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过巨大心理创伤的人:童年受创伤的人
童年经历过巨大心理创伤的人:童年受创伤的人因为不明白父母吵架打架的原因,所以就很容易把问题怪在了自己身上:“是因为我不够懂事吗?是因为养我家里才没钱的吧。”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见到父母吵架,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是一家人吗?一家人不应该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吗?为什么父母的脸色这么难看、声音这么大、打架这么凶残呢?母亲不喜欢她的丈夫和婆婆,便带着一女和父亲私奔回到了河南。没有了饭店,但还有少许积蓄,两三亩土地,摇身一变成了农民。母亲依然不改往日奢侈作风,耗尽了积蓄,便拍拍屁股,带着女儿在除夕夜,走了。至于去了哪里,现在过得怎么样,我是一点信息都没有,我从来没有见过她,父亲也没有找到她。这似乎是每个缺爱的孩子或者在父母强压下长大的孩子最大的特点。
文/微光隐隐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多人只会生孩子,却很少人会养孩子。做父母的太多,而合格的父母又太少。”
我是有感而发,因为我的父母便是这样的人。我无意于批判我的父母,我只是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
母亲认识父亲时,是在山西,当时她已婚育有一儿一女,20岁左右的样子;父亲当时40岁左右,在山西开了一家饭店,母亲常去吃饭,于是一来二往,便熟悉了。
母亲不喜欢她的丈夫和婆婆,便带着一女和父亲私奔回到了河南。没有了饭店,但还有少许积蓄,两三亩土地,摇身一变成了农民。母亲依然不改往日奢侈作风,耗尽了积蓄,便拍拍屁股,带着女儿在除夕夜,走了。
至于去了哪里,现在过得怎么样,我是一点信息都没有,我从来没有见过她,父亲也没有找到她。
敏感这似乎是每个缺爱的孩子或者在父母强压下长大的孩子最大的特点。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见到父母吵架,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是一家人吗?一家人不应该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吗?为什么父母的脸色这么难看、声音这么大、打架这么凶残呢?
因为不明白父母吵架打架的原因,所以就很容易把问题怪在了自己身上:“是因为我不够懂事吗?是因为养我家里才没钱的吧。”
于是愈发小心翼翼,愈发懂事听话,对周遭的环境特别敏感,唯恐因为自己而再次让父母不开心。
我儿时的时候虽然没有经历过父母吵架,但是却还是战战兢兢,因为不知道父亲的拳头什么时候就飞过来了,不知道在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有一锅水立刻浇了下来,不知道干活的时候会不会突然间被扔来的棍子砸到……
这些打,我都挨过,别人是一日三餐,我是一日三打。
于是我学会讨好,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那么就必须有一根敏感的神经,时刻注意着周遭的环境,时刻注意父亲的脸色,努力讨好他。
我很赞成一句话:“你童年越缺少什么,长大后越渴望什么。”
很多人总是有这么一个论调:“我们的父辈也都是这么长大的,也没见有什么人出什么心理问题,到了你们90后,咋就这么娇气呢?”
我讨厌这种论调。
首先,你怎么知道我们的父辈没有心理问题?以往也有,只是很多人不说出口或者被当成异常来处理罢了。就像《立春》里那个喜欢跳舞的老师,被当做异类而嘲笑。
其次,难道非得杀人放火心理变态才算有心理问题吗?
童年缺爱的人长大后会有两种极端:极端冷漠或者极端多情。极端冷漠是因为自己曾经渴望过爱,但没有得到,于是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就变得冷漠;极端多情也是因为童年缺失,所以长大后才会拼命地汲取,别人给你一个微笑,你就轻易地沦陷了,别人给你一声鼓励,你就觉得他给了你全世界。
我曾经在很严重的时候看过心理医生。我说:“廖老师,我觉得自己很脏,因为我喜欢过很多人,很多男生,我厌弃自己。我是不是遗传了我母亲的淫荡因子,所以才会喜欢过那么多男生?”
我的老师告诉我:“不,这恰恰证明你很聪明。你现在回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喜欢,这些看似甜蜜的奖励,你那个时候,会觉得人生有什么期待吗?你在缺失母爱父爱以及几乎没有什么友情的情况下,找到了另一点希望和甜蜜,才能够让你的生活得以延续下去。”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就像现在,我已经不会轻易地去喜欢一个人了。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喜欢我对面邻居家的外甥,因为他让我帮他写作业,我觉得自己有用,觉得自己被需要;
我上初二的时候喜欢那个在晚自习时替我说话的赵子曜,因为他让我觉得被保护,这是我父亲都不曾给我的感受;
我上初三的时候,喜欢过一个男生,因为他在下楼梯的时候,揉了揉我的头发,让我觉得,原来,我是一个小女孩;
我上高一的时候,喜欢一个男生,因为他说,他喜欢我,让我觉得,原来我这么差劲的人,也有人喜欢呢;
……
还好,我现在已经不再轻易地被感动,我已经能够分清,我是感激,是投射,还是真正的喜欢。
恐婚不是流行的代名词,也不是女权主义,而是发自内心的惶恐。
怎么能不惶恐呢?我们对婚姻的理解,是父母一次次的争吵,是家中永无宁日,是日日夜夜的麻将声,是父母无尽的责备和打骂……
你告诉我,婚姻有幸福的,也有恩爱的夫妻。就等于告诉盲人,天是蓝色的。
我想象不到,也看不到。你让我,如何期待呢?
我今年27岁,可我还是没有结婚的打算。我深知过了几年以后,我可能成为被嘲笑、被视为异类的那个人,可是,我真的不想结婚。
我不想在没钱的情况下结婚,因为我不想我的孩子再经历我的人生,物质的困窘;
我不想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结婚,因为我不想遇见一个性格不合的人,整日吵吵打打;
我不想在男方妈妈不喜欢我的情况下结婚,因为我从小家庭缺失,所以我渴望未来是一个温馨的家庭;
……
我对于婚姻的恐惧,来自于母亲的抛弃,父亲的打骂,以及亲眼目睹的邻居婶婶整日被丈夫殴打,还有那个离婚3次的邻家姐姐,还有姑姑夜里3点对我哭诉姑父没钱还去那种场合找小姐,还有大表哥在有钱了以后又找了一个媳妇,让我称她为“二嫂”……
太多太多的肮脏龌龊,仿佛都集中在了我身边。
童年受到创伤的人很多很多,以至于现在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玻璃心或者其他的感受,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平时与人相处时的借口,即使你在不幸的环境下长大,也没有人有义务让着你或者帮助你,你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慢慢去消除不幸家庭带来的影响。
更不要抱怨你的父母,因为抱怨,只会成为我们继续敏感玻璃心的借口,而不是让我们内心健康地成长。
从现在开始,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