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跨越70多年的夫妻“团聚”:河北这对夫妻坚持做这件事

跨越70多年的夫妻“团聚”:河北这对夫妻坚持做这件事这位老兵终因积劳成疾去世2020年他和妻子用了19年的时间通过种树把家乡的一座荒山变成了青山

种一棵树容易

坚持种19年就不那么简单

在河北沙河市

有这样一位年近七旬的退役老兵

他和妻子用了19年的时间

通过种树

把家乡的一座荒山变成了青山

2020年

这位老兵终因积劳成疾去世

骨灰埋在倾尽半生心血绿化的山上

妻子则坚守丈夫遗愿继续种树

以期呵护那段无怨无悔的岁月

深爱家乡守山种树

守山种树,是这对夫妻热爱家乡最好的见证。

1951年,李长全出生在沙河市西部山区炉洞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9年,刚满18岁的他,选择了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炉洞村响应国家号召修建朱庄水库,整村搬迁至新城镇辖区,改名胜利村。1978年,李长全光荣退役,由于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多次荣获连队嘉奖,被分配到邢台地区钢厂工作。

跨越70多年的夫妻“团聚”:河北这对夫妻坚持做这件事(1)

回到地方的李长全,始终对生他养他的炉洞村念念不忘。人虽然住在离市区较近的胜利村,但心依旧在山区里炉洞村。只要一有时间,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他都会骑着摩托载着家人,回到那个梦回萦绕的地方。每次回到村里,看到曾经的青山已沦为荒草丛生的荒山,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同时脑子里产生一个念头,要用自己的双手种植树木,将荒山变回绿树成荫的青山。

2000年,李长全所在的企业破产,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为了生计,便和妻子荣东芹在沙河市区经营一家早餐店,挣钱不是很多,但够补贴家用。当时的李长全,并未把所有心思放到生意上。为了尽快实现回村种树愿望,他四处奔波了解绿化荒山的政策,多次到林业部门、乡镇和村委会提出回村种树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如果能按要求将荒山开发好,还会得到相应的扶持。喜出望外的李长全,赶紧找到同村好友李书林,劝说他跟自己一块承包村中的荒山创业。李书林再三思考后,感觉这事儿靠谱,同意跟他合伙投资。

2002年,李长全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承包了炉洞村的荒山,签了50年的承包期,毅然决然携妻子荣东芹回到村中,把家彻底安置到那里。不久,李长全回老村种树的消息传到了胜利村,村民们感到惊讶,好多人不看好李长全的这种做法,更有甚者说,李长全放着好日子不过,到那个无人居住的穷地方种树,用不了多久就会打退堂鼓跑回来。

青山成最后的归宿

19年如一日的种树,荒山已变青山。

起初来到炉洞村时没水没电,李长全和荣东芹不畏严寒酷暑架电线杆、布线、打井、修路,仅用了半年的时间,生活起居的地方建设完成。之后,他们购置拖拉机、脱皮机、铁锹等农机具和农具。随着时间推移,好友李书林看到开发荒山没有效果,一度想退出并拿走当初投资的几千元,这可把李长全急坏了。为了留住李书林,李长全包揽山上最难做的工作,李书林干不了的他来干,慢慢地李书林被感动了,打消了退出的想法。

认识李长全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比较要强,他选择的路,再坎坷也会走下去。为了种树,李长全把家里所有的钱投入进去,包括以前上班的工资、失业金和退休金。当地政府部门,看到他锲而不舍精神,给与大力支持,给山上修筑蓄水池一座,提供物资等300余万元,鼓励扩大植树造林面积。从2002年到2020年的19年光景里,李长全和荣东芹种植松树、柏树、板栗、核桃等树木共计6万多颗,绿化荒山2000余亩。

在荣东芹的眼里,李长全为人朴实正直,吃苦耐劳,当初嫁给他,也是看中这些。荣东芹记得,2006年6月的一天,李长全背着喷雾器上山给树木喷洒农药,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却没有回来。按照以往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她就到山上找人,刚走到山坡的一半,见到李长全坐在地垄上,喷雾器碎了一地,手也擦伤了。她连忙问到怎么回事,李长全当即回答说没事,称只是摔了一跤,坐在地上缓缓劲儿就好了。时隔多年,李长全经常出现手疼的情况,才说出详情,其实那时他摔得不轻,是从山坡上滚下去的,但怕荣东芹担心,就没有告诉她实情。

2012年,李长全因常年种树积劳成疾,患上了早期食道癌,做完手术不久,坚持要回到山上。家人明白,他怕没人管理种植的新树,导致新树成活率低。

2020年,李长全食道癌复发导致病情恶化,住院期间仍旧惦记山上的树是否有人维护,让家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观看树木成长情况。在他弥留之际,对家中的财产分配只字未提,只是要求家人在他去世后,丧事一切从简,将骨灰埋到他倾尽半生心血绿化的山上,让妻子继续在山上种植树木。

李长全去世后,家人遵照遗愿,将骨灰埋在了山上的板栗树下,寓意他即使离开世界,也要守护自己曾经“战斗”过地方。

妻子坚守遗愿继续种树

如今,荣东芹不放弃丈夫遗愿,努力替他负重前行。

近日,燕都融媒体记者专程采访荣东芹老人,路上荣东芹儿子李社强告诉记者,父母对他们兄妹三人要求严格,教育他们不管干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处处为别人着想。李社强说,他父母后半生把植树造林当成了事业,种植的树木不计其数,把这些树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我经常给我的孩子们讲,一定学习你们爷爷奶奶那种专注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跨越70多年的夫妻“团聚”:河北这对夫妻坚持做这件事(2)

采访期间,荣东芹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和丈夫李长全种植的树木。记者站在山坡上,远远眺望漫山遍野的绿树,心情豁然开朗。走在山路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在树枝上来回跳跃的小松鼠。荣东芹讲述,当初她和丈夫来到村中时,山头长满了杂草,根本看不到多少树,现在整片的树林枝繁叶茂,环境好小动物也多了,心里非常高兴。荣东芹说,我没事时,就会去山上看看这些树,能找到很多美好的回忆。

跨越70多年的夫妻“团聚”:河北这对夫妻坚持做这件事(3)

在回去的山路上,68岁的荣东芹佝偻着身子,眼睛里闪烁着慈祥的目光,一丝丝银色的白发,一条条渐深的皱纹,尽显沧桑。记者途中问到荣东芹的未来,老人眼里泛起泪花说,现在好多人劝我回家养老,19年都过来了,我是不会放弃的,老伴生前把这些树托付给我,我现在放弃,觉得对不住他。“走到哪说到哪,不想那么多,身体不允许了再说。”

自从父亲李长全去世后,李社强受到很大打击。父亲的去世,让他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止是一句话,而是一个让人肠子都能悔青了的过去,再也见不到那个从不发脾气、憨厚老实的父亲了。“现在老母亲坚守父亲的遗愿,独自在大山里种树,今后我只能通过陪伴,让她快乐地度过余生。”

来源/燕赵都市报

燕都融媒记者张会武 通讯员 申润科 文/图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