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end沙龙:Review: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对熟女的赞美还是消费
weekend沙龙:Review: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对熟女的赞美还是消费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初衷是想让大家不要用年龄的标签去定义女性的风格,所以选了 “女团” 这种人们心中默认由青春靓丽少女组成的形式来发起挑战。我自己还是挺看好这个节目积极的一面,看到了很多女艺人在演戏和私下不一样的一面,而且她们到了三十岁也是风格打扮各异,挺多元的。Evelyn一方面,我觉得有一个热门综艺如此聚焦女性,而且是年龄比较大的一群女性,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还是更喜欢年轻的面孔,这反应在电视剧、电影、综艺上亦是如此。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也有一个不太好的感觉,就是这个综艺大肆以女性的年龄为出发点去造话题、曝光,是否是对女性本身的一种消费呢?一个女性,年轻与否、漂亮与否、有才华与否,应该是没有必要被放到一个娱乐的舞台上被大众消费和评论的。Denni这些女明星并不能反映大众到三十岁的真实面貌,她们当中有的人保养得极其好,甚至被称作 “冻龄”,这种价值观好像有一点扭曲,并不是所有
█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本周的 Weekend Review,我们对当下的热门综艺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及它背后所折射的价值观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PAO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综艺非常火,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节目宣扬的价值观的?
Yiling
一方面,我觉得有一个热门综艺如此聚焦女性,而且是年龄比较大的一群女性,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还是更喜欢年轻的面孔,这反应在电视剧、电影、综艺上亦是如此。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也有一个不太好的感觉,就是这个综艺大肆以女性的年龄为出发点去造话题、曝光,是否是对女性本身的一种消费呢?一个女性,年轻与否、漂亮与否、有才华与否,应该是没有必要被放到一个娱乐的舞台上被大众消费和评论的。
Denni
这些女明星并不能反映大众到三十岁的真实面貌,她们当中有的人保养得极其好,甚至被称作 “冻龄”,这种价值观好像有一点扭曲,并不是所有人到这个年纪都是这样的。其次,这些姐姐除了霸道的人设之外其实都蛮扁平化的,我觉得对人设的演绎痕迹有点重,似乎只是为了炒热点。她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像是 Naomi Campbell 那种任性的前辈。
Evelyn
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初衷是想让大家不要用年龄的标签去定义女性的风格,所以选了 “女团” 这种人们心中默认由青春靓丽少女组成的形式来发起挑战。我自己还是挺看好这个节目积极的一面,看到了很多女艺人在演戏和私下不一样的一面,而且她们到了三十岁也是风格打扮各异,挺多元的。
Yiling
其实我很好奇这个节目的受众是不是大部分是二十几岁的年轻群体,真正到三十岁以上的人看到这群姐姐心里会是什么感觉?他们会觉得真实吗?会为这些姐姐们宣扬的价值观买单吗?
PAO
偏爱年轻的样貌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不过更应该思考的是三十岁其实有很多种可能,对一些人来说三十岁他们才大学毕业。这些姐姐形象和人设更像是媒体打造的,我们还是要带着批判思维去思考、去了解自己三十岁时的状态是什么。
PAO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或者 “40 is the new 20” 这些说法,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无论从经济、文化、舆论等层面来看,是否行得通?
Yiling
我觉得中国的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这种生活方式。我第一次听到 “40 is the new 20” 是在纽约,那里已经有很多人持有这种看法。就中国一线城市的经济水平来说,维持这种状态也是可能的。一个人从二十五、六岁步入社会,到了四十岁左右,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薪水上都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和高水平的状态,包括婚姻、家庭,这种物质生活的稳定性是行得通的。
至于在文化和舆论层面,其实在一线城市已经有这种要以年轻的心态去继续生活的群体存在,他们认为不要被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打倒,特别是有小孩的女性,不能只是把所有精力投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也需要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和生活空间,在一线城市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
Denni
不管是欧美还是国内都在强调 “无龄感”,其实和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表达的是同一种思想。只不过中国社会还是有 “而立之年要做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传统思想在,会要求中年人要更成熟。相反,如果你还像一个 kidult 一样,可能会变成一个比较边缘的角色,当然边缘也有逐渐主流化的可能,只是我觉得经济基础上来看,好像大部分中国人到 40 岁还是在为各种人生压力在操劳。
Evelyn
我比较同意的 Denni 看法,我觉得从中国整体来看,“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确实更像是一种新思想、新口号,唤起中年人重拾生活动力的意识。但我们还是会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确实到了四十多岁还可以去创业、去做很多事情,不过人们可能会为家庭、孩子而妥协,这种妥协并不是说社会外力所迫,而是我们传统的责任观和爱会让我们优先考虑亲人。所以让大家有 “new 20” 的认知是良好的开始,要真正去减少实践的阻力还是需要形成社会普遍的共识。
PAO
我喜欢 Facebook 首席财务官 Sheryl Sandberg 的书及观点,就是女人可以有一切,同时有家庭、有事业。女人要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同时保持思想的独立。比起全世界,我观察到中国社会的男女是比较平等的,尤其在一级城市。我认识的中国女性似乎都比较愿意多为自己着想,这是好现象。女人到了四十岁,也许想有个重新开始,却常常考虑到孩子和家庭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时女人就必须要问,为什么丈夫不能去照顾家庭来支持女性呢?当然这个问题最好在结婚前或要在一起前就问清楚。
Yiling
这些新的思想在一线城市已经出现,只是在低线城市还是会对传统社会思想带来冲击,不过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因为从来就没有一种规定是男人出去工作,女人在家照顾孩子,其实很多女性的职业能力远超男性之上,而且她们也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平衡工作与家庭。所以我们要更鼓励大家去了解,这是你该有的、可以有的选择,你可以带着二十岁的心态去实现你想要的人生。
PAO
人生阅历丰富、经济基础比较稳定的女性有哪些独特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值得品牌注意?
