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从习惯行为找到自己的认知:认知这可能是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式

从习惯行为找到自己的认知:认知这可能是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式但“找画面”的最深层次动力,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人生的各自阶段不同,心智也从最开始的利己早已变成了利人。我们在孩提时期,最常见的”找画面”方式就是赖在地上撒泼打滚,借此向父母示威,以赢得想要的糖果或是玩具。等到了上学阶段,心智逐渐成熟,我们“找画面”的方式变成了暗自好好学习,等拿到考试奖状,以此回家摊在父母面前,企图邀功请赏。再等到步入社会,我们“找画面”的方式变成了赚钱,给父母买许多衣服、营养品,同时渴望出人头地,以此求得父母的心安。

从习惯行为找到自己的认知:认知这可能是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式(1)

1

人性最深层的动力

是对重视的渴求

你是否留意到?

我们在孩提时期,最常见的”找画面”方式就是赖在地上撒泼打滚,借此向父母示威,以赢得想要的糖果或是玩具。

等到了上学阶段,心智逐渐成熟,我们“找画面”的方式变成了暗自好好学习,等拿到考试奖状,以此回家摊在父母面前,企图邀功请赏。

再等到步入社会,我们“找画面”的方式变成了赚钱,给父母买许多衣服、营养品,同时渴望出人头地,以此求得父母的心安。

人生的各自阶段不同,心智也从最开始的利己早已变成了利人。

但“找画面”的最深层次动力,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

那就是:对重视的强烈渴求,简而言之就是希望“被认同”。而希望“感到自己重要”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分别之一。

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说:“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

我们从呱呱落地开始,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举动,都源自他内心的欲求。

小时候,我们欲求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从而撒泼打滚,而这只是幼稚的行为,但那也是童真和快乐的源泉。

长大后,我们同样欲求得到父母的关爱,只是表现的方式从幼稚变得成熟,从利己变成了利他,但人性对被重视的渴求本质并没有变化。

工作中,我们对于手头上正在认真做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的源动力,是为了最终得到领导的认可。

如果领导皱着眉毛看着你做的工作成绩直摇头,你的心情是否会突然跌落低谷,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丧如考妣?

但如果领导不露声色地夸赞了你的工作成绩,你是否在那一瞬间开心到想要飞起?

也许你会说,我认真工作是为了赚钱,是为了不被开除,才不是什么得到领导的认可。

当然,不可否认。但这些都只是外部因素。你人性中最深层次的工作动力,其实还是对领导重视的渴求。这一点无需否认,也不必否认。

不过,由此人性这一弱点,也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诸多困扰。

我一个朋友向我控诉,他说上班都累一天了,回到家还总是要听到妻子的抱怨。所以,他只能装聋作哑,要么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要么躲在电脑房里玩游戏。

听完朋友的控诉,我非常惊讶,他们夫妻的关系其实一直以来都非常好,在一众朋友中,我们其实都羡慕不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朋友这种把另一半的情绪发泄当作无理取闹的做法,很快就激化了矛盾。直到现在,闹到几乎到了离婚的地步。

我试图找到其问题发生的根源,矛盾的起点是妻子回到家后不断地抱怨,但他妻子的抱怨真的只是无理取闹吗?

她是否只是想要找到被另一半重视的感觉?

其实只要想清楚了这一人性最深处的需求,作为丈夫的他,只要耐心倾听妻子的抱怨,并热切地给予回应,都不至于激化矛盾,甚至还会加深夫妻之间的感情。

然而,我们都知道中国家庭之间的相处模式,与国外的家庭完全不同。

没有那么热切地对爱的表达,我们大多内敛、含蓄。

不过,最深层次的人性渴求是不会变的。

最后说一个无聊的小故事:

在一整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农妇回到家里,把一捆干草扔在家里老少爷们的饭桌上。

男人们愤怒地质问她是不是疯了。

她回答道:“怎么了,这会儿你们倒知道抱怨了?我给你们这些男人做了二十年饭,半句回应都没听到过。我还以为吃饭吃草对你们来说都一样呢。”

2

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是重视他人的需求

当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人性心理,来解决许多生活上的困惑与难题。

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视他人的需求。

亨利·福特说:“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只不过,平日里,我们能做到换位思考的人凤毛麟角。

如果回想自己的童年,大部多数人肯定都是在“棍棒”下长大的。这与我们传统的家庭思想教育有关,不过现在我们早应该做出改变了。

举个比较普遍的例子:假如你不想让自己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吸烟,请别说教,也别说你不希望他们这样那样;你只需要简单地告诉他们,抽烟会令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减少一半。

你会发现,他们因此可能会适时地作出改变。

孩子吸烟大多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他们靠跟风与模仿来满足内心的“耍酷”的尝试。

但如果你一味的说教、打骂,不会起任何作用,相反还会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你只需要换位思考,同时站在孩子的立场,找到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并同时兼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与表达。

孩子吸烟的可能是,平日里你零花钱给多了?

又或者是,你对孩子平时的关爱太少?

抑或是,你总是无端批评或是指责孩子?

