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社部门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盘龙人社两个金牌

人社部门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盘龙人社两个金牌让劳动仲裁深度“解锁”在楼宇这得益于盘龙区人社局仲裁部门“执法重心下移、维权窗口前移、服务对象延伸”的工作模式。通过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仲裁调解的优势作用,与工会、司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劳动仲裁调解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劳动仲裁“案结事了暖人心”今年11月25日,一面“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秉公执法,维权楷模”的锦旗送到了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谈及为何会送来这八个字,鲁某表示,从申请仲裁立案,到构建维权绿色通道;从立足双方需求点谈话,到有效调解结案,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暖人心”。鲁某于2020年4月入职昆明某公司,工作期间该公司并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且在11月17日下午,公司无理由辞退鲁某,鲁某遂向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仲裁院通过开展与当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2021年云南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021年云南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 盘龙区获得两项荣誉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出处——“盘龙仲裁”。

搭建“盘龙区和谐劳动关系一站式调处中心”;建立楼宇“幸福人社·和谐劳动驿站”;融汇人社、司法、法院、工会、工商联为一体建立“1 X”多元化处理机制;构建劳动争议联动机制,建立劳动争议处理闭环,促进仲裁法律服务进楼宇……如今 “盘龙仲裁”已成为盘龙区一块擦得亮的招牌。

2021年云南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3个金牌评选结果显示,盘龙区人社局牵头成立的盘龙区和谐劳动关系一站式调处中心被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总工会等五部门联合评为“2021年云南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龙建兵获评“2021年云南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

人社部门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盘龙人社两个金牌(1)

实现劳动仲裁“案结事了暖人心”

今年11月25日,一面“热情服务,廉明高效,秉公执法,维权楷模”的锦旗送到了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谈及为何会送来这八个字,鲁某表示,从申请仲裁立案,到构建维权绿色通道;从立足双方需求点谈话,到有效调解结案,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暖人心”。

鲁某于2020年4月入职昆明某公司,工作期间该公司并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且在11月17日下午,公司无理由辞退鲁某,鲁某遂向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仲裁院通过开展与当事人协商缩短、放弃举证期和答辩期、先行调解不成当日即立案并送达开庭通知,开庭后3个工作日内裁决等举措,进一步简化仲裁申请操作流程,构建维权绿色通道,有效缩短案件调解、审理周期。同时,认真了解和梳理案情,向双方当事人耐心、详细的讲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并通过“拉家常”等方式摸清双方的诉求“底线”,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成功调解该起案件。

这得益于盘龙区人社局仲裁部门“执法重心下移、维权窗口前移、服务对象延伸”的工作模式。通过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仲裁调解的优势作用,与工会、司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合力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劳动仲裁调解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劳动仲裁深度“解锁”在楼宇

2021年12月1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二届西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盟活动上,盘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龙建兵向参会嘉宾分享交流盘龙仲裁工作经验。

近年来,盘龙区紧扣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核心城区目标,打造适合区情发展的“盘龙标准”,楼宇经济工作多项制度创新及服务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因此,盘龙区把“解锁”劳动仲裁新难题的一把关键“钥匙”放在了楼宇。

-盘龙人社部门借助楼宇党建联盟“红色引擎”的动能,持续深化“放管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人社、司法、法院、工会、工商联为一体的“1 X”多元化仲裁调解处理机制,通过打造一支先锋服务队、发放一张服务需求清单、开讲一堂实案宣法课、举办一场流动仲裁庭、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将“五五工作法”扎根楼宇,用有力度、有温度、有质感的人社服务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然而,楼宇企业劳动关系的实际现状对盘龙仲裁提出了“三问”。

如何进一步助力辖区商务楼宇营商环境提升?盘龙区人社局和谐劳动关系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认真梳理统计恒隆广场、同德广场、财富中心等商务楼宇中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出现高发生率和复杂化的趋势,涉及人群包含农民工、“三期”女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等情况,逐一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调解处置。

如何帮助“特殊劳动者”维权,开辟“绿色通道”?特别聘请区总工会干部担任兼职仲裁员、调解员,在区总工会建立工会仲裁派出庭、调解室,充分发挥工会协商权和异议权。

如何破解法律服务覆盖不全的难题?联合区司法局,在仲裁院设立“盘龙区劳动仲裁公共法律服务站”,安排专职律师轮流现场值班,并设置“云岭法务通”智慧机器人,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线上 线下”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

“订单式”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仅着眼于案件本身的法律结果,更注重案件背后的社会效应。”这是盘龙仲裁的主要工作思路。

盘龙区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所盼,结合人社职能,主动担当作为,探索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幸福人社·和谐劳动驿站”,结合村(社区)开展“五个先锋”创建活动,搭建“盘龙区和谐劳动关系一站式调处中心”,为楼宇企业提供“订单式”个性化服务,开展“进楼宇、送服务、讲政策”活动,将仲裁调解服务送至企业家门口,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的目的。

多渠道宣传劳动仲裁法律法规,普及劳动仲裁法律知识,通过“云课堂”平台开展专题培训,借助抖音、B站、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推送“劳动仲裁,一周一案“普法宣传26次;开设“实案宣法课”,采取模拟仲裁庭、案例分析会等“法治体验”形式,以更为直接的方式为企业“把脉问诊”,指导企业完善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降低法律风险。

在层层推进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逐步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争议化解、应急处置的劳动争议联动机制,建立部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动争议处理闭环。2021年,盘龙区仲裁院共受理案件1338件,街道调解处理案件48件,结案率达91%,调解率达62.9%,涉案金额达2532万元。

“金牌”的意义是为群众办实事,盘龙区人社局正全力推行多元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着力于新形势下农民工工资报酬、新业态用工等纠纷案件处理,以及仲裁智能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建设,以人为本把握办案尺度,不断提升盘龙仲裁公信力,积极争当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作出人社贡献。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胡耀元

责编:黄璐

编审: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