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农村放电影:南昌影事十年
20年前农村放电影:南昌影事十年"春节期间,所有影城确实都很忙很累,但没赚翻。"而且,尹先生作为行内人甚至感觉,"今年到我们影城的人似乎还少了点"。至于南昌总票房创下新高,单家影城收入却没有明显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2021 年春节南昌影城数量是 69 家,2019 年春节时为 57 家,增加的票房和观影人次平均到各家影城,几乎持平。在尹先生看来,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涨是正常现象,每年春节的电影票价都会上调,也许是今年某些影城的局部票价上调得格外突出,才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至于南昌影市这些年真正的高票价,则是 2019 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 4》,当时南昌红谷滩万达影城的 IMAX 票价卖到了 200 多元,铜锣湾博纳影城的巨幕票价是 150 元。数据显示,2019 年 4 月 24 日,《复仇者联盟 4》上映首日,南昌红谷滩万达影城的平均票价为 85.1 元,铜锣湾博纳影城的平均票价是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实习生张帅摄影报道:截至 2 月 28 日,2021 年中国电影票房已收入 156 亿元,其中大年初一至初六仅 6 天的票房就高达 78.22 亿元,初一至元宵节完整春节档的总票房为 112.6 亿元,创下了中国电影市场春节档票房的新纪录,也是有史以来观影人次最多的春节档影市。
伴随着中国影市在牛年的高开高走,南昌市场同样取得了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高"的可喜成绩。但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影城赚疯了",一名南昌资深电影人的回答却是"确实很累,但没赚翻"。在接受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这名电影人表示,南昌影城最赚钱的黄金期其实是在 2012 年至 2015 年,南昌影市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经历过辉煌,眼下正加速进行行业洗牌,只为等待下一个春天。
牛年春节:影城"累死了"却没能赚翻
在南昌影市工作了十余年的尹先生(化姓)是一名资深的本地电影人。谈起今年的春节电影市场,他由衷地表示,真的是票房最好的一年。但对于外界所传的"影城赚翻了",他却连连摇头。
2 月 12 日大年初一,南昌当日的票房为 1066 万元,观影人次 24.6 万,其中票房第一的南昌红谷滩万达影城为 41.3 万元,7993 人次观影。对比 2019 年的大年初一(2 月 5 日),当日南昌票房为 901.4 万元,观影人次 19.7 万,排名第一的南昌华影国际影城票房为 41.5 万元,7563 人次观影。
仅从两个年度的大年初一影城数据来看,2021 年的南昌影城票房冠军还稍逊于 2019 年的成绩。
今年的春节档不仅票房创纪录,高票价也引起网友不少的关注。许多城市的电影票价纷纷跨过百元,南昌也随着影市的火爆一度走高到 80 多元,接近百元。但尹先生说,今年春节全国平均票价为 45 元,南昌单日最高(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为 43.4 元,低于全国平均数。而 2019 年大年初一,南昌的平均票价是 45.8 元。
在尹先生看来,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涨是正常现象,每年春节的电影票价都会上调,也许是今年某些影城的局部票价上调得格外突出,才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至于南昌影市这些年真正的高票价,则是 2019 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 4》,当时南昌红谷滩万达影城的 IMAX 票价卖到了 200 多元,铜锣湾博纳影城的巨幕票价是 150 元。数据显示,2019 年 4 月 24 日,《复仇者联盟 4》上映首日,南昌红谷滩万达影城的平均票价为 85.1 元,铜锣湾博纳影城的平均票价是 73.7 元。
"春节期间,所有影城确实都很忙很累,但没赚翻。"而且,尹先生作为行内人甚至感觉,"今年到我们影城的人似乎还少了点"。至于南昌总票房创下新高,单家影城收入却没有明显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2021 年春节南昌影城数量是 69 家,2019 年春节时为 57 家,增加的票房和观影人次平均到各家影城,几乎持平。
同时,由于疫情对电影产能的影响,春节档一过,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没有好的新片上映,票房也将呈直线下降,影城"只能等待下一个节日到来"。
南昌影市:2012年至 2015年影院黄金期
