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抗疫中成长:抗疫的青春在飞扬
青春在抗疫中成长:抗疫的青春在飞扬“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北京青年的最高荣誉。评选活动旨在树立和宣传当代青年先进典型。新京报讯 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昨日评选揭晓,奋斗在北京各条战线上的30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1月29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刘壮向记者介绍隔离病区设施。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刘壮 1981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昨日是五四青年节,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30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他们中有多位曾经奋战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公共卫生专家和医务工作者,比如有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的“80后”成员刘珏,还有像“超级服务器”一样工作、第一时间报名投入抗疫工作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程洋……而在此前公布的第24届“中
刘珏正在分析资料,撰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告。受访者供图
刘珏 1986年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被选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是其中唯一的“80后”成员。她一直致力于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母婴健康研究,曾多次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积水潭医院,程洋在发热门诊接诊患者。受访者供图
程洋 1983年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他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在发热急诊接诊患者近5000例,无一例漏诊误诊,无一例死亡病例。
1月29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刘壮向记者介绍隔离病区设施。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刘壮 1981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昨日是五四青年节,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30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他们中有多位曾经奋战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公共卫生专家和医务工作者,比如有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的“80后”成员刘珏,还有像“超级服务器”一样工作、第一时间报名投入抗疫工作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程洋……而在此前公布的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60位获奖者中也不乏抗疫医护的身影。
新京报讯 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昨日评选揭晓,奋斗在北京各条战线上的30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
“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北京青年的最高荣誉。评选活动旨在树立和宣传当代青年先进典型。
本次表彰的30名获奖者中,有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冠病毒肺炎专家组的“80后”成员,有自筹资金带领企业转产防护服的“最美复工者”,有引领科技创新潮流的“独角兽”企业创业者,有积极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冰雪运动健将,有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工程建设的建筑工程师,有穿梭楼宇社区的“快递骑士”“小巷管家”,也有深耕北京加强京港青年交流的香港在京青年。
获奖者中,还有基层民警、消防战士、青年教师、媒体记者、环卫工人、基层社工等,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代表性,他们用行动彰显青春力量,以拼搏担当时代责任,展现出了新时代首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
下一步,团市委将成立“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宣讲团,组织获奖者开展线上宣讲活动等。
刘珏
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唯一80后撰写每份报告都是和时间赛跑
刘珏手机中保留着一张照片:2月9日凌晨3时19分,国家卫健委大楼中不少房间仍然灯火通明。“大家在抗疫,争分夺秒”,她为照片做了这样的注解。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对疫情进行形势研判,撰写各类政策建议报告,为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防控政策“写报告”
疫情防控策略如何调整、高考是否应推迟、何时复工兼顾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重要政策的制定,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冠肺炎专家组都要及时给出建议。
从1月26日起,刘珏就驻扎在国家卫健委,开始相关工作。每天,刘珏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并开展专题研究。
“如何减少重症死亡病例发生,从流行病学角度讲,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是高危人群,谁更可能成为重症。我们及时撰写的报告指导了防控政策的制定。同时,我们还开展疫情短期预测,为全国物资保障提供侧面参考”。
刘珏说,“我们写的每一份报告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早一些出报告,就更有利于指导防控,比如后来提出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要提高防护,都是基于前期的分析。所以尽管每天工作到很晚,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为新冠肺炎科普读物“抠字眼”
啥是流调?传染病流行分几个阶段?疫情期间,刘珏经常被亲朋问及专业名词的意思。这让专家意识到,除了为防控政策提供建议,为公众科普,让大家科学防护、减少恐慌也十分重要。几位专家组成员决定挤出时间,写一本科普读物。
为了让这本科普读物更加“接地气”,作为副主编的刘珏“数易其稿”。“我们不是要用一句话说明一个专有名词,而是把它浅显生动地解释出来。为此,我们核了很多次稿子,一遍遍改。”
科普读物的配图是刘珏所在课题组一位研究生绘制的。经常在半夜里,她们还为配图聊得火热,仔细抠每一个字眼。
最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知识110问》编制完成,并在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上免费公布。随着国外疫情形势发展,《110问》还被翻译成英文版。第一时间免费发放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联络人反馈,这本书英文版非常及时。
声音
能加入专家组,我觉得特别荣幸,也觉得重任在肩。我本身是做传染病流行病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在传染病防控领域,青年人能学以致用,为国家贡献力量,是理想所在。——刘珏
程洋
抗疫医生身兼数职获赞“超级服务器”
他是发热门诊抢救病人的一线大夫,也是随访病情的“接线员”;能帮援非医疗队进行远程培训,也能为智能巡诊机器人贡献科研力量……在疫情期间,程洋身兼数职,37岁的他成了团队中最值得信赖的人,被同事称为“超级服务器”。
在他看来,80后、90后青年正逐步担起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曾连续工作30个小时
去年下半年,程洋前往德国访问学习。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作为长期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大夫,程洋觉得自己有责任到一线去。他申请暂停学业,回国的第二天,向医院请缨到武汉战疫。
“17年前的非典时期,还在读大学的我对前线大夫很敬佩,也很好奇,他们都不怕危险么?在这些年的实际工作中,我才逐渐感觉到。一旦有疫情,医生是向往去前线救治病人的。”
