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何年称霸: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穆公何年称霸:秦穆公独霸西戎此时的秦穆公已经是一个老人,他急于为秦国谋求霸业,因而更加重视人才。他对待由余就像招待贵客一样礼貌周到,在秦穆公的感化下,由余向他详细说明了应该怎样攻取西戎。秦穆公认为可行,给戎王选了16个美女送去。戎王果然沉溺其中,整年不上朝理政,西戎朝政荒废。这时候,秦穆公才送由余回西戎,由余回去看到戎王沉醉于声色,就多次劝谏,但戎王不听,君臣失和。秦穆公多次派人去劝由余归秦,他最终归降秦国。秦穆公本想夸耀秦国以礼和法治国,而戎族野蛮,不懂得治理。由余则表示出戎人的治理放大远比秦国高超。强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番谈话后,秦穆公发现由余是个贤才,有这样的人在敌国,对秦国威胁太大。秦穆公向内史廖问计,内史廖说了两条计策:第一计是美人计,戎王爱好声乐但没听过中原的音乐,送一些乐妓给戎王,他必定会迷恋,这样就会懈怠国政;第二计是离间计,先替由余向戎王请求延期回国,再留住由余,让他逾期回西戎,这样戎王必定会疑
秦穆公是秦国的第十四任国君,春秋五霸之一,与其他霸主不同的是秦穆公只称霸了西戎。他也想称霸中原,但实力不如晋国,被收拾得很惨。当意识到东出无望时,他开始向西扩张,最终拓土千里称霸西戎。秦穆公能称霸关键在于用了由余。
姬由余是周王室的后人,祖籍在晋国,后来逃到了西戎,受到戎王的重用。西戎和秦国长期处于相争状态,戎王听说秦穆公很贤能,就想派人去了解一下对手。由余很受戎王信任,他又是从晋国来的,通晓中原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是最佳人选。
由余到秦国,受到秦穆公的盛情款待。为了宣扬国威,秦穆公先带由余参观了巍峨壮丽的秦宫,又向由余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稀世珍宝。没想到由余看完却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民为之,则苦民矣。”意思是秦国做出这些东西是劳民伤财。
秦穆公觉得他与常人不同,又问道:“中原各国用礼仪、法度来治理国家,国家还发生混乱;而戎族没有礼法,用什么来治理?”由余笑着回答:“这正是中原乱的原因。自从黄帝创造了礼乐法度,以身作则,天下也只是实现了小的太平。到了后代,君主越来越骄奢淫逸。他们凭借礼乐法度的威严,来要求和监督百姓,使百姓在高压下生活。百姓压抑到极点就会怨恨君主不仁义。上下互相怨恨,才导致以下犯上、以臣弑君的事情经常发生。而戎族不是这样。戎族君主以仁德礼贤下士,臣民对君主忠心耿耿,家国一体,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治理一个人一样,不需要什么方法。
秦穆公本想夸耀秦国以礼和法治国,而戎族野蛮,不懂得治理。由余则表示出戎人的治理放大远比秦国高超。
强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番谈话后,秦穆公发现由余是个贤才,有这样的人在敌国,对秦国威胁太大。
秦穆公向内史廖问计,内史廖说了两条计策:第一计是美人计,戎王爱好声乐但没听过中原的音乐,送一些乐妓给戎王,他必定会迷恋,这样就会懈怠国政;第二计是离间计,先替由余向戎王请求延期回国,再留住由余,让他逾期回西戎,这样戎王必定会疑心他,君臣之间就会生嫌隙。 如此,就可以俘获他们了。
秦穆公认为可行,给戎王选了16个美女送去。戎王果然沉溺其中,整年不上朝理政,西戎朝政荒废。这时候,秦穆公才送由余回西戎,由余回去看到戎王沉醉于声色,就多次劝谏,但戎王不听,君臣失和。秦穆公多次派人去劝由余归秦,他最终归降秦国。
此时的秦穆公已经是一个老人,他急于为秦国谋求霸业,因而更加重视人才。他对待由余就像招待贵客一样礼貌周到,在秦穆公的感化下,由余向他详细说明了应该怎样攻取西戎。
秦穆公按照由余说的办法攻打西戎,果然大胜。秦国因此国土面积扩大了十二倍,新开辟的国土有上千里,秦国就此称霸西戎。
秦穆公打败西戎在春秋时期很轰动,周天子也派召公过带着钲、鼓等器物去向秦穆公祝贺。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有成之君,他拓土千里称霸西戎,为秦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穆公称霸西戎不久后,由余去世。秦穆公感念他为秦国做出的贡献,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并为他在四个地方修建陵墓。由余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字为氏,衍生出由氏和余氏,这就是由姓和余姓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