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名人故居(宁波宁海有座建于明清的)
宁波名人故居(宁波宁海有座建于明清的)“陈家三台”的牌匾,就挂在这片幽静中。这个古宅群建于明清时代,由三排房子九个院落组成,古宅雕刻精美。门口的花坛石栏、照壁,门框上精美的木雕、石雕,屋顶上的马头墙,无不显示着当时主人的殷实和富足。小巷和院落里,鹅卵石铺成的道,图案做工极为考究。“一斗石子一斗米”,这样的财力,在当时非一般人家所能铺得起。陈家三台的牌匾。村里的小路曾是官道。跟随麻岙村党支部书记王式华走到陈家村村口,折右拐进小巷,斗转星移,时光在此戛然而止: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从脚下延伸阡陌,冗长幽静。黛瓦黑墙,屋舍俨然,街巷依然保留着历史的肌理。一条古台郡道穿村而过,在《宁海县志》中留下了关联台州和明州(宁波)两地南来北往的痕迹。一丛枇杷从屋瓦上探出头,金黄色的果实沉甸甸地被压到檐下。在落不到阳光的地方 暗绿的苔藓透过肆意地疯长 一层覆盖一层。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和第三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宁海县桑洲镇的麻岙村算不上出名。这个位于宁波和台州边界的古村落,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守着静雅,深藏过往的“九宫豪宅”。
方孝孺后人,房屋圈出一个“保命符”
麻岙村,隶属宁海县桑洲镇,据《麻氏宗谱》记载:“麻祥三于宋真宗咸平年间由天台横畴戴迁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村处山岙,因麻姓而名麻岙。下辖陈家、麻家、桥头王、西峰村四个自然村,其中以陈家村最为有名。
村里的小路曾是官道。
跟随麻岙村党支部书记王式华走到陈家村村口,折右拐进小巷,斗转星移,时光在此戛然而止: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从脚下延伸阡陌,冗长幽静。黛瓦黑墙,屋舍俨然,街巷依然保留着历史的肌理。一条古台郡道穿村而过,在《宁海县志》中留下了关联台州和明州(宁波)两地南来北往的痕迹。
一丛枇杷从屋瓦上探出头,金黄色的果实沉甸甸地被压到檐下。在落不到阳光的地方 暗绿的苔藓透过肆意地疯长 一层覆盖一层。
陈家三台的牌匾。
“陈家三台”的牌匾,就挂在这片幽静中。这个古宅群建于明清时代,由三排房子九个院落组成,古宅雕刻精美。门口的花坛石栏、照壁,门框上精美的木雕、石雕,屋顶上的马头墙,无不显示着当时主人的殷实和富足。小巷和院落里,鹅卵石铺成的道,图案做工极为考究。“一斗石子一斗米”,这样的财力,在当时非一般人家所能铺得起。
古宅群九个院落之间均有高墙相连,仅在东西南北各留一个出口,院落之间分别由两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和两条东西走向的通道相隔,其平面恰似一张“井”字形的“九宫格”。这一古建筑群内的防护设施相当严密,当四门紧闭时,整个古宅群便成一个封闭的整体。据说,明朝永乐年间,方孝儒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拟写即位诏书,诛连十族,连其亲友870余人全部遇害,与方氏有姻亲关系的水车陈氏,逃避退隐至此,繁衍生息,成为大村落。这独特的设计,正是避难到此的陈家后人,为自己留的一道“保命符”。
清代富户,捐出百亩良田造书院
走进保存最完好的“陈家三台”第二台,台门对面有照壁,上有石刻的对联,上联是“星聚应占史奏”,下联是“凤鸣早卜家昌”,横批依稀看到“竹苞松茂”四字。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斯干》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用以祝祷居住人的美好前景:子孙繁盛,时代兴旺,为君为王,事业辉煌。
正待修葺的镜古楼 。
沿大宅门向北走15米左右,看到坐北朝南的二进宅院——镜古楼。院门向南,正厅三间两层结构,西面是厢房,东面围墙。前二排由单双层楼屋围成一个大天井,三围沿界石条铺设,道地卵石铺设,各种花纹图案精美,东面围墙有灰雕,墙角处有一石栏板花坛,正厅廊柱、斗拱、月梁、穿插枋、牛腿雀替木雕精细。
沿着吱呀的楼梯上到二楼,除了窗棂,空空荡荡。推开窗棂,沉积的灰尘在阳光下飞扬。
镜古楼 。
镜古楼,又称别业书院,村里人习惯称其为“小书房”。由清朝本地的富户陈敬吉修建。陈敬吉,字坦臣,号迪庵,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据说陈敬吉家境颇富,田多地广,屋宇连片,是宁海西乡的富户。但他为人慷慨、侠义心肠,在乡间颇有善名。1810年开始,他经常拿出一些粮食接济同族穷苦之人。然而渐渐地,他发现拿出粮食接济困苦并非长久之计,为了让这项善举持续下去,他毅然捐出300亩良田。其中,160亩作为族田,田租收入用来周济族中的鳏寡孤独无力自食者,有多余的则分给周边的穷人;另外140亩作为学田,用租费收入修建了“镜古楼”,余额用来解决每年教书先生的薪资、本族学子读书及赴考的费用等。
王式华说,“镜古”这名字来自“三鉴”,说的是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身心的标准。陈敬吉希望子孙后代能改变崇武抑文的传统,学文识字,修身齐家出人才,在这里将族人培养成为正人君子。事实上,这个书院也一直如他所愿,朗朗读书声,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盲人艺术家,流淌村里半个世纪的乐声
记者流连于青堂瓦舍,遗憾于现今的古宅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一座座空旷的老房和正在修葺的断墙残壁,让曾经的历史变得有些面目难寻。由于年轻一代走向城市,古村不可避免地变得冷清。感慨间,突然被一阵乐声吸引,寻音而去,却是一位盲人正坐在堂屋拉三弦。他叫陈振台,今年71岁。4岁时因高烧意外失明,从此,在黑暗中摸索着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进入青年时代,他和常人一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靠工分养活自己。18岁那年,农村鼓励年轻男子要学会一门手艺,陈振台找来木工工具,凭着极强的动手能力,很快熟悉了锯、凿、刨、锉等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和木工制作工艺。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他逐渐迷上了二胡。父亲找到同村一位会拉二胡的人来做他的老师。不久,陈振台不但学会了拉二胡,还触类旁通学会了三弦、京胡、板胡等乐器。于是,从那时起,乐声就常常在村里响起。
在熟悉这些乐器的构造原理后,陈振台发挥自己的木工特长开始学做乐器。当年他制作的第一件乐器是一把三弦,花了半个月时间。如今,在陈振台家的客厅里,两边墙壁上挂着十来把各式乐器。如今的陈振台,孩子已经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但他从来没想过要离开这个老村。制作乐器和弹奏,是他平日里最爱的消遣。常有村民相约去他家,陪他一起拉上几曲,“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
陈振台做的部分乐器。
桑洲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桑洲镇着重挖掘各村特色,保护开发历史古迹,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开发旅游产品,做深旅游产业。经由政府支持,古建筑群损毁的各处角落也在逐步修缮,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一支由年轻人为主的麻岙村志愿者团队也自发组成。他们创立《陈家三台》公众号,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文章宣传家乡的人文景观。他们组建“唤醒麻岙”微信群,利用互联网吸纳一批热心于古村发展事业的朋友共同为家乡出谋划策推动工作。“陈家三台”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底蕴在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中,正在被慢慢了解,走近大众视线。
记者 张海玉 文/摄 通讯员 徐铭怿 吴劼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