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孩子做出不成熟事情的原因。

孩子的问题,就是你没有满足孩子的各方面需求。

心理学家说:如果你愿意告诉我什么事情最让你有满足感,我就能知道你是怎样的人。

这一点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同时也对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有重大的影响。

因为缺失,所以需要寻找满足。

这是许多儿童问题所造成的根本原因。

卡耐基说:“人类真正的需求并不多,但都源自最原始最坚定的渴望。”

人人都渴求得到:

1、长寿

2、食物

3、睡眠

4、金钱以及金钱能换来的东西

5、永生

6、性需求

7、关爱

8、被重视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前面7点需求都只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权利,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愿望。

但只有一点是例外,这一点,教育学之父杜威称之为“对重视的渴求”。但它与食物和睡眠的渴望同样迫切,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真正地满足它。

那么,我们在面对其他令人棘手问题的时候,该怎样去满足对方对重视的需求呢?

3

满足人对重视的需求

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我有过一次解决棘手问题的深刻经历,这个经历让我从一个只知道野蛮对抗问题的人,变成了一个能够冷静妥善处理问题的人。

我的上一家公司,是做实体商场的。因为各种原因,公司出现了现金流断层的问题,一度岌岌可危,所以导致公司根本发不出工资。

这种状况,其实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公司上到管理层下到基层员工,基本是来了走,走了公司又招。

许多员工都是新进去象征性地发一个月工资,后续的工资就这样一直被无故拖欠着。

不管是真没钱还是故意拖欠,反正这种做法已经到了非常令人不齿的境地。

我正是受害者之一,一直到离职一年后,那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始终都没有给我结清。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的第一个想法肯定是去找劳动仲裁,但这个办法完全没有用,那个公司早已成为了一个千年老赖公司。

我自然不知道,它在欠了那么多钱的情况下,还依然能够完好无损地在那苟延残喘,我无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面对一个故意欠债不还的人的时候,他可以制造出一万种不还钱的理由,而你却拿他毫无办法。

这看似像是一个问题无解的死胡同。

我曾试着向老板哭诉过自己很穷且急需一笔钱的惨状,但对方只是白了一白眼,他肯定是在想,你哭穷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也曾试着采取举报、威胁、恐吓的办法去要钱,但对方依然不为所动,或许他在想,如果公司还怕这些手段,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

然后,三番五次、软硬兼施的办法都已经试过了,但依然毫无结果。

于是我开始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给钱?

可能你觉得,这真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软硬不吃的人怎么可能主动把钱给你?除非是他突然良心发现了。

但你如果看过卡耐基在《人性弱点》中说的那一句话:“普天之下唯一能够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们想要什么,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获得。”

那么,你就一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了。

对,没错!

就是试图找到对方需要的东西,并且教他们如何获得,这样或许会改变对方的想法。这似乎也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老板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就能想到,他的公司目前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出现了现金流断贷。要知道现金流是现代企业的一个命门,很多企业因为这个问题而关门大吉。

那老板肯定是每天在为这无以为继的贷款与支付账单而烦恼。

而大量拖欠在职或离职员工的工资或许只是权宜之计,也就是所谓的开源节流的措施。因为在外面已经欠了很多钱了,他当然不会在乎再多欠一点“小钱”。

是的,这些欠的工资对于一个月收租几十万的小商场而已, 不过九牛一毛。

不过,我当然没有办法帮他解决这些钱的问题。但我当时想,如果我能够帮老板解决他目前困境,或许对方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于是,在最后一次,我去跟老板沟通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说我是来要钱的,而是鼓足了勇气说出了自己对公司目前经营现状的看法,并适当地阐释了一些自己对传统零售升级转型的想法和建议。(我之前在公司是做企划工作的,因为只是一个底层员工,根本就没有提建议和想法的机会。)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想笑,甚至有点异想天开。

一个普通的员工的想法与建议如果能解决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但你错了。

我的目的,并不是真正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表面自己的一个立场。一个离职员工还在思考这些事情的立场。

虽然,这些几乎人尽皆知的建议和想法对一个已经烂到骨子里的企业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但人性就是如此,你假装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的做法,对方总会保持一丝感激。

即便对方碍于身份表面上不愿作出认同的反应,有的甚至还会保持一丝不屑与傲慢,但对之内心的触动多少还是会有的。

这一点,我十分肯定。

后来,我不知道最终是不是因为我的可笑做法起了作用,但没过不久,我的确收到了那一笔欠了一年多的工资。

而之前那一道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难题,也因我这一换位思考的骚操作,而迎刃而解。

好了,啰嗦了这么久,但我们还是要重复那一段话:“唯一能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获得。”

我知道,这种利他思维已经打破我们刻在骨子里的利己认识,想一时半会接受或者让它彻底变成思维习惯,确实有一点难度。

古人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性是自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这一关于人性思考的定律,其实在无论是商业、工作、生活上,都可能成为我们决胜的关键。

试问,如果你无时无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这一自我换位思考,让原有的固化思维作出改变,最终让它慢慢变成习惯。

毫无疑问,你将会终生受益。

请记得:“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满足对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并提供解决的办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