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1998年,夏,西大桥1993年,夏,乌鲁木齐,新疆假日大酒店1990年,夏,水磨沟公园1991年,夏,儿童公园1993年,夏,乌鲁木齐水上乐园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1)

1982年,夏,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2)

1983年,夏,乌鲁木齐大众摄影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3)

1988年,夏,南山牧场苜蓿台子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4)

1990年,夏,水磨沟公园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5)

1991年,夏,儿童公园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6)

1993年,夏,乌鲁木齐水上乐园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7)

1993年,夏,乌鲁木齐,新疆假日大酒店

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8)

1998年,夏,西大桥

新疆晨报讯(文、图/记者 银璐 视频/记者 高宇刚)有多少关于乌鲁木齐的回忆,就有多少关于乌鲁木齐的照片。改革开放40年,我也接近40岁,细翻相册,我找出了自己作为城市普通一员在近40年间和乌鲁木齐这座城的合影,只是有些地方与我一同成长蜕变,变换了新的容颜,而有些地方只能在记忆中重现。

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建成于1962年,先后在1984年和2004年经历两次改扩建。

我拍照片时的火车南站,还没有现在美观宏伟的多功能候车大楼,只有管理有序的站台和一条条坚实的轨道。第一次跑上月台的我,撑着一把洋伞兴奋地完成了最流行的摆拍,身上那条8.65元的蓬蓬纱裙,在当时属于“奢侈品”级别,因为多年以来妈妈总是念叨:“那时候我们工资才几十块钱啊!”

儿时,能常常上火车站台,能看火车进站出站,能坐着火车从乌鲁木齐南站到乌鲁木齐西站,都是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把的事儿。如今,不会再有孩子把坐个高铁、飞机当做宝,但他们对于“珍惜”二字的概念可能也难及我们当年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乌鲁木齐人都会有一张在北门大众摄影馆拍的照片,结婚、生日、毕业、过年……诸多值得纪念的理由,都会让人们走进照相馆拍一张照片。因为家用相机还不普及,智能手机还未出现,所以走进当时设施好、面积大、摄影师多的大众照相馆拍照,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大事。当然即便是今天城市里大大小小个性十足的婚纱影楼林立,但大众摄影里拍出来的照片,还是能让人赞不绝口。

这张照片里最有年代感的除了高低柜、老式电话机、黑白电视机外,应该就是我身上的这套衣服了。这套衣服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流行的儿童款式,真丝绣花缎面,上衣是大襟盘扣短袖褂,裤子是筒裤。这套衣服是我家女孩们的纪念款,我们都穿着它到照相馆拍过相同角度的照片。这衣服原是表姐的,她穿完了给我,我穿完了给大表妹,接着给小表妹,十几年后又给了我女儿。因为每个人的精心呵护,这身衣服到现在也无旧色,依旧传承着我们大家庭浓浓的亲情。

南山风景区在乌鲁木齐市区以南,是以冰雪景观、葱郁林草、奇特山石、高山林牧区为特色的地方,它在唐代就是著名的狩猎区,清代时是有名的牧场。

现在去南山玩,睡到自然醒,然后自驾1个多小时可以到达任何景区,眼花缭乱的农家乐解决吃喝玩的一切问题。而小时候跟父母去一次南山,要完成三个步骤:一、等父母单位组织大规模集体出游,只有单位才有大轿子车;二、爸妈要连夜制作山上吃的食物,凉面、煎饼、菜盒子、卤鸡、午餐肉、黄瓜、西红柿,还有以西瓜为王的水果军团;三、凌晨6点被爸妈从床上拽起,那一刻真想不去了,然后背着大包小包冲上大轿子车,随后开始4个小时左右的上山路,从天黑走到天亮。

