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对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往荣誉等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他们的产品,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是虚假宣传”,上海兰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网友。  旗舰店客服称,这款产品并非日本进口,而是原料来自日本,授权中国工厂生产,不算“进口货”。  这时,旁边一个疑似婆婆的声音喊道,“你疯了吗?29.9,可不能这么乱来啊。”两人还存在推推搡搡的肢体冲突。女主播继续说,“这样一盒产品原价3000多元。”婆婆继续说,“你也知道,一盒三千多。里面全是活酵母!”女主播说:“给我抢过来,不要给这种人留一点。”在随后的过程中,两人在直播间不断发生争吵和肢体冲突。很多网友都在弹幕里留言说:“假的”“你每天都这么累吗?”但也有观众表示,“支持你”,“和婆婆打起来了”等等。  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商品名并非标准商品名,而是一些“代号”,比如“C13”、“X71”。  有些网友

“我只是想在直播间里公平一点,家人们给我扣一波666,我们会把日本进口的优质口罩全部送过去!”近日,某女主播在电商平台直播间表示,因为婆婆家暴,她不得不在直播间亏本卖老公的化妆品,原价3000多元的日式面膜只卖了29元。然而,有些人会发现,这款口罩在其他店铺的价格甚至只要18元,“原价3000元”并不存在。

  据调查,现在很多网络名人和明星都流行“演戏式送”。有的说“报错价”让消费者以为占了便宜,有的让老人卖惨,但最后证明事实被夸大了,还有一些关于运送梭子蟹的虚构事实被政府部门处罚。据专家分析,商品的直播投放太过繁琐,很多商家想出了这种相对“low”的方式来吸引流量,在道德上与社会价值观不符,并且虚构原价的做法涉嫌虚假宣传,平台和监管部门应该对其进行管理和处罚。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1)

  女子在直播间演戏称被婆婆虐待。  直播带货要让我婆家赔钱。

  在某电商平台的直播间里,一位女主播对着镜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只想在直播间里要个公道,家里人给我扣个公道,我今天不卖货,我来告诉你们她是怎么对待我的。”她说,当她怀孕7个月时,她被婆婆嫌弃因为怀的是女儿,被迫“推掉”她的孩子。孩子本可以活下来,但她最终失去了孩子,因为她生病婆婆拒绝治疗。

  直播过程中,一名疑似女主播弟弟的画外音男子喊道,“这个疯女人(指婆婆)投诉我们价格太低,扰乱了其他商家的市场价格。”此时,女主播继续说道,“我们会全部发送,从日本进口的优质商品。”然后,她开始直播发货,“每天晚上用一个,第二天早上直接洗……”但是在带货的过程中,她一直提到婆婆。“这种人以后会给她惩罚的,就因为我没领结婚证,她就这样对我。”然后继续带货:“看好每一贴,晚上用,早上用完后洗掉。你的脸就像剥了壳的鸡蛋睡眠面膜.29.9元,两盒,我给大家,不给她留。”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2)

  这时,旁边一个疑似婆婆的声音喊道,“你疯了吗?29.9,可不能这么乱来啊。”两人还存在推推搡搡的肢体冲突。女主播继续说,“这样一盒产品原价3000多元。”婆婆继续说,“你也知道,一盒三千多。里面全是活酵母!”女主播说:“给我抢过来,不要给这种人留一点。”在随后的过程中,两人在直播间不断发生争吵和肢体冲突。很多网友都在弹幕里留言说:“假的”“你每天都这么累吗?”但也有观众表示,“支持你”,“和婆婆打起来了”等等。

  大家会注意到,她的商品名并非标准商品名,而是一些“代号”,比如“C13”、“X71”。

  有些网友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这款由女主播持有的“NTD夜面膜”在多家网店均有销售。“女主播原价3000元以上”的价格并不存在。贵的要100多元,便宜的甚至只要18元,比女主播还低。

  旗舰店客服称,这款产品并非日本进口,而是原料来自日本,授权中国工厂生产,不算“进口货”。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3)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对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往荣誉等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他们的产品,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是虚假宣传”,上海兰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网友。

  律师表示,在这场精心编织的“苦情戏”中,主播多次提到“原价几千元,现在才几十元”,“让婆家赔光”的字眼,肢体冲突的安排,都是对商品价格和销售情况的虚假商业宣传;其中提到商品中“全是活酵母”的对话,如果不是真的,就是对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的虚假商业宣传。类似的“炒作式”直播,无疑构成了虚假宣传,违反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一百万元至二百万元的罚款,并可吊销营业执照。