Yiling
我认为要分为两类,是否有孩子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如果是有孩子的、经济独立阅历丰富的女性,我觉得她们可能还是更关注和孩子相关的教育投资或是亲子娱乐,而且她们相对来说会对价格更敏感,通过精挑细选来找到最好的商品。另一类就是未婚单身或是离异没有小孩的女性,我感觉她们可能会更多在自我保养方面去下功夫,例如医美、健身瑜伽等。但总体而言,我相信这群女性可能都愿意为保持年轻、健康来维持靓丽的形象去花更多的钱。
Denni
我觉得她们可能会愿意为品牌讲的情感故事买单,也很容易被一种人设打动,比如说 “姐姐” 是一种人设、“BM 女孩” 也是一种人设,她们想要有归属感。其次这个群体也很愿意改变自己既有的形象,甚至有点冲动消费。就像以前看《欲望都市》,主人公 Carrie Bradshaw 可以为了买几十双 Manolo Blahnik 的鞋不吃饭,就这种经济基础稳定、人生阅历丰富的女性有点视消费为生命的感觉。
Evelyn
我觉得就是更注重精神消费,这种精神一方面是指在自我提升上,像学习、健身等让自己获得心灵满足和充实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视消费的精神意义,也就是 Denni 说的她们愿意为品牌故事买单。比如,SK-II 的神仙水其实产品每年都一样,但品牌会找不同的女明星去拍摄纪录片式的广告来讲述真实的社会状态,所以阅历丰富的女性可能不像年轻女性那样很容易单纯受到新品的刺激,而是会去关注消费背后的意义,更注重品质。
PAO
其实我觉得年轻消费者买东西是为了别人,从心理上来说是为了吸引,他们希望被认可,所以是为别人在消费。但是过了这个阶段,熟女们是在为自己消费。所以品牌该做是鼓励女性在走向三十、四十岁后要为自己生活,去关注这个群体的对精神消费和对舒适的需求,她们可能已经不是要一个季节性的流行单品。我看到有品牌已经有意识去做,但还不够,尤其时尚品牌的 marketing 部门高管很多都是女性,她们更应该知道熟女们需要什么。
Yiling
还有,品牌必须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群体女性的真实心理状态。女性到了三、四十岁后,或许孩子已经不那么需要一个随时陪伴的妈妈,或许职场上已经完成了从新人向中高层的转变,那么这些社会身份的快速变化有时会让女性的自我认知陷入迷茫。所以品牌必须深刻去理解这个年龄层,她们在面临什么问题和身份转换?不是简单传递一种用了我的产品就会变年轻的思想,这太肤浅了,而是要给她们一些 life inspiration,让她们能找到新的自我定位才能真正打动这群人。
PAO
无论是品牌还是成熟女性自己都要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内在需求,而不是被传统的家庭观念淹没、社会教条束缚,不要放弃自己的时间和利益去为谁而活。我们相信这是对的,只是现在尚未形成主流趋势,那么品牌现在就可以去鼓励这种为自我着想的心态。
Dior 与 Vespa 合作推出限量款电动车
意大利踏板车品牌 Vespa 近日宣布与 Dior 合作推出限量款电动车 Vespa 946 Christian Dior。基于自 2012 年诞生于米兰并沿用至今的 Vespa 946 车型基础上,Dior 女装创意总监 Maria Grazia Chiuri 再用设计添彩,在坐垫、行李箱、头盔上应用了由 Marc Bohan 于 1967 年设计的迪奥 Oblique 图案(近年来人们常说的 Dior “老花”),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Vespa 称,该限量款电动车及其配饰将于 2021 年登陆全球 Dior 精品店以及 Piaggio 旗下 Motoplex 部分精选商店。
Burberry 与 Pride Month 建立全新合作关系
英国时装品牌 Burberry 继去年推出的彩虹 logo 短袖、板鞋等产品后,今年再次积极参与到骄傲月的庆祝活动中。该公司今日宣布,将与 LGBTQ 慈善组织 Albert Kennedy Trust 达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借助其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更具包容性的业务。此外,该品牌还决定向 UK Black Pride、Stonewall 等 3 个相关组织捐款,进一步支持骄傲月的宣传和庆祝。
韩国通过 LVMH 对 Tiffany 收购交易的审查,交易或将在今年年中完成
本月早些时候,LVMH 集团董事会考虑到当前新冠疫情对集团盈利状况的负面影响,决定重新考虑有关 Tiffany 的收购交易,并公开表示,不会趁低收购该珠宝品牌的股票。近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继通过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的相关并购审查后,LVMH 集团对 Tiffany 收购交易也通过了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的审查。该交易目前仍需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Tiffany 表示,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完成。
