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践初心排忧解难暖人心:为民服务践初心
为民服务践初心排忧解难暖人心:为民服务践初心落实“全民健康关爱”项目。为关爱辖区居民尤其是关爱老年人、妇女、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师大社区设立健康关爱驿站,定期邀请共建单位和帮扶单位区医疗保障局或其他单位的医生、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义诊活动。近期,师大社区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精心策划,联系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党委、师大附小、辖区派出所组织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师生在校内、社区开展了以“国家安全知识宣传从娃娃抓起”、“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远离邪教、守护幸福”、“依法禁毒、共筑和谐”、“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法制宣传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及居民带去了一场丰富的“法律盛宴”,告知学生们将宣传资料带交父母、长辈阅读,实现以学生带动家长、以校园辐射家庭,力争达到“宣传到每一个学生、平安一户家庭”的效果。落实“线相连心相通”项目。师大社区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多元
【安宁融媒体中心讯】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安宁区培黎街道师大社区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聚焦职责、学史力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社区职能,及时梳理形成零距离送服务、线相连心相通、居民权益保障、全民健康关爱、送文化享生活“五大项目”,为辖区群众办好事实事40余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为辖区党员、群众送党史、送服务、送法律、送健康,争做力行先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落实“零距离送服务”项目。为解决空巢老人及特殊群体生活中的急事、难事,结合社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比重大的实际,为特殊人群、孤寡老人、失独老人、残疾人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众主动开展“上门认证”、“送学”上门、倾心一帮一,落实政策、征求急事难事并帮助解决。
王桂兰是培黎街道师大社区的一名居民,由于患有脑梗,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家人对老人无法去社区进行企业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很着急,当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按排摸情况进行“特殊对待”上门认证后,老人非常感动的说,“我听说其他老人认证完了,正在发愁这件事,心想你们今年还会不会上门来进行认证,你们今天的服务解决了我生活中的急事、难事,真的辛苦你们了。”
10月疫情反弹开始后,师大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了生活物资配送上门服务,为居民送去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帮助居民充值水电气卡费用,将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搬运到特定垃圾转运处,帮助隔离点教师采买药品。同时,针对低保人员生活物资不够问题,及时将上级配送物资分发给低保人员,对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配送服务,让特殊群众在疫情期间能保障基本生活。
落实“线相连心相通”项目。师大社区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多元化社区治理,优化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与“双报到、双服务”、“情暖四色”走访服务相结合,通过在职党员、红色网格员入户、开通民情服务热线、设“党员群众说事信箱”等途径多渠道征集民意,让居民说困难将诉求。
居民杨某通过“民情服务热线”反映,“作为肢体残疾人,经常找不到可以就近休息的场地,自己拿小椅子下楼很不方便,希望社区可以利用废旧资源为特殊人群打造一处有座椅的休息场地。”接到群众来访以后,社区立即组织干部前往住户家进行走访了解,并询问辖区部分残疾人的意见建议,大家对设立残疾人座椅项目拍手叫好,师大社区党委立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征求到的社情民意整理出辖区居民最急迫需要办的实事—为残疾人设立爱心专座。经社区党委研究讨论,由社区党委班子带头,在辖区内挑选点位,采购座椅,打造了几处残疾人爱心专座。同时也为年老体弱的老人们提供了休息场地,最大化合理增添辖区座椅数。大家表示设立残疾人爱心专座,让辖区居民看得见、用得着,是真正的办好事、办实事。
落实“居民权益保障”项目。为能及时化解辖区矛盾纠纷、提升居民群众防骗识骗能力、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并让政策惠及群众,师大社区与共建单位开展纠纷调解、法律宣传、政策宣传,为提高居民群众的防范和维权意识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近期,师大社区党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精心策划,联系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党委、师大附小、辖区派出所组织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师生在校内、社区开展了以“国家安全知识宣传从娃娃抓起”、“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远离邪教、守护幸福”、“依法禁毒、共筑和谐”、“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法制宣传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及居民带去了一场丰富的“法律盛宴”,告知学生们将宣传资料带交父母、长辈阅读,实现以学生带动家长、以校园辐射家庭,力争达到“宣传到每一个学生、平安一户家庭”的效果。
落实“全民健康关爱”项目。为关爱辖区居民尤其是关爱老年人、妇女、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师大社区设立健康关爱驿站,定期邀请共建单位和帮扶单位区医疗保障局或其他单位的医生、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免费义诊活动。
师大社区党委联合帮扶单位医保局党支部利用其业务优势走进师大艺术广场开展了4次以“喜迎百年华诞,共赴光明未来”为主题的健康义诊活动。前来咨询、问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医务人员针对老年人易发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并针对居民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的健康调理建议。惠民义诊活动进一步满足了社区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疫情发生后,社区为居民开通绿色就诊通道,为有疾病需要就医的居民提供就诊便利,让居民在疫情就诊不便时能及时解决病痛。开展小民医生入户送健康活动,小民医生入户问诊3户,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为居家隔离人员开展心理疏导,纾解隔离期间情绪上的焦虑。
落实“送文化享生活”项目。师大社区与共建单位举办邮票展、书画展、文艺汇演、政策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联合走访入户“倾心一帮一”零距离送服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史国情、政策和文化相融合,为社区群众送春联、送图书、送宣传材料。
为进一步深化共驻共建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用文化、政策、关怀等密切党群联系、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师大社区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单位党委、西北师范大学离退休职工党委、西北师范大学后勤党委、西北师范大学武装保卫处党支部及兰州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党支部、兰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处党支部、市检察院机关党委党支部联合举办书画展、“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党史邮票展和开展禁毒、反邪教、反电诈宣传活动。
实施“腾出公共空间 创造舒适环境 精致有序生活”项目。结合共驻共建“四进”为民办实事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优化辖区环境卫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归还公共空间,让居民精致、有序生活,师大社区与6个共建单位党组织联合打造了“腾出公共空间 创造舒适环境 精致有序生活”项目。深入网格、小区、楼院,共排摸发现各类问题5个,认领问题5个,已办结问题3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是在整治项目开展前,发挥市检察院业务优势,联合所有项目认领党组织、物业面向居民加强《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负面典型的宣传,积极进行引导,让大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对居民小区、绿化带“毁绿种菜”不文明停放、堆放杂物乱象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开展环境卫生全面清理活动,整治占用公共空间的现象。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社区网格员和各共建单位党组织兼职网格员监督作用,发挥师大后勤保障部党委职能作用,常态化监督、制止不良行为和增强大家的文明意识,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还群众一个宜居有序的生活环境。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为辖区党员、群众送党史、送服务、送法律、送健康,争做力行先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检验印证党史教育实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下一步,培黎街道师大社区将力求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问题的源头抓起、从群众的“急盼”干起,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在“力行”上下功夫、见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刘翔;审核:牛育霖 董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