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现状,人类智能下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现状,人类智能下但,这是和演化原则「随机试错 就近环境 够用就好」不相符的。可是,知道了遥不可及的结局、无法接受的真相、不可避免的宿命,又能怎么样呢?——显然最大的收获就是:成就感、意义感、以及智力的愉悦——当然,还可能因此毁灭了人类和世界及一切。主题目录如下:人类智能的演化,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可以追求“不实用”,也可以沉迷于“不真实”。事实上,人类智能有一种精神追求,就是纯粹地想知道:世界(及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世界(及一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世界(及一切)的源代码在哪里?
人类智能的要素、运作、内涵、意义与源头是什么?
本文,将在演化脉络的视角之下,信息与结构的视角之上,结合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上的概念和模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剖析解读,有关人类智能的方方面面(如注意力、记忆力、抽象力、创造力、可塑性、直觉、概率、模型等),包括其下层与上层、交织与交错的深刻关联。
人类智能(上):推理、逻辑、因果、预测、在预测之外
人类智能(中):结构、信息、学习、算法、想法与一切
主题目录如下:
- 后记1:智能的源头
- 后记2:语言的作用
- 后记3:虚拟的现实
人类智能的演化,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可以追求“不实用”,也可以沉迷于“不真实”。
事实上,人类智能有一种精神追求,就是纯粹地想知道:世界(及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世界(及一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世界(及一切)的源代码在哪里?
可是,知道了遥不可及的结局、无法接受的真相、不可避免的宿命,又能怎么样呢?——显然最大的收获就是:成就感、意义感、以及智力的愉悦——当然,还可能因此毁灭了人类和世界及一切。
但,这是和演化原则「随机试错 就近环境 够用就好」不相符的。
要知道,演化出智能的初衷是——捕获因果、解释过去、预测未来,但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于——确定现在,即:确定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现在。
那为什么人类智能会追求“不实用”与“不真实”呢?
答案就是,好奇心——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智能就会失去探索一切的动力,表现出来的就是:没兴趣、没意思、懒得想——也正是好奇心,在引导着人类智能去探索那些“不实用”与“不真实”,如纯逻辑的构造。
那为什么好奇心会对“不实用”与“不真实”产生兴趣呢?——这需要继续回溯好奇心的来源是什么?
我们知道,凡事追问原因是人类的天性,而这个“追问原因”就是好奇心的表现与形式,那为什么我们总要追问原因呢?
因为只要找到原因,哪怕是未经验证的原因,甚至是错误的原因——人们就可以对抗不确定性,就不会感到恐慌——换言之,内心就拥有了“确定感”——事实上,哪怕是“虚幻的确定感”也可以有效抑制心理上的恐慌。
所以,好奇心的目的,其实为了找到“确定感”——但为什么又需要“确定感”呢?
答案就是,“安全感”——它意味着生存概率,这是演化唯一在乎的目标了,因此演化透过基因本能构建了这样一条算法,即:追求安全感 => 追求确定感 => 产生好奇心。
接下来,好奇心的直接产物就是学习试错——强烈的好奇心,不仅能激发更多的学习试错,还能战胜担心害怕,勇于尝试更多的学习试错——而学习试错可以,完善智能的概率模型,提高智能的预测能力,最终获得生存概率的优化,即本能算法的目的达成。
可见,好奇心的重要作用,就是给学习试错提供探索的驱动力,以提高与生存相关的预测能力——所以,本能会给予好奇心愉悦感的化学奖励。
而我们也可以想象,好奇心的演化初衷,肯定没有计划让人类智能去探索诸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等等这样的“纯粹问题”。
之所以,好奇心会引导人类智能去探索“纯粹问题”,原因就在于——“冗余性”,这是演化最强大的力量。
那好奇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冗余性”呢?
