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跑龙套终得影帝,跑7年龙套做10年倒爷
10年跑龙套终得影帝,跑7年龙套做10年倒爷这十年间,他完全无心演戏,甚至做起了贸易。张涵予1988年从中戏毕业,但直到1999年他才出演了第一部电视剧。他是那么的苍老,与曾经的硬汉形象完全无法联系到一起。就是这样一个“戏大于天”的影帝,竟然总被说不务正业。从“唐老鸭”到“西游记”
《中国医生》票房破十亿,张涵予成为又一个百亿票房男演员。
虽然不是第一个“百亿男演员”,但张涵予的含金量一定很高。
至少他没有任何票房是蹭来的。
在《中国医生》中他饰演的是“张定宇”院长,丝丝入扣。
他是那么的苍老,与曾经的硬汉形象完全无法联系到一起。
就是这样一个“戏大于天”的影帝,竟然总被说不务正业。
从“唐老鸭”到“西游记”
张涵予1988年从中戏毕业,但直到1999年他才出演了第一部电视剧。
这十年间,他完全无心演戏,甚至做起了贸易。
其实,小时候的张涵予是很爱表演的。
1963年,张涵予出生于北京,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里生活。
父亲、叔叔都是搞文艺的,这让张涵予从小就对文艺有了认知。
在部队大院的生活,又让他一身男子气概。
男人的果敢和艺术生的文艺都属于张涵予。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张涵予看了《徐霞客游记》,被其中的浪迹天涯感染。
便写下一封信决定走江湖,让家人不必找他。
最后,“少侠”的英雄梦在被揍了一顿之后,烟消云散了。
但是这种浪漫却始终存留在张涵予身上。
上学的时候,张涵予迷上了配音,高中时跟老师毛遂自荐去完成配音的工作。
还模仿了一段岳峰老师寄到了中央电视台。
那时张涵予还没有成年。
就像小时候浪迹天涯一样的勇敢和自信。
幸运的是,张涵予的配音真的被中央电视台的领导看中,邀请过去试音。
到电视台之后,张涵予配了一段巴基斯坦的电影《不,现在还不》,惊艳全场。
导演连连夸奖:这孩子真聪明。
一个业余选手就这样走上了职业道路。
那些年,中国大量引入国外优秀电影,在那个译制片鼎盛的年代,张涵予的工作多了起来。
《米老鼠和唐老鸭》《指环王》《拯救大兵瑞恩》等经典电影中,都有张涵予的声音。
之后,张涵予很顺利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在校期间,他的工作依然没有断过。
在每个月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块的八十年代,张涵予一个学生已经有了每个月几千块的收入。
198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西游记》,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老员工”他参与了配音。
其中,黄眉大王就是张涵予配的。
说起来张涵予的资源是很不错的,经验也丰富,但是毕业后,张涵予并没有从事演员工作,也没有继续配音。
放着演员不当,当倒爷?
长期的重复性工作让张涵予觉得自己已经止步不前了。
而且,他越来越发现,配音远没有原版的好听。
每天接受这样的洗礼太没有意思了。
毕业之后,他决定远赴澳洲学习英语。
但是在澳洲了没多久,他又待不下去了。
原因是澳洲人种太多了,根本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他又再次出走,去了美国。
张涵予就想看看他配了这么多的外国音乐,他们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呢。
就这样,张涵予终于在美国安定下来了。
在这期间张涵予认识了一些做贸易的朋友,做起了倒爷。
没有专修影视表演类,是真的在体验人生百态。
做这个倒是真挺赚钱,张涵予捞了一大笔。
日子过得是不错,但张涵予又觉得没意思了。
这人生也体验得差不多了,张涵予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是个演员。
可是这时他已经从中戏毕业10年了,要去拍戏谈何容易。
张涵予做好了做配角的打算。
回去后,张涵予在同学傅彪的介绍下进入了《梦开始的地方》剧组,搭档陶虹。
张涵予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他还是适合镜头。
在这个剧组,他认识了另一个重要的人冯小刚。
当时冯小刚是剧组的艺术顾问。
硬汉气质的张涵予深得冯小刚的心,更何况张涵予见多识广吗,北京老炮的样子倍感熟悉。