根据工作需要,积水潭医院安排他在发热门诊工作。虽然没能如愿前往湖北,但驻守医院首道“关口”也很重要。程洋每天在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接诊病人、筛查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和治疗救治。
程洋说,发热门诊的医务团队来自各个科室,专业背景不同。在疫情初期,他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核心组成员,要承担院感防护培训、制定修改诊疗方案和处置流程等多项工作,工作强度很大。
“2月初的一天,我连续工作了30个小时,回到医院休息区就躺下睡着了。凌晨一点多,发热门诊打来电话,说来了一位呼吸困难病人,血氧饱和度很低,随时有生命危险。”程洋马上赶到门诊,换上防护服对病人进行抢救。等到患者转危为安,已经是凌晨5点。疲惫不堪的程洋只睡了两个小时,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
身兼多职的“超级服务器”
在同事眼中,程洋是身兼多职的“大神”和“超级服务器”,是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除了是发热门诊一线大夫,他还是院内会诊专家组成员,年轻大夫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他要参加会诊。非洲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后,程洋成了培训专家,为由积水潭医院组建的中国第27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进行远程在线培训。
他也是“电话随访员”。“很多病人通常来医院看一次病,为了总结经验,我主动承担了诊后电话随访工作,在病人就诊1-2周后打电话,追踪病情和愈后情况,为下一次接诊和会诊提供经验。最多的一次,我给病人打了3个电话。”
在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领导的科技攻关团队中,程洋还承担了科研任务。他说,目前医院研发的“智能巡诊机器人”已经完成功能测试,机器人可以在病房自主建图,自主规划路径,自主行走,进行医用器皿的视觉识别和机械臂自主抓取,完成医疗废物的遥控自主转运,减轻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降低感染风险。
声音
在这些年的实际工作中,我逐渐感觉到,一旦有疫情,医生是向往去前线救治病人的。如果不能去,我的职业生涯就像有点缺憾一样。我在工作中,首先要尽快缓解病人的病痛,同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病人交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帮他们“减压”。
——程洋
刘壮
ICU医生“文武双全”一人挑起武汉“战时医务处”
在武汉的65天,刘壮意外地拥有了“双重身份”。作为ICU大夫,他承包了“战时医务处”的全部职责,同时,还为队友们搭把手,帮着调整有创呼吸机、为危重症患者插管……刘壮是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对他来说,在一线驰援抗疫,是这辈子最难忘的经历。
意外的角色设定
去武汉,刘壮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他是一名ICU大夫,日常的工作,就是在病区里救治危重症患者。随着新冠疫情发酵,他希望能发挥专业技能,救治更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不过,预期在飞往武汉的途中就被打破。刘壮曾担任北京友谊医院医务处负责人,看重这份经验,医疗队领队刘立飞提出由他担任“战时医务处”负责人,保障医疗协调与医疗救治有序开展。刘壮答应了。
由于患者数量庞大,所有医疗力量都投入到病区中,整个医疗组只有刘壮一人。从医疗质量管理、病区协作、受援医院对接到医生排班、建立相关医疗制度,都需要他来协调安排。
最初,刘壮一整天都“泡”在医院中。早上8点去,晚上8点回,12个小时不吃不喝。
在短短几天内,刘壮主持推进了普通病房改造,创建了协和医院西院区首个标准化隔离病房。6天中,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突破百例。
“文武双全”的ICU医生
异地驰援,与在北京井然有序地开展日常治疗截然不同。一开始,光是收治当地积压的患者就占用了医疗队全部的精力。在数日内,医疗队接管了3个病区,床位达到150张,满负荷运行。
由于工作节奏太快,光是医生的排班表,刘壮就制作了5个版本。例行的医疗制度,在特殊环境下没能完全落实,同一拨病人,由不同医院的医生参与治疗,但交接班的习惯不同,交接的内容也不一样。3个病区全部开放后,刘壮开始着手制定各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各病区科主任负责制,根据工作强度,动态调整医师排班,保证队员充分休息。
没有在隔离病房里救治病人,是刘壮小小的遗憾。不过,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孙麓护士长看来,刘壮“文武双全”。
在驰援武汉的65天中,除了处理“医务处”的工作,刘壮也主动参与各级查房、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2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病房楼15楼会议室中,12楼病区的大夫们就5个死亡病例开展讨论。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刘壮始终在场旁听。
一名危重症患者需要从10层转运到8层进行气管插管,当时在场的医务人员中,没有ICU专业的大夫,刘壮立即换上防护服,为患者上机插管。
声音
作为一名参加过武汉抗疫战斗的医务人员,应该把在抗疫工作中取得的宝贵临床经验,用于回归岗位后的日常工作中,在救治各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继续坚持科学治疗的原则,勇于开拓创新,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赢得更多生的希望。——刘壮
第三十四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共30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涛北京方圣时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晶(女)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三大队执勤二队四级高级警长
王劲清(女)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王柏荣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学生事务室项目主管
尹文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飞控设计部系统总体室主任
尹宏大(满族)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内部单位保卫支队警卫大队副大队长
申文宽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任静(女)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泽兰园护士
刘珏(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磊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二队运输班班长
闫昕卓(蒙古族)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警务四队副队长
孙卓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方庄特勤消防站副站长
孙蕊(女)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沁山水南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
李响(女)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涵(女)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社工
杨松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杨杰昌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
杨宝淇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C1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肖若腾(回族)北京市体育局体操运动员
张昊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教师
张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邱岳(女)平谷区第一幼儿园教师
罗其花(女)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
周忠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结构研究院高层钢结构室主任
郝悦(女)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募捐工作管理中心宣传活动科科长
徐烨烽北京星网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
常凯美团外卖望京站配送员
程洋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
熊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总技术负责人助理
戴文渊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