其原理就在于,本能算法的“适应性”,即:过于好奇会害死自己,所以好奇心需要有一个度,也就是,只有足够安全,才会足够好奇,并且越安全就可以越好奇。
于是,智能越高,生存概率越大,就会越安全,此时就会越好奇,而越好奇,就会越学习试错,结果智能就会越高——显然,好奇心与智能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增强。
最终,随着好奇心与智能循环增强地演化,好奇心的“冗余性”,就对应了本能对探索未知的过度奖励,或说是过度奖励了对预测误差的消除,其结果就是人类的某些“精神追求”,即:人类智能对纯粹问题的纯粹追求——既可以“不实用”,也可以“不真实”——这可以消耗掉人类智能的“冗余性”。
所以说,好奇心其实一种“安全冗余”,产生的“奖励冗余”,来自大脑的奖励系统,属于“功能冗余”——演化最擅长使用冗余性来对抗不确定性。
至此可见,智能的源头,就是本能算法所编写的——好奇心、确定感与安全感。
换言之,智能底层操作“排列组合”的需求,就是来自本能的好奇心,对确定感与安全感的追求,即:智能为什么要排列组合,是因为好奇,为什么好奇,是为了确定,为什么要确定,是为了安全。
事实上,好奇心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追求乐趣的方式,也是哲学、科学、文明的驱动力与引导力之源;而确定感与安全感,则是我们精神与情绪的底层秩序,没有它们好奇心与智能都将不复存在。
有趣的是,有些动物也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就可以学习试错,但它们的大脑硬件具有“层级限制”,所以尽管它们拥有好奇心与学习试错,却永远也无法产生人类智能。
而我们的祖先,亦是在同样的本能路径上演化,只不过因为随机性,幸运地跨越了“创新层级”,最终才获得了可以支撑人类智能的“大脑硬件”。
那么,在这个“创新层级”之后,「安全感、确定感、好奇心」都可以由颅内模拟“自给自足”,而不必再与颅外的真实世界紧密关联与同步,也因此,人类智能可以沉浸于一个——由颅内模拟所构建的纯逻辑的虚拟世界。
这里依然有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增强,即:颅内的虚拟世界越复杂,就需要吸收越多的环境信息,而越多的环境信息,又会让颅内的虚拟世界越复杂。
据此,再来看演化原则:
- 随机试错——可以在逻辑世界里进行。
- 就近环境——可以是颅内的虚拟世界。
- 够用就好——需要探索可模拟的一切。
可见,人类智能的演化,是完全符合演化原则的——只不过它已经从自然世界,部分的转移到了颅内由信息构建的虚拟世界。
所以,我们为什么想要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
因为,好奇心会得到本能的化学奖励,这是本能对智能的奖励,即智力的愉悦,其终极奖励就是——“心流体验”。
最后,回到智能的源头,本能要求我们追求确定感,而数学就是确定性最高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人类智能对数学的迷思所在,但想要终极的确定感,难道不就是接受“强决定论”——放弃自由意志吗?
后记2:语言的作用人类智能与人类语言密切相关,因为人类的思考能力直接取决于,是否知道能够表达有关思想的词汇,如果不知道这些词汇,就无法表达这种思想,对应的思考也就无从谈起。
从某种角度说,知识就是概念的层级嵌套直至映射具体,所以掌握知识的本质就是掌握概念,而概念需要语言来抽象承载。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语言能力,人类智能会以怎样的形式,来获得抽象能力——显然,语言对世界的描述,就是一种抽象——而抽象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智能的基础,所以语言就是智能的基础。
换个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信息工具,它可以高效传播又有效传意,而人类智能的运作就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学习信息、创造信息,所以语言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人类智能的功能支撑与发展途径。
