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蓝光中字:欢迎来到近未来
银翼杀手2049蓝光中字:欢迎来到近未来其实这两个观点其实并不冲突,无论如何《银翼杀手》是一部值得每个人都去看的科幻巨作,它能有再次启动的作品推出,其实是“有生之年”系列的。但也有人说看《银翼杀手2049》之前,最好能补一下《银翼杀手》。“银翼杀手”这四个字,在众多科幻影迷面前,是神一般的存在。它是由英国著名大导演雷公——雷德利·斯科特执导拍摄的科幻类史诗巨作,完成于1982年,电影设定的是公元2020年的世界,因此“银翼杀手”第一部的全名是《银翼杀手2019》。因为这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续集,而是一个全新的设定,也有人说看完《银翼杀手2049》,再翻回头去看《银翼杀手》主题会更清晰。
北京这几天大雾弥漫,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这样的天气特别适合看最近上映的经典续集:《银翼杀手2049》。
其实说是续集,并不准确,前作是科幻界的经典巨作《银翼杀手》。
初听这个名字,如果对科幻世界不感冒的人,恐怕并不会被吸引,但看过之后,如果沉浸其中,就会惊叹这是一部巨作。
《银翼杀手》,是与影史科幻第一之称的《2001太空漫游》有着并列存在的经典影片。
“银翼杀手”这四个字,在众多科幻影迷面前,是神一般的存在。
它是由英国著名大导演雷公——雷德利·斯科特执导拍摄的科幻类史诗巨作,完成于1982年,电影设定的是公元2020年的世界,因此“银翼杀手”第一部的全名是《银翼杀手2019》。
因为这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续集,而是一个全新的设定,也有人说看完《银翼杀手2049》,再翻回头去看《银翼杀手》主题会更清晰。
但也有人说看《银翼杀手2049》之前,最好能补一下《银翼杀手》。
其实这两个观点其实并不冲突,无论如何《银翼杀手》是一部值得每个人都去看的科幻巨作,它能有再次启动的作品推出,其实是“有生之年”系列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补充一些知识点:
【关于复制人】
复制人是率先出现在《银翼杀手》中,一群与人类具有同等智慧与感知能力的人造人。
他们被制造的初衷,是帮助人类进行星际殖民等具有难度和危险性的工作。
每一批新的复制人产生,就意味着此前的复制人将面临“退休”的命运。
由于制造复制人是一项颇具道德争议的行为,因此在《银翼杀手》中,Tyrell公司制造的Nexus 6型复制人只拥有4年生命。
在经历“银翼杀手”戴卡徳的猎杀后,影片结尾Nexus 6型复制人已被全面“退休”。
备注:复制人年表(两部长片 三部短片时间节点)
2019年 戴卡徳猎杀Nexus 6型复制人
2022年 Nexus 8型复制人反叛人类,造成洛杉矶陷入大范围停电,关于此前复制人的资料被尽数烧毁,此后法律明令禁止生产复制人。
2036年 科学家华莱士制造Nexus 9新型复制人,并声称此类复制人不会产生背叛人类的行为。他在接手Tyrell公司的残余部门后,申请回复合法生产复制人。
2049年 官方对Nexus 8型复制人发起新一轮强制“退休”。
【什么是“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的任务是为老旧型号的复制人执行“退休”,即对其进行猎杀。
在影片《银翼杀手》中,关于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银翼杀手戴卡徳是否同样是复制人的问题,一度引发不小争论。
持肯定观点的人看来,洛杉矶警方人员会在复制人的居所留有一直银色折纸独角兽作为暗号,而片尾在戴卡徳的住所,同样出现了银色独角兽。
在最近的采访中,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肯定了戴卡徳复制人的身份,他告诉福特,“如果你不是复制人,那2049的故事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
而在《银翼杀手2049》中,瑞恩·高斯林饰演的K警官,是百分百确定的一名复制人。
【“赛博朋克”是什么?】
《银翼杀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的集大成制作。
赛博朋克是现代科幻的一个分支,通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背景设在近未来的、高科技低生活的反乌托邦社区。
具有强烈东方文化符号意味的城市,往往是赛博朋克世界中,重要的故事发生地。
肮脏混乱的中国“程式化”街道,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世界语”,东洋味道十足的音乐,都能够被贴上赛博朋克的标签。
