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庄美丽:永春这个乡镇村民幸福感爆棚了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庄美丽:永春这个乡镇村民幸福感爆棚了三位一体 点对点服务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湖洋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我镇立足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目标,探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网总揽’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机制,建立‘镇-村-组-户’四级网络组织体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科学划分网格,发挥村民小组长对所属村民小组的人、事、物等情况清、底细明的优势,无缝隙衔接管理村级所辖范围,确保每个网格人居环境整治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监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打通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郭志敏说。四级网络 织密治理网 10月27日,在湖洋镇清白村,记者看到,沿溪步道十分干净整洁,三角梅花开正艳,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悠闲散步,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现在一有时间我们就会约上老伙计出来散步谈心,惬意得很。”清白村村民刘锦泽说,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进行裸房装修、平改坡、绿化亮化,整个村庄大变样
HU YANG
湖洋镇:持续提升人居环境
近年来,湖洋镇坚持把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名人故里、康养胜地、产业振兴、生态湖洋”的发展理念,上下联动、网格管理、合力整治,努力打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湖洋,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四级网络 织密治理网
10月27日,在湖洋镇清白村,记者看到,沿溪步道十分干净整洁,三角梅花开正艳,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悠闲散步,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现在一有时间我们就会约上老伙计出来散步谈心,惬意得很。”清白村村民刘锦泽说,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进行裸房装修、平改坡、绿化亮化,整个村庄大变样,环境美了,生态好了,十分宜居,村民的幸福感得以提升。
刘锦泽的幸福得益于近年来湖洋镇持续强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该镇先是从根上入手,造浓宣传氛围,全面提高村民的宜居思想意识。“ 我们时常组织镇村干部通过小喇叭、小音箱、小传单、小册子、小劝导、小走访等举措,开展‘ 满辐射、无遗漏’的宣传,分发人居环境整治各类宣传材料。”湖洋镇镇长郭志敏说,同时,该镇结合移风易俗活动,引导群众主动把文明新风融入到家风、家训中,将清洁门前屋后卫生等纳入村规民约,形成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营造人人争做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的浓厚氛围。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湖洋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我镇立足全方位、全覆盖的管理目标,探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网总揽’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机制,建立‘镇-村-组-户’四级网络组织体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科学划分网格,发挥村民小组长对所属村民小组的人、事、物等情况清、底细明的优势,无缝隙衔接管理村级所辖范围,确保每个网格人居环境整治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监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打通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郭志敏说。
三位一体 点对点服务
“你好,门前的垃圾桶需要清洗一下,地上的烂菜叶也要清理一下,人居环境整治要靠大家一起努力。”11月5日,在湖洋镇吴岭村,村民小组长陈钦士正在走街串巷劝导。
陈钦士只是湖洋镇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侧影。“为了形成人人参与整治,整治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我镇建立村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村党组织核心带动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主动性,清理各类杂物、建筑垃圾、沟塘漂浮物等。”郭志敏介绍,目前,该镇已成立1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点对点”人居环境服务台账,引导支部党员主动认领。
湖洋镇又积极发挥老党员“银发先锋”作用,依托“邻里守望”养老模式,在吴岭村开展“岁月不老、余热生辉”活动,组织热心村级事务的老党员,与村民服务队帮助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清扫庭院,心贴心为群众打造美丽农家。同时,义务教授老人书法、绘画等课程,并组织老人以“墙”体、散落在屋边路边的石头为阵地,利用各种俗语、牌匾、石刻、图说形式,沿街道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将优秀乡贤事迹和儒家思想中“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教化释义以独具特色的形式彩绘上墙,将价值元素融入农户院墙、乡村道路,让村民在赏心悦目中受到熏陶启迪。
此外,该镇还鼓励吴岭村、清白村等红色乡贤振兴促进会以会议参事、服务参事、活动参事等方式反哺人居环境整治。
打组合拳 做好政整治章
“环境美了,古街活了,我们又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湖洋镇仙溪古街的成功修复,让溪东村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仙溪古街位于溪东村,是民国时代典型的闽南式骑楼建筑,房子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因历史原因,古街几尽凋零。为传承仙溪古街历史文化,改善农村“活着”的人居环境,湖洋镇借鉴五里街镇旧街修复“工料分离”经验做法,保留原有建筑风貌,修旧还旧恢复古街原有业态及场景,修复屋600多平方米,立面修复改造2800 多平方米,仙溪古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已见成效。
仙溪古街的修复是湖洋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精准施策的一个缩影。“我镇坚持‘由点到面、试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针对全镇裸房存量多的现状,实施“4321”工程,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郭志敏介绍,近年来,该镇致力打造吴岭、白云、龙山、上坂4个无裸房示范村,清白村宜居环境示范段、高速出口溪东示范段、高速路口美莲示范段3个裸房装修整治示范段,建设锦凤、龙山2个“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吴岭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我村围绕“4321”工程,分别通过裸房装修、平改坡、污水治理、绿化亮化提升、古厝修缮、乡村文化保护等方面来做靓全村的风貌,打造文化宜居的龙山”龙山村党支部书记郑志龙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裸房装修15.1万平方米、“平改坡”2.3万平方米。开展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拆除私搭乱建115宗8900多平方米,并做好整治“后半篇”文章,发动村民沿街布置小景致、美丽庭院30多处,变“盆景”为“风景”。
“近段时间以来,我镇在辖区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周活动,主要针对裸房装修、房前屋后杂物的清理、农村旱厕的拆除改造等专项行动。”郭志敏表示,下阶段,该镇将立足各村的实际,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打造无裸房街区、农村整治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THE
END
摄像/记者 | 林培枝
来源:微信公众号-永春县融媒体中心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