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都不能忍的小时代:郭敬明小时代
郭敬明都不能忍的小时代:郭敬明小时代在这里,郭敬明构筑起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小时代帝国”。就连见识过大世面的杨幂,都直呼这里的奢华,“每天都在颠覆自己的价值观”。货真价实的上海老洋房,郭敬明一口气买下整整3栋。自己住中间,旁边两栋楼用来“挡风”。电影《小时代》中的奢华豪宅,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曾经拿八千万片酬,脸不红心不跳的杨颖。
也会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力有不逮的时候,她坦言买不起上海漂亮的“老洋房”。
有价无市,但难不倒豪横的郭敬明。
货真价实的上海老洋房,郭敬明一口气买下整整3栋。
自己住中间,旁边两栋楼用来“挡风”。
电影《小时代》中的奢华豪宅,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就连见识过大世面的杨幂,都直呼这里的奢华,“每天都在颠覆自己的价值观”。
在这里,郭敬明构筑起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小时代帝国”。
他当初的狂妄,如今看来是多么的讽刺。
2020年底,郭敬明遭联名抵制,被演艺圈驱逐“出境”。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曾经在资本市场上无往不利的郭敬明再无动作。
当初他缔造过的“小时代”,用文字占领过一群人的青春,也曾手握行业话柄,在影视圈风生水起。
以烂片闻名的他,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哪曾想,就是在这一时刻,他被驱逐出了大时代。
随之轰然倒塌的,还有他的小时代。
小时代,殁了
2020年最后一天,郭敬明就抄袭行为,向作家庄羽发出了迟到15年的道歉。
道歉前一周,百余位影视从业者发表联名信,题为《抄袭剽窃者不应该成为榜样》,矛头直指郭敬明。
发酵之后,央视新闻也向抄袭行为发出指责。
道歉后第二天,《民法典》正式实施。
其中对侵犯著作有明确定义和量刑,堪称抄袭剽窃者的天罗地网。
道歉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言而喻。
紧接而来,郭敬明执导的《晴雅集》被下线,《演员请就位》也没了他的身影。
昔日的作品也未能幸免。
2021年8月,大批量劣质艺人的作品被下架。
《小时代》《爵迹》《夏至未至》等与郭敬明相关联的作品,也在其列。
显而易见,郭敬明的事业已被按下停止键,网络上关于他的消息越来越少。
前不久,网络上方才靠群众再见郭敬明的身影:有网友拍到他下楼做核酸。
还有流言称,他近来正急于变卖房产,以获得周转资金。
《小时代》殁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帝国”也灰飞烟灭。
“小时代帝国”的建立与崩塌
有人用童真造迪士尼幻境,有人用奇思造三体宇宙。
而郭敬明,则用自卑与虚妄,往《小时代》添置一砖一瓦。
自卑的借口他从小就有许多:
四岁那年患上了败血症,父母为给他治病,掏空了家中积蓄。
万幸的是,病治好了。
万幸中的不幸是:长不高了,钱没了。
到了青春期,男孩之间的身高差开始显现,身材矮小的他融不进群体,只得悻悻然回到角落看书。
书中词句入脑,文章写得极好,是老师口中的范文,是杂志热衷刊登的佳作。
小小少年,文采斐然,成绩优异,一众同龄人中,他是佼佼者。
可祸福相倚,太出众未必是件好事。
人群中遭到排挤的,要么是超脱的,要么是掉队的。
而郭敬明,才华太超脱,身高太落伍。
冷眼与嘲笑的滋味,年少时的郭敬明早已见识过太多太多。
把他的自卑放大到无限的,则是他的敏感。
19岁这年,他来到上海念书。
从小县城到大都市,露怯在所难免。
“里面的学生多是本地人,大家都穿名牌,我在里面特别自卑。”
作为影视艺术工程专业的学生,摄像机和电脑是人手必备的。
他拿不出这笔钱,只好悄咪咪问老师能不能不买。
老师的一番话,给了他的幼小心灵沉重一击:“不买?那还上什么学。”
他向妈妈哭诉许久,但一直到两个月后,妈妈才把购买设备的钱转给他。
后来有一回,妈妈到上海探望他,因为不会买地铁票,妈妈被一旁的人嫌弃。
妈妈听不懂,但郭敬明懂。
长不高的个子,走不出的困境,连绵阴雨般的憋屈,这是郭敬明的整个成长时期。
出了书,成了名,他依旧挣脱不开身高的耻辱柱,这个终其一身都绕不开的痛点,被众人撒上一层又一层盐巴。
甚至他引以为傲的才华,也被许多人贬得一文不值。
同样是借新概念年少成名,家境与外貌都优越于他的韩寒,被许多人追捧。
而他的文字,被贬作青春疼痛文学。
外界的评论不断地在提醒他,“自己是局促的”、“自己是小家子气的”、“自己在生理和地位上矮人一头。”
面对内心巨大的自卑,面对外界接连不断的恶意,有人会随着年岁渐长学会自洽与和解。
而郭敬明永远学不会从容。
他只能近乎疯狂地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钱。
