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寇准译文及赏析,宋词赏析第六篇
踏莎行寇准译文及赏析,宋词赏析第六篇寇准“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濛濛细雨中,一个体态消瘦的女子,独自静静地立在画阁外,屏风半掩着厅堂,让人看不透里面。只见缕缕香烟从屏风后飘来,也渐渐的飘散开去。这里写的很有画面感:几缕袅袅香烟,画堂、屏风、女子再加这蒙蒙细雨渲染着,她在等一个人。心里的人儿,你何时归。一丝凉意、惹人生怜。“春色将阑,”阑(lán):尽,晚 的意思,春天就要这么过去了。“莺声渐老。”声怎么会老呢?显然是词者刻意为之,又一个春就要过去了,当下已然暮春,鸟儿们的叫声也渐渐奚落不闻。盼你又是一春,不是声老,而是我又老了一岁了!你怎么还不来... 可怜这痴女子啊。“红英落尽青梅小。”枝头红花芬芳不在,落满一地。只剩那枝头斜倚着的几多青梅。这里隐喻女子自身,曾经妙龄少女,俊眉修眼。一颗芳心暗自许,怎奈落花有意,思君盼君君未来。纵使容颜倾国城,谁又经得住岁月蹉跎,又谁经得住这入骨相思。
大家好,我是主编青雲,这里我们带来寇准的一首词【踏莎行】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踏莎(suō)行,词牌名
自古多是痴情女子,这首词描述的是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以至懒得妆容,只是傻傻的等,痴痴地盼。真个是不知情之所起,一往而情深。
“春色将阑,”阑(lán):尽,晚 的意思,春天就要这么过去了。
“莺声渐老。”声怎么会老呢?显然是词者刻意为之,又一个春就要过去了,当下已然暮春,鸟儿们的叫声也渐渐奚落不闻。盼你又是一春,不是声老,而是我又老了一岁了!你怎么还不来... 可怜这痴女子啊。
“红英落尽青梅小。”枝头红花芬芳不在,落满一地。只剩那枝头斜倚着的几多青梅。这里隐喻女子自身,曾经妙龄少女,俊眉修眼。一颗芳心暗自许,怎奈落花有意,思君盼君君未来。纵使容颜倾国城,谁又经得住岁月蹉跎,又谁经得住这入骨相思。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濛濛细雨中,一个体态消瘦的女子,独自静静地立在画阁外,屏风半掩着厅堂,让人看不透里面。只见缕缕香烟从屏风后飘来,也渐渐的飘散开去。这里写的很有画面感:几缕袅袅香烟,画堂、屏风、女子再加这蒙蒙细雨渲染着,她在等一个人。心里的人儿,你何时归。一丝凉意、惹人生怜。
寇准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你可曾记得,彼此间的约定。“沉沉”,沉重的意思,说明是终身大事。不曾想,一别多年,竟是杳无音信。(怕是遇到了渣男!)
“菱花尘满慵将照。”“菱花”,旧时的镜子。梳妆盒上已落满了尘土,现在竟也懒的照镜子了。不是说女子懒,而是说没那个心思了,妆容又与谁看。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可是那人又在何方?看似叙述平常,细分辨,不免叫人惜惋。多情的人总被无情的伤,真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啊!然,这个痴女子没有恨、没有怨,只是傻傻的等,痴痴地盼!哎... ...这是个善良纯洁的好姑娘,惹得人心怜。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只是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孤寂又与何人说。只得是暗自销魂。天灰蒙蒙的,衔接着这无边际的芳草。如同我这对你无尽的思念。多傻...
隐喻心志我们知道寇准是北宋名相,怎么也儿女情长起来了呢?其实不然,古人叙述,多辗转委婉,借它物以抒己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寇凖被贬为青州知府,在这期间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的心志。
谁是“女子”,谁是“心上人”,再明显不过了吧。
我是主编青雲,与你分享宋词美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