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面对从未见过的大鱼,老人衰弱的身躯一日一日坚持着,他的身体被折磨出一道又一道伤痕,疲惫让他越来越虚弱,在这漫无边际的海上,摆在老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放弃回家,或者坚持下去。大鱼咬钩后,带着老人的小船不停向前行进着,大鱼和老人就像两个怄气的情侣般,谁也不肯相让谁,一个猛向前冲,一个猛拽紧钓索。阿Q是鲁迅笔下在旧社会被封建制度压迫的人,他一贫如洗,无家无业,但活得自在逍遥,主要原因在于他极擅长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比如,阿Q常常会被人欺负,每当他被人打后,就会高喊道,“儿子打爸爸啦。”借此来抚平内心的不快,他是用一种无奈的方法来自我安慰。阿Q精神虽是一种夸张的嘲讽,但也并非无一点可取之处。在《老人与海》中,老人圣迭戈在与大鱼对峙的那漫长三天里,正是这股精神支撑着他。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代表了他毕生最辉煌的巅峰,但这本书于海明威的意义不仅仅是它带来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等至高荣誉,更是由于这本书是海明威的低谷之作。

海明威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他的处女作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一经发布便大广受好评,在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浪潮,著名的小说家约翰·奥哈拉甚至评论他为“莎士比亚去世以来最杰出的作家”。

先后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大诗人阿基巴尔德概括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是“二十五岁成名,三十岁已经是大师”。看似海明威的一生是辉煌而又灿烂的,可他五十岁时却经历了人生最阴暗的低谷,社会的质疑,家人的否定,身心的潦倒,就在这个时候,《老人与海》问世了。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1)

书中写的不仅仅是一个老人在大海中搏斗的故事,也是海明威在人生晦暗时刻的心声,书中大篇幅的内心独白都是他在面对艰难时的心理写照,这并不是一本强者的蜕变故事,而是弱者如何在生活的浪潮中自处的人生引导书。

01 面对困难的阿Q精神

阿Q是鲁迅笔下在旧社会被封建制度压迫的人,他一贫如洗,无家无业,但活得自在逍遥,主要原因在于他极擅长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

比如,阿Q常常会被人欺负,每当他被人打后,就会高喊道,“儿子打爸爸啦。”借此来抚平内心的不快,他是用一种无奈的方法来自我安慰。

阿Q精神虽是一种夸张的嘲讽,但也并非无一点可取之处。在《老人与海》中,老人圣迭戈在与大鱼对峙的那漫长三天里,正是这股精神支撑着他。

大鱼咬钩后,带着老人的小船不停向前行进着,大鱼和老人就像两个怄气的情侣般,谁也不肯相让谁,一个猛向前冲,一个猛拽紧钓索。

面对从未见过的大鱼,老人衰弱的身躯一日一日坚持着,他的身体被折磨出一道又一道伤痕,疲惫让他越来越虚弱,在这漫无边际的海上,摆在老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放弃回家,或者坚持下去。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2)

老人当然没有放弃,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老人的生命里早已没有什么运气可依靠,只剩下坚持,帮助他坚持的就是这可笑又可爱的阿Q精神。

“我拿他没有办法,他也拿我没有办法。”

老人将钓索缠绕在自己的身躯上,与大鱼展开了一场拉力战,在这场说不上是势均力敌的僵持中,比的就是谁先气馁。

每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跨越的坎时,拼的就是这种看谁先拿下谁的勇气。

新媒体大咖粥左罗曾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以前的同事和他聊天时说道,即使我按着你的方法去做,我也绝对做不到像你那么成功,因为太苦了。

努力的底色本就是苦,各种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努力后便是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他们没说的是,努力的过程太煎熬,失败的结果太难受。

写作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凤毛麟角,因为太多人都被挡在了和困难僵持的路上。

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努力过程中的“苦”,那我们可以做的除了放弃,还有给这个过程加点“甜”。

圣迭戈便是用阿Q精神来为自己增加“甜蜜素”,ABC疗法里曾说道,让我们对一件事情做出反应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阿Q精神给予我们的便是对事情乐观的看法,也许有人会说这种盲目乐观不见得是好事,但如果乐观能够让你平和心态,用一个更加理智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何乐不为呢?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3)

02 降低对未知的恐惧,拥抱已知的现在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道,当你把聚光灯打向未来时,常常会忽略眼前重要的事物。