事实上,每个人智能水平的成长,总是首先从学习语言开始,接着在语言之上形成叙事与思考——前者构造故事,后者构造模型——然后随着表达力与思考力的不断提升,最终带来了复杂叙事与复杂思考,这才能表现出人类智能,独一无二又无比强大的——“通用智能”。
当然,除了语言,通过感官也能获得大量的体验信息(即各种感觉,如画面与味道),但这些信息非常具体、个体独有、无法传递、难以准确、依赖尝试、不易连接(相比抽象概念),虽然体验信息也可以形成逻辑与推理(包括本能预测),但不能构建出复杂的叙事与思考。
例如,没有语言如何才能将一种感觉,描述出来并传递给别人,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体验一次,但你并不知道你们的体验是否一致,或一致到什么程度,关键是有些特殊情景,难以重复尝试,这种体验信息就不能轻易传递。
例如,任何一个事物(包括事件、现象、行为、体验、人或物等等),如果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们就会很容易遗忘和忽略它,而一旦知道了它的名字,我们就会很容易联想和回忆它——也就是说,一个事物只有映射到我们的语言,它才能够在我们的脑海中“敏感高效”起来,所以我们热衷于给一切事物都命名。
例如,没有语言你无法将一系列的感觉,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描述,来激发别人的感觉(如虚构故事);并且你也无法发掘出,不同感觉背后相同的原因,以及相同感觉背后不同的原因(如抽象推理);还有最重要的是,你也无法理解超越感觉之外的逻辑关系(如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掌握任何人类语言,那么他将无法获得人类智能,所应有的功能与水平,而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人类语言(包括词汇和语句),他就不能发展出人类智能,所应有的复杂性与适应性。
但值得指出的是,没有语言,依然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推理,以及运用形象思维的创作。
例如,婴儿在会说话前,就可以做出判断和选择,但不排除此时婴儿可以听懂语言,即大脑中具有语言思考能力,只是还不会说。而就算婴儿的确是,抛开语言进行了思考推理,其过程也是需要抽象的,即把“具体”抽象成感觉,然后利用感觉去推理,即什么感觉对应什么行为。
类似的,某些“聪明”的动物(如牧羊犬),可以听懂人的指令,执行相关的动作,甚至可以认识人类命名的物品,显然在它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人类语言的抽象映射,尽管它们不了理解人类语言的内涵,但可以把语音对应到物品或动作,以及利用自身的感觉去进行推理(它们自身没有语言以进行推理)。
但没有语言的感觉推理,是比运用语言的抽象推理,在效率上要低效得多的,甚至有数量级上的差距。
例如,每个人对“车”都有各种想象画面,但对于“没赶上车,所以迟到了”这句话,“车”具体是什么样子对应什么画面,可以完全被忽略,此时关注的重点是这句话的语义,“车”只沦为一个概念,无需具体或对它有什么感觉。
例如,每个人熟背的乘法口诀,不会背诵也可以数手指具体计算,但计算效率极其低下。
事实上,语言带来了大量抽象的概念与定义,如方向、时间、距离、价格等等,缺少这些信息的封装,一切都用具体的事物和感觉来表征,不仅会降低思考的速度和连贯性,甚至会让深度思考,成为极其困难以至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类比来看,这就像计算机编程不使用编程语言,而是直接使用“01010101”,显然依靠这样的具体数字,完全没有可能构建出复杂程序。
那么,绘画与音乐的创作,往往并不需要语言,只需要画面和旋律所对应的直觉,所以这种形象思维也不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其结果能够让感觉系统,体验到美好美妙即可,而不是逻辑上的是否正确。
而另一种情况,在借助语言把思考推理内化之后,遇到类似的情景,就不再需要语言,可以直接给出结果,这相当于直接激活了内化的神经回路,跳过了思考推理(即产生新连接)的过程,所以也就不需要语言了。
但对于“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当”的情况,为什么语言会无法表达思考结果呢?