电影《人工智能》、《全面回忆》、《攻壳机动队》等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地,都与赛博朋克有扯不清的关联。
【《银翼杀手2049》的音乐与《银翼杀手》的音乐】
《银翼杀手》的配乐由大师范吉利斯亲手操刀,在《银翼杀手2049》中,原计划有冰岛作曲家约翰·约翰逊继续负责配乐创作。
约翰逊与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去年的《降临》,以及《边境杀手》等多部影片中都有过默契的合作。
而随着汉斯·季默加盟配乐团队,约翰·约翰逊单方面宣布不再为影片创作音乐,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创作理念产生分歧,不过个中缘由,谁知道呢。
了解了简单的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观看的选取,《银翼杀手2049》内地上映的2D与3D之争成为近两天关注这部影片的影迷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争论点之一即在于银幕亮度够不够。
普通2D银幕对亮度的最低要求是12FL,3D银幕因为受到技术限制,最低亮度可以低至4.5FL。
对于一部本身画面就趋向昏暗的影片,银幕亮度不足,会造成很糟糕的观影体验。
特别是影片摄影师罗杰·狄金斯表示,2D是观看《银翼杀手2049》的最佳制式后,呼吁影院多拍2D的声音越来越大。
此外,专供中国内地院线的特供版3D,也令观众深恶痛绝,此前的《谍影重重5》上映时,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不过其实2D和3D之争,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并不是一个观影障碍,如果在2D版本稀缺的情况下,看一个亮度合格的场次也是可以的,如果对声音有特别需求,找一家音效厉害的影院也是不同的体验。
其实比起2D和3D之争,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删改的部分,《银翼杀手》和一般引进片删减的作法不同,是通过删减画幅比例和景别。
(上图为原版,下图为内地院线版)
比如一些镜头,从远景改成了面部特写。
这样的作法,直接将摄影所传递的用心和美感抛去。
新解锁的裁剪画面技能真的是对电影的摄影构图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罗杰·迪金斯要是看到,非得气死。
总之,《银翼杀手2049》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部会刷好几次的电影。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吸引他们进入电影院的,就是主演瑞恩·高斯林。
承接上一部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主角,作为一名银翼杀手,高司令饰演的最新版,摆脱了一切不完美的束缚,也不用再使用“心理测试题目”来测试是否为人类或复制人,而用重复“语言指令”完成系统测试,只需要用眼球就能看出。
但相比《银翼杀手》中的主角,高司令版的银翼杀手,在感情上更为复杂。
在《银翼杀手》中,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主角,就留下了这样的疑问。
但就像上文知识点中提到的一样:高司令版的银翼杀手,在开头枪杀一个复制人时,用一句台词就表明了他的身份——复制人同类,不过是更高级的版本。
但是通过剧情的不断延展,会发现他也囿于对自己身份的疑惑,因为作为复制人来说,记忆都是被强行植入的,可是高司令的记忆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于是影片就随着主角的身份展开,而至于结局如何,文森特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虽然一再强调《银翼杀手2049》没必要和《银翼杀手》作比较,也没必要计较两位导演对细节的掌控孰高孰低。
但还是想说《银翼杀手2049》更加侧重情感的表达,也因此削弱了更深层次高阶的主题追求。
即使是这样,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我还是非常推荐每个人都去看的。
因为丹尼斯·维伦纽瓦的作品,观赏性是非常强的,除此以外,这部影片单纯来看,也给热衷于爆米花电影的观众,奉献了一道高级的米其林三星餐点,或许并不可口,但这是一种独特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