亚马逊和 Valentino 提起联合诉讼,状告 Kaitlyn Pan 侵权行为
美国时间 6 月 18 日,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与意大利奢侈品牌 Maison Valentino 对纽约州水牛城市鞋履品牌的 Kaitlyn Pan 以及纽约市民 Hao Pan 提起联合诉讼,指控该公司及个人仿冒 Valentino 标志性的 Rockstud 鞋款,并在自己的网站及亚马逊平台上出售侵权产品,这违反了亚马逊的政策并侵犯了 Valentino 的知识产权。虽然早在 2019 年 9 月,亚马逊就关闭了 Kaitlyn Pan 在该平台的账户并多次指出该品牌的侵权行为,但后者仍一直在自己的网站上售卖仿冒鞋款。此次联合诉讼将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Chanel 2019 年销售额突破 120 亿美元,但 2020 年业绩恐将出现大幅下滑
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奢侈品牌 Chanel 发布了 2019 年财报。这是 Chanel 前任艺术总监 Karl Lagerfeld 去世、新任艺术总监 Virginie Viard 上任以来的首个年报。财报显示,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2019 年 Chanel 实现同比营收增长 13% 至 123 亿美元,营运利润同比增长 16.6% 至 35 亿美元,仅次于 Louis Vuitton 去年 129 亿美元的销量,成为 2019 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量排名第二的品牌。但首席财务官 Philippe Blondiaux 表示:“新冠疫情会造成 Chanel 2020 年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度下滑,未来 18 - 24 个月对于奢侈品行业而言非常艰难。”
Burberry 与包先生推出限定合作款 Pocket 口袋包
英国奢侈品牌 Burberry 宣布,将与中国时尚博主 “Bags 包先生” 梁韬携手,在后者生日之际推出 2020 限定合作款 Pocket 口袋包。新的合作款将在 Pocket 原有经典、复古的设计基础上,饰以红色字体,以活力配色唤醒夏日感官。该款手袋将于 6 月 30 日上午 10 点正式开售,全球仅限量发售 100 只。
Sies Marjan 宣布终止运营
总部位于纽约的奢侈时尚品牌 Sies Marjan 在经营 5 年后宣布终止运营。虽然这家奢侈品牌此前成功地获得了亿万富翁 Howard Marks 和 Nancy Marks 的资助,然而,在其主要券商 Barney New York 去年破产后,该品牌再次遭遇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零售业的打击。Sies Marjan 创意总监 Sander Lak 说:“我们过去一直在做的就是将梦想编织成现实。感谢每一位把时间和才华奉献给西斯玛尔扬的人。”
Superdry 确认终止与赫基国际的中英合资项目
在本周四,英国街头服饰品牌 Superdry 正式宣布,该公司已确认了一项 “友好协议”,终止其与赫基国际集团的合资,并将在中国重新获得对其品牌的完全控制权。目前该公司拥有的的 25 家门店将在 8 月底前全部关闭,41 家加盟店将在年底前关闭。品牌首席执行官 Julian Dunkerton 表示,一旦在中国恢复对其品牌的控制,Superdry 将就今后如何在中国进行贸易作出决定。
Morphe 联名可口可乐,瓶身/冰块/可乐的颜色都融入眼影盘
6 月 18 日,美妆品牌 Morphe 与可口可乐合作推出了一款新的化妆系列,所有产品价格均低于 30 美元。与以往的品牌合作不同,Morphe 此次与可口可乐的联名是该品牌历史上最大的合作之一。新系列将以可口可乐的标签设计产品,包括唇彩、眼影盘、打火机和美妆刷。品牌表示,这一名为 “Thirst For Life” 的联名系列,尤其是其中的眼影盘,灵感完全来自于喝可口可乐时的快乐体验。瓶身、冰块、甚至可乐本身的颜色,都融入在 Morphe x Coca Cola 眼影盘里。
618 凌晨 0 点 2 分,京东直播带货额破亿
6 月 18 日,京东通过其官方微博账号公布 2020 年 618 年中购物节销售数据:从 6 月 1 日 0 点到 6 月 18 日下午两点,累计下单金额达到 2392 亿。当日早些时候,京东集团(09618.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京东高开 5.75%,报 239 港元,发行价为 226 港元。按开盘价计算,京东总市值达 7068.12 亿港元。
MCN 入驻微信,使服务端更加商业化
腾讯公司旗下产品微信近日发布《微信内容服务商开放入驻公告》。据该公告介绍,微信筹备上线了内容服务(MCN)专区,用于支持内容类代运营服务,系微信首次公开邀约 MCN 机构入驻。据 36 氪旗下品牌媒体 Tech 星球援引分析人士观点表示,此举从侧面反映出微信想通过 MCN 平台服务广大的商家群体,加速商业变现。