目的是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高看自己。
有了这种疯狂的执念,他很快就变成了披着文人外衣的商人。
大学时期,为了尽快得到丰厚的稿酬,他可以接连一个月不眠不休,笔耕不辍。
《幻城》出来之后,他再也无需为生活费发愁,还用上了和同学一样的新款手机。
第二年《梦里花落知多少》出版,他一下子拿到了上百万的稿酬。
此时的他,已经能登堂入室买奢侈品。
有了一百万之后,他想要更多。
2004年,郭敬明成立工作室,创立《岛》系列杂志。
落落、七堇年都是这个阶段由郭敬明一手带出来的作家。
两年后,《岛》系列关闭,《最小说》创立。
他的目标很明确:瞄准青少年群体。
《最小说》上连载的作品,都是青春文学。
甫一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拥有大批读者。
2008年,他联合时任上海天娱总裁的龙丹妮,参照选秀模式,举办了“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目的是甄选具有潜力的新人作家。
极具营销头脑的他,开启了造星模式。
选手们有正儿八经的选秀公式照。
优胜者享受人设包装、专属栏目、媒体采访等一条龙服务。
在此等诱惑之下,年轻写手们蜂拥而至。
他给作家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作家们也反哺于他。
一个浩大的青春文学宇宙,由此缔造。
《最小说》带来的高销售额也助他登上了当年的作家富豪榜榜首。
同样投青少年所好的,还有郭敬明的一系列作品。
青少年们情感过剩,自我意识过剩,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便写一堆伤春悲秋的文字。
青少年们对未来充满遐想,他便用奢侈品名与“上流社会”堆砌起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
歪门邪道也没少走。
自立门户之前的《幻城》已有抄袭日漫的嫌疑。
《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更是在公堂之上被盖章认证。
有意思的是,他的文化商人之旅从剽窃行径启程。
等到若干年以后,天道好轮回,他也因早早种下的恶果被逼退出大时代。
恶行累累,圈内闻名。
连王朔都直言:郭敬明就是一个小偷!
而面对已被盖章认证的抄袭,郭敬明的反应是不闻、不理、不望。
果然,目标专一者总能成事。
恶评如潮,不妨碍他专心赚钱。
名下公司越来越多,2007年起,他连续两年问鼎作家富豪榜。
豪宅、奢侈品,这些从前只能遥遥而望的东西,如今手到擒来。
他入手了汤臣一品的高层豪宅。
他还入手了汪精卫四姨太住过的别墅洋房。
片酬八千万的Angelababy,也自叹弗如。
那些从前摸不着的奢侈品成了日常单品,除了衣帽鞋包以外,还有四位数的爱马仕笔记本一本,四位数的钱包若干。
我们可以发现,《小时代》的满纸浮词,是他内心的映射。
主人公们都是天之骄子:要么有钱,要么有貌。
满纸都是奢侈品名片,满纸都是荼靡浮华的生活方式。
那些他永远得不到的,曾经得不到的,都写进了书中,造就了主人公完美而悬浮的人设。
没有这个自卑而拧巴的男子,就没有后来的小时代帝国。
占领写作行业的顶端之后,郭敬明不再满足于区区版税和杂志销售额。
他的触手,伸向了更大的金库——影视界。
大学时期,他的专业便是影视艺术工程。
成立工作室之后,他选择休学,专心不二地搞钱。
2006年,郭敬明与影视界人士们有了关联。
应大导演陈凯歌的请求,他把电影《无极》改编成了小说。
这次成功的试水,让郭敬明对影视界产生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第二年,他回到了校园,继续修读影视相关专业。
2008年,他成为天娱传媒的文字总监,和龙丹妮联手打造作家选秀。
这个时期,他积攒的人脉资源以及运作知识,为他的“小时代帝国”打下坚实的地基。
终于,他的影视梦在2012年开始实践:《小时代》付诸筹拍。
目标清晰,定位明确——赚大钱。
从选角起,已经透露着功利与浮躁。
主角一个是拍完《宫锁心玉》不久,火得一塌糊涂的杨幂,一个是拍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不久,开启鲜肉时代的柯某。
这里可见郭敬明的商业头脑:流量时代尚未完全开启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追捧流量偶像。
杨幂不负他所望,后来她热衷人设与热度,捷径路上顺风顺水,靠人气积攒了原始资本,一跃成为圈中资本,令后辈们俯首赞叹。
唯独在表演上,她心不在焉。而立之年还是“少女幂”,还沉溺于古偶剧。
年少时,为人赞叹的灵气早已消磨殆尽。
郭敬明评价顾里时说:她需要对生活有百分百的精准控制力。
演顾里的郭采洁,倒没那么清醒。演了顾里,她云里雾里。
元气少女郭采洁被“顾里”摄魂,妆造始终维持着《小时代》的模样。
就连演《喜宝》,也仍是演顾里。
然后收获观众嘲笑的她,不得已发出迷茫感叹:“不想再演戏了。”
更别提飘到不能再飘,去蹲局子的柯某。
浮躁人与糊涂人聚集在一起,如何期待他们制造出好电影呢?
