。”父亲正要按下电话,忽然那头喊道:“我是小强,我已失业。”
作者简介:苏敏又名小龙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微型小说月报》《家庭周报》《生活周刊》包头《电视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敕勒新歌》《祥城祥韵》《兰坪》《星星诗刊》《兖矿新闻》报《运河》《台湾好报》《海港区文艺》《华东文学》《汉江文艺》《公主岭》报《西部文学》《大围山》《凝萃文学》《大运河》《河南经济报》《北方时报》《黄河文艺》《长江诗歌》《吴兴时讯》《今日赤壁》《速读》《山风》《浙江小小说》《内蒙古诗词》《鹿鸣》等海内外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