  商品不准确的直播  明星农民等等都有自己的套路。

  很多网友发现,类似的“炒作、演戏”直播近年来并不少见。比如某网络名人在直播间说,一块手表原价1000多元,但最后以直播时砍价、送福利的名义,最后降到300多元,还有很多老年消费者买单。谁知,这块手表只值20多元,主播一场直播就赚了上百万。虽然主播最终被投诉封号,但消费者的损失并没有得到返还。

  很多主播以“错价”为由,让消费者以为占了便宜,纷纷抢购订单,却不知道产品的实际价格就是这个“错价”,包括来自很多明星在多个平台的主播,网络名人主播,都曾在直播间上演过这一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一些演员也在直播中开始了他们的老本行演技,最近有一对演员在直播间吵架,女方说要离婚,对直播很生气,但还是不忘带货直播。这一幕随后引起观众吐槽:“谁一边吵架一边带货?”很多观众反映,类似的带货剧本早已流传到农村。现在网上有很多来自农村的老人“卖惨货”。比如有一个场景,一个老人用“苹果滞销”对山西临猗的苹果进行电商营销。网友发现,同一个人甚至在平台上进行“鲜笋滞销”、“菠萝滞销”、“橘子滞销”等多重营销。然而,山西运城临猗县政府很快就“临猗苹果滞销”的不当营销方式发表声明。声明称,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发布“临猗苹果滞销”营销方案,采用“卖惨”方式营销临猗苹果,对运城果业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经全面深入核实,该信息存在诸多夸大和失实之处。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4)

  有MCN机构指出,很多带货直播并不是老人的初衷,有些声音和画面不对,切割痕迹严重,还有一些mcn会去偏远机构寻找合适的老人。此前报道过很多“老果农滞销”的短视频都是从画面和声音上拼凑出来的,“滞销”也是无中生有。这种“卖惨货”的背后是一条产业链,打着助农的幌子,从演员到剧本、制作到推广,充斥着各种“营销套路”。

  消费专家表示:“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做法是流量平台介入太多。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为了吸引流量,吸引眼球,主播们不择手段。”

  那么,这样的营销工具平台应该负责吗?专家认为,“我觉得跟平台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因为有些人能创作出更好的内容,有些人只能做这种‘低级’的内容来吸引眼球。但是,我觉得平台应该有一些类似的规则,处罚和限制。比如用户举报这种虚假欺骗性信息,平台应该可以封号。因为如果平台不理会,类似的内容可能会越来越多。”

 很多网友看到,两年来,一些平台以“演戏、炒作、卖惨”为由,处理了446个违规直播间,封禁了33个违规账号,其中包括1000万粉丝主播。

  主播无视事实会被处罚。  建议专家平台及时跟进治理。

  此前,一些主播因为在直播间信口开河,言辞夸张,受到了相关行政部门的处罚。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重拳打击网络主播非法直播梭子蟹行为。

  今年8月,舟山执法人员发现舟山国际水产城一主播用“我爸说只要你嫁给我,后面的船都是你的!”“原产地的野生梭子蟹,便宜到让你怀疑人生!”“1块!1元就是1元!你想要吗?要来我直播间,1盒只能赚1块!”如虚假宣传,分局执法人员立即立案调查。经查,该主播的行为涉嫌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相关规定,《广告法》。普陀分局近日对该主播送达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消除影响,罚款4万元。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这种宣传通过诋毁、谩骂或其他方式,涉嫌违反公序良俗和良好的社会习惯,还可能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直播带货那么火你不做会后悔,直播带货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5)

《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公共秩序或者违背良好的社会风尚,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等内容,《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遵守商业道德,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直播经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直播营销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遵循社会公序良俗,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骚扰、诽谤、辱骂或者恐吓他人。

  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告诉记者:“这种现象不只是现在网上有,实际上线下一直都有。只能说各种线上现象都是线下现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所以这些问题都和运营者自身的观念、他的意识、商业模式观念有关。”

  赖阳认为,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如果涉嫌欺诈,那么就要加强相关的监管。“如果不值那么多钱,主播补原价就是欺诈,应该受到法律的管理。”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识别出这种现象。“这个东西炒作一次,别人可能会上当受骗,但你不能成为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对于平台的责任,赖阳认为,很多新现象层出不穷,平台措施的出台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这并不能免除平台的责任。对于直播中的这种新现象,平台需要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加强对各种商业欺诈的监管和处罚,必要时进行追查,因为直播是有记录的,事后可以追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