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世界第1季霸王龙大战棘背龙,恐龙档案71板龙
恐龙世界第1季霸王龙大战棘背龙,恐龙档案71板龙板龙是大型动物 尾巴占总长的一半左右 头部比大多数原蜥脚下目更强壮、更深。它长板龙是最知名的原蜥脚下目恐龙。欧洲西部各地的三叠纪砂岩中都有发现保存完好的骨骼 某些地区还发现了成群的完整个体化石 这种大规模的埋葬现象表明它们是群居动物 成群地穿过三叠纪的欧洲沙漠 寻找新的进食领地。不过 对这种群组性化石的另一种解释是它们独居在干旱的高地地区 死后厂体被如今尚有的沙漠典型季节性洪水冲走 许多单个的厂体会堆叠在沙漠盆地边缘被冲毁的洪水河道内。食性:植食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板龙是属于早期恐龙族群之一,是三叠纪唯一最常出现在孩子恐龙书籍或玩具中,具有很长的颈部与尾巴以及很小的脑袋。
名称:板龙( Plateosaurus
年代:三叠纪晚期
地点:欧洲(英格兰、法国、德国和瑞士)
大小:长7米
食性:植食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
板龙是属于早期恐龙族群之一,是三叠纪唯一最常出现在孩子恐龙书籍或玩具中,具有很长的颈部与尾巴以及很小的脑袋。
板龙是最知名的原蜥脚下目恐龙。欧洲西部各地的三叠纪砂岩中都有发现保存完好的骨骼 某些地区还发现了成群的完整个体化石 这种大规模的埋葬现象表明它们是群居动物 成群地穿过三叠纪的欧洲沙漠 寻找新的进食领地。不过 对这种群组性化石的另一种解释是它们独居在干旱的高地地区 死后厂体被如今尚有的沙漠典型季节性洪水冲走 许多单个的厂体会堆叠在沙漠盆地边缘被冲毁的洪水河道内。
板龙是大型动物 尾巴占总长的一半左右 头部比大多数原蜥脚下目更强壮、更深。它长
有许多叶片状小牙齿 下颌关节低矮(为肌肉提供更大的杠杆力) 表明它们仅以植物为食板龙可能大部分时间以四足行走 偶尔后肢站立 伸出长脖子去够高处的植物。三叠纪晚期的欧洲繁盛的苏铁植物和各种松柏类的叶子都是它的食物。
与板龙相似的其他植食性恐龙也分布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在中国南部有长6米的禄丰龙 南美洲则有体形较小的科罗拉多斯龙 长仅4米。这些动物都有着相似的体格和生活方式 且在全球分布极广 进一步证明了当时所有大陆都连接成超级大陆(冈瓦纳大陆)这一理论。
板龙是生存于二亿年前的古老恐龙,分类上属于古蜥脚亚目(既原蜥脚类),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蜥脚亚目的雷龙、腕龙、梁龙等恐龙的祖先,与他们平行进化。而且前肢矮小,也许有时候可以用后肢站立吧。从外表看,它像是介于用2足与4足步行的杂食性恐龙,属于初期的草食恐龙,好像也吃肉,但有关这点尚无确切的资料以为证据。板龙有着筒状的身躯,脖短而头小,除四足步行外,也可直立,直立时高达3米,是三叠纪中最大的恐龙。身体硕大的板龙,由于体温升高时散热不易,常在旱季缺乏食物时,作集体往海边迁徙的行动,而也因须横越沙漠、忍受酷暑和口渴,所以万一在中途迷路,常会发生集体灭亡的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