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存在可以正确表达的词汇,但并没有被掌握;另一方面是,对于一种感觉或思想,的确可能会出现无对应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语言历史并没有形成对应的表达。
但思考的过程是依赖语言的,只是思考的结果出现了“意外”,否则这个思考过程,要么是简单的,要么就是缺少推理的(会符合经验逻辑)。
显然,有些感觉或思想,用语言来解释是很费劲的,需要长篇大论的详细描述——这是因为,这些感觉或思想比较罕见或难以理解,没有形成大多数人的共识,而一旦形成共识,就可以在语言中,创造出新的概念或定义——要知道,语言中的一切都是对“共识”的抽象创造。
例如,“禅定”与“无我”的感觉,最初只有很少的人体验过,但随着体验了解的人数增多,变成了共识之后,这种罕见的感觉,就会在语言中形成对应的抽象概念,对于共识人群也就不需要解释——“禅定无我是怎样一种体验”。
可见,语言不仅支撑了复杂思考,其可扩展性,也为深度思考的无限复杂性,做好了准备。
因此可以说,人类智能(包括思考、思维、思想)的认知边界,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语言,在语言之外,我们并没有智能,只有本能(包括本能预测)。
就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有一句名言:“我的语言的极限,即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换言之,语言的极限就是智能的界限,界限与极限,就是智能与语言关系的一种形象表述。
有趣的是,不同的人类语言,却支撑了相似的人类智能——这说明,语言拥有相同的抽象作用,即映射具体描述关系,而这种抽象作用,就是智能的底层逻辑需求。
那么,语言的符号化延伸,如文字、数学、程序等等,也具有一脉相承的抽象作用,所以人类智能,可以完美地转移到符号系统之上,无缝地抽象运作。
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指出:
“文字在控制体验上的重要性,是建造象征体系的「积木」,使抽象思考成为可能,并扩大了心灵储存刺激因素的空间。若缺少整理信息的体系,即使最清晰的记忆,也不能阻止意识陷入混沌。”
要知道,任何思考的结果,都需要用符号系统表述,不然就没人可以知道和理解这个结果,此时就没法判断区别,你是真有“无法表述”的结果,还是根本没有结果。
所以,语言是智能的基石,是信息的基石,是故事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基石。
后记3:虚拟的现实布莱森在《人体简史》中,说道:
“对你的大脑来说,世界只是一股电脉冲,就像一连串的摩尔斯电码敲击。从这赤裸裸的中立信息中,大脑为你(不折不扣地)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三维立体、在感官上引人入胜的宇宙。你的大脑就是你。其它一切都只是管道和支架。”
换言之,在接收到感官信息后,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信息做出诠释,重新创造出一个类似外在世界的“虚拟现实”,而我们的感官经验,就是这个虚拟现实,我们也只能直接接触到这个虚拟现实,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其实只是真实世界在(大脑所创造出来的)虚拟现实里的映射而已。
所以,为什么——明明知道是假的也会害怕、明明知道小概率也会恐慌,明明知道不可能也会担心、明明知道想多了也会烦恼——因为你“活在”大脑为你创造的虚拟现实之中,自我所触及的一切都只是模型与模拟。
可以说,虚拟现实 = 颅内模型 颅内模拟——其中模型是抽象(对过去的简化建模),模拟是预测(对未来的逻辑计算),所以虚拟现实是对未来的抽象预测,即简化逻辑的建模计算。
而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我们在真实世界里的生活,只是一堆原子与另一堆原子相互作用,没有“色受想行识”,只有运动与作用,然后通过(由光子与分子传递的)抽象信息,一堆原子的运动模拟了另一堆原子的运动,就形成了模型,最后大脑根据各种模型,虚拟出了多姿多彩的一切“现实”。
可见,我们对真实的感知,必须经过抽象信息所支撑的简化模型,所以大脑必须竭尽全力地去相信和维护自己的模型,而模型只能感知到抽象信息而不是真实世界,但它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交互界面与工具。
所以,你看到的一切都只是模型,你在别人颅内也只是一个模型,而你的本质就是你的认知模型,它是你与真实世界的交互模式——代表着你的过去积累、现在表现、以及未来发展。
但试想,人脑为什么可以想象出还不存在的事物呢?为什么宇宙规律不去限制人脑对永动机的想象呢?
原因就在于,人脑是在利用宇宙输入的环境信息,自行去模拟一个虚拟现实的“颅内宇宙”,这个宇宙随机出了“颅外宇宙”所没有的信息组合——可以说这是不同的“平行宇宙”。
那么,在模型之上的层面,“故事”就是集模型之大成的“非常模拟”,透过虚拟的“故事现实”,我们将会体验到一个极其逼真的“文明世界”。
而在物理之上模型之下的生化层面,我们可以将神经递质——「苯乙胺与色胺」,视为微剂量的——“神经虚拟现实”。
布莱森在《人体简史》中,说道:“大脑的一大悖论是,你对世界所知的一切,都来自一个从未亲眼见过这个世界的器官。”
这准确体现了虚拟现实的——“虚拟法则”,即:万物皆模拟,一切皆计算。
人类智能(上):推理、逻辑、因果、预测、在预测之外
人类智能(中):结构、信息、学习、算法、想法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