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恐惧未来上,却因此忘了把当下过好。

圣迭戈老人在与大鱼对峙的三天里,可以说是极其恐惧的三天,未知即恐惧,他不知道大鱼会把他带去哪里,也不知道大鱼什么时候能停下,但他没有任由恐惧将他蔓延,而是把思绪拉回到眼前的事上。

“如果他决定往下游,我怎么办呢?我不知道。如果他沉到海底死掉,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知道,但我会有办法的,我有很多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困难面前低头,并不是真的被困难打倒了,而是被它带来的恐惧吓退了。

刚开始学习写作时,那会我还是一个写800字短文都要绞尽脑汁想一整天的人,常常一个开头就能让我卡上半天之久,更别提2000字长文了。

因为惧怕,我养成了写作拖延症,常常拿到一个话题就开始犯难,怎么写都写不出来,看到群里的小伙伴们三天两头就出一篇文章,又羡慕又着急。

后来一个前辈对我们说,写作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就算是写了十年的作家也不会觉得写作很轻松,可为什么有些人却依旧能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们从来不去想这件事有多难,而是直接写。

困难都是想出来的,而解决困难却是做出来的。

圣迭戈老人纵使有着多年的捕鱼经验,还是会遇见从未见过的大鱼,经历从未经历的困境,但就像他说的,我总会有办法的,我有很多办法。

这是一种对当下的自信,人之所以迷茫正是对当下缺少基本的信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把千里看得太重,而忽略了足下的路该如何走。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4)

03 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圣迭戈老人常常梦见狮子在沙滩上散步,阿德勒心理学曾说道,梦境是现实世界折射的影子。狮子是万兽之王,它们可以被对手撕碎,但绝不在对手的爪子下求饶。老人的内心正如狮子一般。

老人年轻时和黑人扳手腕,僵持了一天一夜,旁人劝他们以平局结束吧,他不肯,他相信只要他想赢,就一定能赢,最后他在第二天清晨赢了黑人。

在海上,他和大鱼僵持了三天,他的手抽筋,手掌、背部被钓索磨出一道又一道血痕,三天来没睡过一个整觉,但他从没想过要将钓索剪断。

他也并非一直如此坚强,很多次他也有脆弱的时候,譬如,从不信教的他开始向天主祷告,祈求运气降临,或是不止一次的希冀着“男孩在就好了”,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海明威笔下鲜活的人性,真正的勇士从不畏惧脆弱,而是面对脆弱也决不放弃,向死求生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5)

老人在和大鱼周旋的过程中,每一次都在失败的边缘盘桓,但他总对自己说,“再试一次”。

“他再试一次,还是相同的结果,于是他想,我再试试看。”

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不是因为遇到的困境有多难,而是失去了“再试一次”的勇气。

老人终于制服了这条大鱼,在返航的途中,他像一只王者归来的狮子,威风凛凛,可谁曾想,这条王者之路竟如此坎坷。

一条又一条的鲨鱼嗅着血腥味而来,争抢他的战利品,大鱼接连不断被撕咬,和庞大的鲨鱼相比,老人实在太过渺小,手上的利器一个接一个失去,他能拼搏的筹码也一点点变小。

可他直到最后一刻都依然在战斗,鱼枪没了,就用小刀,小刀没了,就用船桨,船桨没了,就用棍棒。老人曾夸赞利齿鲨不知畏惧为何物,我却觉得这是海明威借利齿鲨在褒扬老人,不知畏,方知勇

“好汉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这场航海之旅看似以失败告终,最后大鱼被啃咬得只剩下一副没有意义的骨架,老人也无奈地说自己是失败者。但我却认为,在这场人生的旅途中,老人没有失败,也绝不会失败。

小说的最后,老人又梦见了狮子,即使经历了这么一遭挫折,但老人的航海梦却从未被击碎。

老人与海书籍感悟:这不是强者的蜕变史(6)

写在最后的话

海明威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作者,他的文字所呈现出的含义只有八分之一,而剩下的八分之七都埋在文字底下,需我们细细品味。

合上书本,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背着一条大鱼从岸边回来,这是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但老人的背脊依然直挺着,不曾被它压弯。

无论是大鱼,还是鲨鱼,都是我们人生不可避免的遭遇,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在困境中蜕变,享受王者归来的荣耀,我们更多地是如老人一般,在逆境中飘零,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即使身为弱者,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和困难僵持到最后一刻,也许最后我们不一定都会胜利,但每一次的坚持,都是我们铠甲的塑造。

最后借马丁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END-


兜兜先生:谈不完书中人生,道不尽世间百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