大家一起用极差的台词功底,念着造作句子,台湾腔的,北京腔的,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电影也不像电影,像是奢侈品服装大赏,或是连续滚动的精美PPT。
不过,还是有群体愿意买账的。
《小时代》系列一拍拍了四部,前两部加起来的投资成本不过5000万,但票房部部过亿,小四他又豪赚一笔。
“小时代帝国”,就此落成。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由此开始,小时代也无缝对接开始了衰变。
从写作,到出版,再到改编成电影。
审视郭敬明作品的群体,是一再扩大的。
写作阶段只有他一个人,拜金也好,虚伪也罢,这是他一个人的内心投射,一个人的顾影自怜。
出版后,不乏批判者,但仍然可以引发特定群体的共鸣,受到追捧。
改编的电影上映后,审视的群体扩大到了同行和观众,这儿少有信息茧房,作品优质与否,有客观定论。
背景是纸醉金迷的大都市,扮相是奢侈品,主角们金钱至上,好姐妹们抢男人。
观众普遍反应:《小时代》里的价值观太畸形了,简直带坏青少年。
从走上影视之路开始,吹捧他的人越来越少,批判他的人、嘲笑他的人与日俱增。
他的败北,始于《爵迹》。
口碑好不好他向来是不管的,可《爵迹》野心勃勃的斥资1.5亿,票房仅有3.82亿,戳中他的痛处。
他把生意的亏本,归咎于观众的客观审视。
路演最后一场,他嚎啕大哭:“是不是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呀?”
《爵迹》之后,他消沉了四年,直至2020年,方才带着《晴雅集》卷土重来。
但《晴雅集》也是他影视之旅的终点。
抵制事件发生的时候,郭敬明被请上了《演员请就位》在其中担任导师。
好笑之处在于,这位从未得到过肯定的烂片导演,和尔冬升、陈凯歌等人端坐一堂,冠冕堂皇为人师。
看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片子拍得一塌糊涂,倒开始挑剔起尔冬升的作品。
评价尔冬升的《花椒之味》,他说:“最大问题是没有矛盾,太平淡。”
而比他更具专业性和话语权的陈凯歌却微妙一笑,说:“这是平淡的散文诗。”
鉴赏力与功底高孰胜孰负,高下立见。
乞求尔冬升评价自己时手下留情,轮到自己评价别人了,又指手画脚。
然后节目中尔冬升一句“你学的是什么体系”戳中他的痛处。
被扯下“遮羞布”,令他当场泪奔。
未等他与尔冬升彻彻底底一决高下,他便遭到同行联名抵制,被请出了节目,驱离出这个圈子。
当初的狂妄,如今看来是多么的讽刺
发家时走的捷径,成了如今压垮他的千斤顶,那些“偷”来的,终究还是要还回去。
他浮躁的磁场吸引了一群浮躁的人。
《爵迹》里有吴某凡和范某冰,《夏至未至》里有某爽,《晴雅集》里有邓某,五毒俱全。
然后这群全名都不配拥有的劣质艺人带着他的作品入土,把他在影视界残存的游魂一脚踹飞。
名利场飘荡二十余年,郭敬明做了很多事:出书、开公司、拍电影……
但实际上又只做了一件事:乞求外界的肯定,高看自己一眼。
于是他苦苦追寻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得到了房子票子面子之后,“小时代帝国”,终究还是要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