到达景区后,作为孩子王的我,需要带着一群异姓弟妹玩,负责他们的安全,别摔伤,别打架。睡眠不足加责任重大,照片中我的眼袋就是记忆的证明。

儿时一家人周末躲凉快最好的地方就是水磨沟公园,风景好,人不扎堆,关键是有一条四季不息的水磨河。水车翻转,鱼儿畅游,水草悠然,在河边玩耍实在舒服。水磨沟的泉水很丰富,大小泉眼不计其数,流出的泉水逐渐汇流成水磨河。“水磨”二字的来源是清代这里的官员曾利用天然的水利资源,修了一座官水磨加工军需面粉,随后又有私人仿效沿河建磨,才有了“谁机触心将磨置,雪花玉屑付盈器”的大规模磨面场景,水磨沟也由此得名。

记忆中这张照片是我和奶奶最后的一次合影,或许是因为没有一起生活,家相距较远,又或是忙于课业和自己的圈子,没有常常承欢膝下。不过好在我们还有这样定格的瞬间,只要我记得她,她就一直在。

儿童公园曾经的名字叫北艺公园,因为姥爷家所在的头宫,与公园就隔着一条和平渠,所以长辈们经常可以带着我去玩。那时候喜欢儿童公园不仅是因为可以玩水和游乐器,还因为那里的花草繁盛,波斯菊、美人蕉、万寿菊、金光菊、三色堇等等。也正因为有这些,小学时班级组织的六一儿童节春游也经常安排在这里,此外,中学生的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大学生的交流联谊会,大龄青年相亲会、中老年文艺汇演都在这里进行。

对小馋猫来说儿童公园有三样宝贝:棉花糖、蜂蜜糖、苞米棒,五分钱的、一角钱的,五角钱的……不管口袋有多少零钱都能买到一份吃。

水上乐园始建于1987年,是集旅游、度假、休闲、游乐、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园,有30多项游乐项目。它承载了我童年、少年时期所有关于游乐场的惊喜与惊吓,直到现在我都记得自己是如何哭喊着从太空飞船上爬出来的,发誓再也不坐了,可下一分钟又拿着套票跑向了摩天轮、双人飞、空中列车、碰碰车……不玩就浪费了,我是这么跟自己说的。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一张套票是60元,可以玩12个项目,只是如今就算浪费项目,我也不敢再上去了。

那些年每个周末到来前,孩子们都会惦记着能不能去水上乐园玩一天,有的孩子甚至在期末狠狠努力一把考个好成绩,只为了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奖励——暑假时能多到水上乐园玩几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拥着爸妈在水上乐园门前留了影,那是个证明,证明我们都曾勇敢过。

新疆假日大酒店曾是乌鲁木齐的地标建筑,那时它是新华北路上最高最好看的建筑,能在那里办一场婚宴,对当时的新娘来说可是“很幸福、很有面子”的事儿。

第一次体验四星级酒店的美食和服务是什么感触?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酒店装修极其精致,服务生俊秀恭敬,服务细节很周全,都是标准化操作。记得那天是全家十几口人聚餐,那顿饭究竟吃了什么菜,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只记的每个人都精心打扮了一番。家里的女士们都穿着鲜亮的连衣裙,男士们都穿上了西裤衬衫,姥爷穿的真丝黑衬衫在那时可是不多见的,用他的话说:“这是喝茶时才能穿的衣裳。”一句话道尽中国人最重要的体面。

如今,姥爷已经离开我19年,假日大酒店的招牌也成为过往。

站在西大桥上,背后是红山,下方是河滩。你和家人、好友、同学、同事,是不是都曾有过这样一张照片?其实那时候每一个来乌鲁木齐的人,大都会在这个角度留影,因为这里是首府最有名的地标。西大桥横跨乌鲁木齐河(现在河滩路),自清代开始就是沟通河西河东的交通枢纽。1763年它叫虹桥,1906年它叫巩宁桥,1940年的它终于从木桥变成了一座3孔石礅桥,1959年它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新桥,经过1996年的再修建和2005年的改造,西大桥有了今天最美的容颜。

这张照片至今已经过去20年,20年里西大桥在变,越变越漂亮,我也在变,越变越怀旧,想念白衣飘飘的青春年华,想念同窗数年的擦身而过的故人。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