之后,两个人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和其他人一样,张涵予也需要先从龙套做起,幸运的是,张涵予成为了冯小刚的御用龙套。
从《没完没了》《大腕》到《天下无贼》《手机》等,都有张涵予的身影,不过,在这几部剧里,张涵予连姓名都不配拥有。
就这样,张涵予跑了7年的龙套。
在这期间,张涵予也没“专心”,倒是培养了个收藏的习惯。
一次在外拍戏看上了个老物件,顺手就买了下来,那时 还没觉得买的这东西能有多值钱。
后来一个老师傅看到对张涵予大为赞赏,夸他有眼光。
这样本来就喜欢老物件的张涵予信心倍增。
那时候,张涵予的收入虽不算高但是基本的生活一定是没问题的。
可有了这个爱好之后,差点入不敷出。
一次,张涵予在厦门拍戏,出去遛弯的时候,看上了古玩市场上一个插屏,摊主开口就是一千块。
在零几年,这绝不算便宜。
正讨价还价的时候,来了几个爱好者,几个人就攀谈了起来,张涵予一看,砍价有希望了啊。
没想到摊主还是不松口,气得张涵予甩甩手就走了。
拍完戏回到北京,张涵予思前想后,还是放不下那块插屏,连夜飞到了厦门,买了回来。
这来来去去,一万多就没了。
气的妻子好几天都没理他。
这都是常事。
后来,张涵予摸索着,就学会了辨别真假,经常跟着一群“铲地皮的”东奔西跑,去淘宝贝。
他不是那种把整个人吊在拍戏上的人。
张涵予知道,他得先生活才能演戏别人的人生。
45岁的影帝
2008年,合作多年的冯小刚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角色,张涵予第一次成为了男主角。
这部电影就是《集结号》。
一部抗战电影,整部电影,张涵予的脸就没干净过。
但每一幕都让人感动,那种在必死的局面中保持的温情让人动容。
多年的沉寂,终于爆发。
第一部主演电影,张涵予就获奖无数。
百花奖、金马奖,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男主角。
这一年,张涵予45岁。
算是大器晚成了。
之后,张涵予和李冰冰拍了《风声》、和管虎合作了《厨子·戏子·痞子》。
一路高歌猛进,张涵予的烟嗓算是深入人心了。
《长城》《湄公河行动》等等 ,张涵予一如以往的硬汉形象,国民度高了起来。
有网友调侃,感觉张涵予从来都没年轻过。
这话倒是不假,毕竟,他活跃在荧幕前的时候,已经近50岁了。
这两年,《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张涵予被称为“英雄演员”。
他饰演的张定宇院长有渐冻症,腿脚不方便,稍不留神就会摔跤。
那场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戏,近60岁张涵予没用任何替身,他说:我跟张院长同岁,还比他大3天呢,必须感同身受。
为了成为“张院长”,他从很多天前就已经这样走路了。
和剧中妻子视频那段时影片的最后部分,“张院长”哭了,但张涵予知道,那是他自己的眼泪。
除了硬气,他身上有种难得的稳重和岁月留下的厚重感。
有时候,一年一部戏有时候几年一部戏,生活过得缓慢悠哉。
“闲散”的演员并代表不是个好演员。
妻子吐槽他心里只有一个“情人”,心思都用在收藏上了。
张涵予嘿嘿一笑也不反驳。
张涵予不爱抽烟不喜喝酒,就喜欢旧的东西。
家里一百多平的地下室被他摆满了,像个小型博物馆。
多好的朋友来了也休想从他的手里拿走一件小玩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得摸着才睡得着。
有一次,还有来到家中,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宝贝,问张涵予:这么多好东西,你最爱哪一个。
张涵予半真半假的笑着说:当然是她,我老婆,她可是价值连城啊。老婆还是原装的最好。
逗得老婆脸都红了起来。
张涵予知道,像自己这样“不务正业”,任谁也受不了,只有老婆才这么包容他。
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大红大紫,只是过着正常的小康生活。
这对于一个金马影帝来讲,未免有点“不争气”。
但是这也没有张涵予活得清醒自在。
回头看看,张涵予的“战绩”已经这般辉煌。
《中国医生》带来的震撼,是多年的沉淀。
“大器晚成”这个词十年前张涵予就用过了。
如今,58岁的张涵予,依然“不务正业”。
那份生活带来的烟火气,才是张涵予最值得被看见的。
有人为戏剧奉献整个人生,有人在生活中演戏,无论哪一种,“戏比天大”早就了然于心了。
她被称为“最美超女”,巅峰时放弃事业竟成为最好的选择?
三少去世,窦唯对他赞不绝口,窦靖童翻唱他的歌,这一别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