新冠疫情并未减弱消费者购买服饰的热情
全球知名数据分析和咨询公司 GlobalData 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新冠疫情期间,消费者们仍在购买服饰产品。这项研究覆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 11 个国家。GlobalData 零售业副分析师 Pippa Stephens 说:“尽管在疫情爆发前,16 - 44 岁的人就有更高的倾向在网上购买服装,但近五分之一的人在居家隔离期间花了更多的时间浏览零售商的网站,以便在封锁期间呆在家里时保持忙碌。” 该公司建议服装零售商调整其社交媒体战略,因为当疫情导致的封锁与隔离结束时,贸易将从年轻人群中首先获得增长。
奥斯卡颁奖典礼推迟至 2021 年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 AMPAS)宣布,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 年第 93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推迟至 2021 年 4 月 25 日举行。以往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为品牌和造型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营销机会,而此次推迟意味着很多先前敲定的合作、代言等也许将发生变化,该典礼的合作媒体也将失去预期流量。
Tommy Hilfiger 前首席执行官将出任 Hugo Boss 首席执行官
德国男装品牌 Hugo Boss 近日宣布,已任命 Tommy Hilfiger 及 PVH Europe 前首席执行官 Daniel Grieder 为该品牌下一任首席执行官,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生效。该品牌认为,Grieder 在品牌、产品、分销、营销和数字化方面的管理经验可以带动该品牌利润增长。该品牌现任首席执行官 Mark Langer 将于 2020 年 9 月 30 日离开管理董事会,过渡期间该职位将由首席财务官 Yves Mueller 暂为代理。
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成员大调整,阿里文娱首席技术官任飞猪总裁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多个业务高层均发生副总裁以上级别的高管变动。拥有 414 家门店的零售巨头大润发交由阿里零售通总经理林小海管理;对标携程的飞猪则被交给原阿里文娱首席技术官兼优酷首席运营官庄卓然;物流网络菜鸟首席技术官谷雪梅以及菜鸟联盟秘书长史苗都在近期离职。
资生堂任命两位新高管,加速品牌全球化布局
近日,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分部宣布,Yaël Tuil 成为品牌 EMEA 市场全球香水业务副总裁,以其优秀的市场运营能力、卓越的商业表现和高效的媒体、数字、公共关系资源,实现资生堂品牌的中期与长期目标。与此同时,该集团还任命 Audrey Briotet 为全球香水品牌副总裁,负责该品牌香水产品的战略布局和各类活动。两人担任的皆为公司设立的全新职位。
美国五月份零售额激增,但仍远低于正常水平
此前,彭博社的经济学家预测美国 5 月份零售额的将增长 8.4%,而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 月份实际零售额与上个月相比激增 17.7%,是自 1992 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高增幅。不过,即使环比大幅增长,美国 5 月份的零售额同比仍下降了 6.1%。
Neiman Marcus 融资计划获批,将利用此笔资金应对破产程序
美国奢侈品零售商 Neiman Marcus 此前在申请破产后,曾提出一项 6.75 亿美元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计划。此项计划已被法院最终批准,目前还有另外一笔 7.5 亿美元的融资正在接受审理。Neiman Marcus 表示,将利用融资获得的资金应对破产程序,并与供应商继续合作。
英国 4500 人签署请愿书,要求关闭比斯特购物村
尽管英国的非必需商店已于本周一重新开业,但市场研究机构 Springboard 的数据显示,购物者数量及街道人流量均没有快速回温,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周的前两天内,英国街道客流量降了 50% 以上,这表明购物者仍持谨慎态度。与此同时,英国牛津市知名的打折村比斯特购物村已于 6 月 15 日开门营业,但大多数顾客并未佩戴口罩也无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许多民众担忧这将造成聚集性疫情病例,目前有超过 4500 人签署请愿书,要求该购物村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