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市大别山振兴发展,大别山乡描绘生态画卷
河南信阳市大别山振兴发展,大别山乡描绘生态画卷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换来座座荒山披上绿装。“春天下种栽树,夏天砍灌护苗,秋天采种抚育,冬天砍草整地。”80多岁的黄柏山林场老场长陈世煌告诉记者。植树造林厚植绿色家底“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这是商城县黄柏山原本的样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代林场工人在这里炼山、整地、挖槽、栽植,开启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但新栽树木成活率低,多个品种出现水土不服,让林工们极其受挫。他们只能不断地试种,直至后来,偶然发现本土树种黄山松生长状况比较好,“开山种树”才真正打开局面。
来源:经济日报
河南省商城县黄柏山林场无念湖美景。 杜 芳摄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优化生态、利用生态、转化生态”,不但将山区小县建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而且发展起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致富。
商城县坐落在河南省大别山北麓。初秋时节,沿着商城县盘旋的山路一路向前,处处可见丛林叠翠、溪流潺潺。优良的生态是商城县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商城人民引以为豪的亮丽名片。多年来,商城县坚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优化生态、利用生态、转化生态”,不但将一个革命老区的山区小县建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而且发展起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致富,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植树造林厚植绿色家底
“山高坡陡石头多,荒草葛藤满山窝,年年冬季一把火,漫山遍野赤裸裸”,这是商城县黄柏山原本的样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代林场工人在这里炼山、整地、挖槽、栽植,开启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但新栽树木成活率低,多个品种出现水土不服,让林工们极其受挫。他们只能不断地试种,直至后来,偶然发现本土树种黄山松生长状况比较好,“开山种树”才真正打开局面。
“春天下种栽树,夏天砍灌护苗,秋天采种抚育,冬天砍草整地。”80多岁的黄柏山林场老场长陈世煌告诉记者。
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换来座座荒山披上绿装。
当巍巍高山变为郁郁林海,如何留住绿色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国有林场经历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一些经营项目陷入困境,只能靠砍树卖钱维生,甚至出现竭泽而渔的毁灭式开采。
留人还是留树?“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打过林木的主意。”陈世煌说,黄柏山提出“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当时,黄柏山林场相继分流离岗职工146名,占全部职工276人的一半以上,这为林场每年节省开支100万元以上,相当于每年把1000亩40年以上的树木留在了山上。
直到今天,商城儿女仍然在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虽然商城及周边地区属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急需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但商城还是严格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并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列入禁止类的产业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现存的限制类产业,引导企业升级改造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商城要坚守一个定位,建设生态示范县、生态文明县、生态产业县,持续走好生态立县、科学发展之路。”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说。
如今,商城已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39%,活立木蓄积量达650.5万立方米,境内有植物2600多种,有4A级旅游景区3个。黄柏山林场成为河南省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林相最好的国有林场之一。
生态旅游释放民生红利
徜徉在高山峡谷,漫步于清水栈道,河南固始县的姚女士和朋友们组成了11人的旅游“队伍”,他们在商城县金刚台西河景区玩得不亦乐乎。“这里景色太美了,空气也这么新鲜。”姚女士说。
据金刚台西河景区负责人介绍,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金刚台西河景区打造了高山峡谷漂流、森林空中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
“景区项目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虽然只是卖些小食品,一年也能收入两三万元。”景区经营个体户孔为珍说,眼前这片绿水青山让她过上了好日子。
除了广受欢迎的景区游,商城的全域旅游也红红火火开展起来,特别是乡村旅游,已成为商城旅游的一大特色。农业、农地、农房皆为旅游元素,乡村、乡韵、乡愁更增添了旅游内涵,一批休闲体验服务区、高端民宿餐饮区等也乘势发展起来。
商城县如何将乡村景观纳入旅游板块?既不靠“涂脂抹粉”扮靓,又避免大兴楼宇向城市看齐,而是依山就势,随形就貌,勾勒出一派各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山水田园景象。开门见绿、出门赏绿,已成为商城带给游客的一种享受。
走进商城县里罗城村,古朴的石头路旁牧牛食草、小鸭嬉戏,灰墙黛瓦的民居散落在青山碧水间。“经常有游客前来小住几日。”里罗城村农家乐经营业主陈先福说,“家乡变得越来越美,客人们来了都不想走,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深挖乡村内涵,彰显乡村特质,展示乡村文化。近年来,商城形成独具特色、差异明显的乡村旅游产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增加了经济收入。目前,全县已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536个,发展农家乐300余家,有29个村被列入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万余人,2200多户贫困户依托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脱贫。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9月的商城县汪岗镇韩冲村,漫山的茶园里,采茶工正忙着摘秋茶。韩冲村村民李萍告诉记者:“现在正是上秋茶的季节,一天大概要摘30斤茶叶。”
韩冲村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商城茶以外形条索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内质香气高爽、滋味甘醇、汤色清澈等特点,被誉为信阳毛尖中的珍品。
以前这里的茶农零散经营较多,不成气候,而现在商城县瞄准乡村发展定位,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把分散经营转变为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的产业化经营。韩冲村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村每年新增茶园面积300余亩,现有集中连片茶园8000余亩,茶叶已日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这里的茶叶根本不愁销路。”商城县汪岗镇副镇长陈琪说。2017年,韩冲村引进大型茶叶生产加工出口公司——河南滴翠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便将8000余亩茶园打捆流转给该公司作为茶叶生产加工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 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既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全村未来的茶园标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还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产业依托。2019年,滴翠湖公司带领周边苏仙石乡、达权店镇、汤泉池管理处、赤城办事处四个乡镇(处)的48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本金红利共计500元至3500元不等。
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发展后劲。滴翠湖公司与韩冲、普救河两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18.2万元,每年两个村集体可各获得收益分红3万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鼓足了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后劲。
为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商城放大生态优势,着力推动产业融合。2019年初以来,商城县汪岗镇对通往茶园的7公里道路进行硬化,将其打造成旅游路,并在道路两边栽种樱花树、紫薇树、树月季等树种,在茶园岭头及茶垄中间区域套种四季观赏花树,打造“一花一叶知春秋”的美丽景观,茶园中间还修建硬化了5000米小路,供茶农采摘鲜叶、游客游玩,目前投资已近1000万元。今后,种茶、卖茶的商城要吸引游客来品茶、看茶、体验茶文化,将茶产业等特色产业继续做大做优做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杜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