2006 年,万达影城八一广场店开张,迎来南昌首家现代化影城。2007 年,中影国际影城进驻解放路。2010 年,中山路上又开了一家华影国际影城。南昌中心区三家影城鼎立的局面,拉开了南昌影城发展的序幕,也共同经历了市场赚钱的高峰期。
尹先生说,10 年前,全国影城才 2000 家不到,到今年已有 1.2 万多家。从 2011 年至 2016 年,南昌票房最好的华影国际影城一直排位在全国前 30 名。而那几年,也是南昌影城最怀念的"黄金时代"。
10 年前,在南昌的影城当经理,工资是 8000 元至 1 万元,其中万达影城的收入最高,年终奖再加 5 至 6 个月的工资,年薪在 20 万元左右。这对于那时候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如今,成家生孩的他们这 10 年的收入几乎没有上调。更让他们有些迷茫的是,现在做影城"没有以前好玩,也没有冲劲了"。
"以前的影城经理看了一部片子,觉得好,就要去策划营销点,做海报发传单,想办法通过各种活动把票房做起来。那时候,是我们帮观众选片子。现在都网络信息化了,我们能干的活不多了,影城只能做些排片这样的基础工作,然后等着观众来。"
从 2012 年至 2015 年,南昌影市迅速发展,华影国际影城最高曾将年票房做到了 5000 万元。那个时候,也是南昌影城最赚钱的黄金期。这其中,2014 年邓超执导的首部影片《分手大师》,南昌单家影城的成绩做到了全国第二;2015 年在江西拍摄、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南昌影城的最好成绩是全国第三。" 2015 年之前南昌影城都是赚钱的,那时租金也没现在这么高。2010 年影城的租金是 30 元 / 平方米,2015 年之后,租金最高炒到了 300 元 / 平方米,翻了 10 倍。"
现在的华影国际影城年票房仅有 2000 万元,斜对面的百盛购物中心也有个影城,两者直线距离不过一两百米。不远处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今年也将有一家影城开业,影城之间的竞争几乎成了"肉搏"。赚钱效益明显下降,也会让投资方变得谨慎,"现在新的商业综合体再去做影城的招商,基本上要打五折。以前一个好的影城项目,有 50 个人去抢,现在大概只有 5 个人去谈"。
十年发展:南昌人观影口味不断提升
2018 年,我国电影年票房开始步入 600 亿元,2019 年达到 641 亿元,是目前最高的年度总票房。随着电影票房的步步走高,全国影城的建设也是快步前进。2015 年,全国总票房 441 亿元,全国的影院数量是七八千家。2019 年总票房达到 600 多亿元时,影城的数量已是 1.2 万家。
所以,2019 年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电影市场,行内人却早已感觉到了种种危机。那时,很多影城和院线都将自己 2020 年的业绩预测为亏损。更没想到的是,疫情来了,给电影市场狠狠一击,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去年全国关了 400 多家影城,预计今年还会关 800 家至 1000 家。同时,全国影城的签约项目应该毁约了 2000 多个。"
尹先生希望的行业洗牌是把小影城、非标准影城淘汰,因为它们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只能在春节档、节日档或是出爆款电影时"捡"些票房,"而平时,南昌有的小影城收入仅为几百元"。2022 年,南昌将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竣工营业,其中至少会有 4 家大型影城,"条件、地理位置、商圈好的影城,才会有优势"。
在业内人看来,600 多亿元的年票房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瓶颈,800 亿元至 1000 亿元会是这个阶段的"天花板"。对于电影市场,外行人只是看票房走势,业内人真正期待提高的则是观影频次,因为这才是真正体现电影市场良性发展的指标,而不是靠影城数量的增加和提高票价来硬性推动票房。
比如 10 年前,全国的观影频次是零点几,平均一人一年一次观影都不到。2016 年前后,全国的观影频次达到了二点几,而美国的观影频次则是 6,"如果我们的观影频次能达到 5,那就能突破‘天花板’,真正进入千亿时代"。
就像这 10 年间,南昌的年票房从几千万元发展到 4 亿多元,观影群体从最初培养的 70 后、80 后,到现在的以 80 后、90 后为主力军,以及逐渐成长的 00 后。每一个 10 年,观众的占比都会递增,从而推动观影频次的逐步提升。
此外,能真正搅热市场的还得是电影作品的质量。如果每个月都能有一部能产生话题、让观众共鸣的《你好,李焕英》,影市自然会红火。这些年,南昌观众的电影口味也在不断提升,2017 年的《芳华》、2019 年的《地久天长》这一类的文艺片票房表现都不错。
只是在疫情加速电影市场洗牌的当下,南昌影城在提升自我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在静静地等风来,等待更多的好电影来激活市场,等待南昌的电影观众越来越接受和喜爱丰富多样的电影作品。届时,南昌影市的下一个春天就将来临。
编辑:范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