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汤恩伯旧时,河南人民管土匪叫“老汤”。但这个老汤,却是比土匪更狠更冷血的汤恩伯。造成如此惨况的,不只是天灾。坊间有这样的说法:“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洪涝、大旱、蝗虫和老汤。

01

河南四害:水旱蝗汤

1942,河南,饿殍遍野。

惨绝到壮者散之四方,老羸转乎沟壑:300万人死于灾荒,300 万人流离失所。

造成如此惨况的,不只是天灾。

坊间有这样的说法:“水旱蝗汤,河南四害”。

洪涝、大旱、蝗虫和老汤。

旧时,河南人民管土匪叫“老汤”。但这个老汤,却是比土匪更狠更冷血的汤恩伯。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

汤恩伯

汤恩伯,字克勤,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黄埔系骨干将领,蒋介石最宠信的三爱将之一(另两位是薛岳、戴笠)。1942年时,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

中原饥荒,民不聊生,驻守河南的汤恩伯部队却吃尽空饷,横征暴敛,直闹得怨声载道,人人恨之入骨。

桂系将领李宗仁曾言:

“汤恩伯的最大缺点,是治军无法度,军纪废弛。汤军借口防谍,凡所驻扎的村落,除老弱妇孺外,所有成年男子一概迫令离村往别处寄宿。村中细软、粮食、牲口也不许外运。壮年人既去,则妇女、财产便一任驻军支配了。以故汤军过处,民怨沸腾。后来,河南人民有句反汤的口号说:‘宁愿敌军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据我所知,这并非对汤军的污蔑之辞。”(唐德刚著《李宗仁回忆录》)

第一战区总司令蒋鼎文,也说过这样一则轶事:

有一次,他带几个卫士外出。途中,数以百计的逃荒灾民突然呼啦围上。

“我是蒋长官,你们为何要仇视我?”蒋鼎文见状不妙,急忙自报家门。

灾民们一听,方才悻悻散去:“我们以为是汤恩伯呢。”

看那阵势,若真是汤恩伯,非指掐牙咬,喝了他的血吃了他的肉不可!

及至多年后,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回忆录中如是写道:

“不论你在何地进行采访,也不论你是在重庆或是在外地了解情况,结论是:政府机关、医院、军队司令部、大学、省政府等一切机构都是形同虚设,或者是行将崩溃。这种崩溃的过程是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的。”

02

天灾人祸,怵目惊心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2)

白修德

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1915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犹太人贫民区。

青年时代,适逢美国经济大萧条;父亲早逝,更令家庭雪上加霜。

所幸怀特勤奋上进,考入哈佛,师从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

也正是在费正清的推荐下,大学毕业后,怀特来到中国重庆,取名“白修德”,从此开始了新闻生涯。

白修德曾访问延安,写出了影响巨大的《中国的惊雷》,被认为是最倾向于中国共产党的驻华记者之一。

1942年,中原大地,灾荒肆虐。

为深入了解灾情,白修德辗转多地,走乡串村,用笔用镜头记录下了当时的惨景。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3)

灾民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4)

灾民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5)

灾民中的儿童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6)

吃树皮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7)

被吃光的树皮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8)

饥饿无助的灾民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9)

灾民中的母亲

在从重庆发回美国的急件中,白修德这样说:

“两万平方英里的河南省北部地区正陷入饥饿之中。男人和女人们正在吃树皮和草根,腹部肿胀的孩子们被卖掉换取粮食。数千人已经死去,数十万人走投无路,上千万人面临着整个漫长冬天的大饥荒的折磨。”

“我们在这个村子里只待了两个小时,无法判断是非曲直……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河南,人类吃着人类。”

“造成这场大灾难的原因是:一,日本人。他们在撤退前毁掉了地里的庄稼;二,上帝。他拒绝给麦田降雨。”

当然,还有国民政府和老汤汤恩伯。

在此前一年(1941年5月)的中条山战役中,国军惨败,阵亡4.2万人,被俘3.5万,被蒋介石称之为“抗战史中最大的耻辱”。

紧接着,蒋介石换将。汤恩伯替代卫立煌,走马上任。

在中条山一战,丢失黄河以北30余县的情况下,汤恩伯竟丝毫没减1942年的征实任务,而是大幅提高人均征实量!

也便是从这年春天开始,上苍发威,河南全省,滴雨未下,成片的谷物枯萎于禾秆。

大旱之后,蝗灾又至,粮食几近绝产。蒋介石集团本就救灾不力,该死的老汤又来了。

于是,一场累及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于饥饿的末日浩劫般的大饥荒,一下子降临在了这片备受日寇蹂躏的土地上。

苦难中的百姓,只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铤而走险,崛起反抗;

二是离乡背井,相率逃亡;

三是困守家园,坐以待毙。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0)

饥饿的灾民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1)

逃荒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2)

乞讨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3)

逃荒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4)

灾民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5)

饥饿的儿童

03

饥荒夺命,苛政如虎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忧国忧民”,对外宣称将划拨5亿元法币进行赈灾。

其中,2亿用于开设粥场,灾区救急;3亿元用于购买赈济粮。

然而,数量庞大的难民蜂拥而至,短短数日,粥场便断顿关停;

至于用来买粮的3亿元法币,则从上到下,贪占挪用,瓜分殆尽。直到1943年新麦成熟,首批赈灾粮才姗姗迟来。

哦,按当时物价,3亿元法币大概能购买3000万斤小麦。平均到河南灾民头上,每人仅能领到1斤!

1斤能吃多久?一天?一个月?

国民政府赈灾机构官员“大声疾呼”:再坚持半年,会好起来的!!!!

而就在1942年夏秋两季几近绝收的惨况之下,老汤还强行征走了每人10斤的“征实”!

白修德在采访中,从相关官员那里得到的解释是:

“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

多么冠冕堂皇。妥妥的饥荒夺人命,苛政猛于虎。

万幸,1943年6月,随着新麦成熟,这场饿死了300万人的河南大饥荒,终于成为过去。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6)

电影《一九四二》国际版海报

河南官员反驳水旱蝗汤,河南四害水旱蝗汤(17)

电影《一九四二》国内版海报

04

铭记历史,珍惜美好

岁月流转,时代更迭,80年转瞬即逝。

如今,伟大的中国和勤劳的人民,正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昂首走在创建幸福生活的大路上。

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请铭记那场苦难,珍惜眼下的安稳,珍惜每一颗粮食,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参考资料:

[1]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2]白修德《中国的惊雷》

[3]人民网《发现大饥荒: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

[4] 宋致新《1942:河南大饥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