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枇杷促农增收,为枇杷穿上保护衣
草坪枇杷促农增收,为枇杷穿上保护衣将“靠天吃饭”的产业变成“金山银山”2020年,一都镇引进京东物流和果之道乡村物流系统,带动顺丰、德邦等物流公司入驻。得益于快递物流进乡村,小丽的网上销售越做越红火:“自己家里五六千斤,都是以电商的模式销售出去,亲戚朋友的也收购过来一起卖掉”。将传统销售引向智慧物流“大家好,我今天在枇杷园里面,看我身后一棵非常大的枇杷树,树上是我妈妈,她现在正在给枇杷选花……”“网红”小丽家种植的枇杷品种叫“三月白”,比老品种早一个月左右开花结果,可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近年来的价格都可以卖到每斤30元以上,被亲切地称为“白蜜”。一都镇原来枇杷品种叫“解放钟”,枇杷成熟期不早不晚,上市时没有价格优势,逐渐不被看好。这一情况,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他们邀请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推动品种改良,“三月白”成了主流。
福清市一都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福建省枇杷三大主产区的核心区之一,被誉为“枇杷之乡”。 枇杷不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近年来,为帮助果农增产增收,促进枇杷产业转型升级,一都镇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心剂”,推动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将“一季”水果做成“四季”生意
“一都镇产出的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享誉国内外。每年3-5月,一都停车场里都会停满私家车和旅游大巴,慕名前来采摘游玩的各地游客一波接着一波。“一个枇杷季能接待3万至5万左右的游客数量,周末每天的游客数量能达3000多人。” 福清市一都镇农口负人陈俊桥介绍说。
枇杷采摘游不仅提升了枇杷的附加值,也催生了其他旅游收入,通过全方位的打造,一年四季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游玩体验,一都人民切实将季节性的生意做成了全年生意。当地政府围绕枇杷开展了一都枇杷节、一都漂流等特色游乐项目,特色民宿、特色餐饮酒楼等游乐设施也不断完善,都市人群品尝原汁原味的绿色水果,儿童还可以体验农事、接受红色教育。一都枇杷切切实实成为了带动村民发展的“致富果”。
将传统销售引向智慧物流
“大家好,我今天在枇杷园里面,看我身后一棵非常大的枇杷树,树上是我妈妈,她现在正在给枇杷选花……”
“网红”小丽家种植的枇杷品种叫“三月白”,比老品种早一个月左右开花结果,可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近年来的价格都可以卖到每斤30元以上,被亲切地称为“白蜜”。一都镇原来枇杷品种叫“解放钟”,枇杷成熟期不早不晚,上市时没有价格优势,逐渐不被看好。这一情况,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他们邀请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推动品种改良,“三月白”成了主流。
2020年,一都镇引进京东物流和果之道乡村物流系统,带动顺丰、德邦等物流公司入驻。得益于快递物流进乡村,小丽的网上销售越做越红火:“自己家里五六千斤,都是以电商的模式销售出去,亲戚朋友的也收购过来一起卖掉”。
将“靠天吃饭”的产业变成“金山银山”
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都枇杷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这里的农民家家户户种植枇杷,黄灿灿的枇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福果”。除了为枇杷引入配套物流,一都镇也推出“枇杷气象指数保险”。
如今,一都镇在持续做强枇杷产业的同时,积极促进枇杷产业与境内的旅游景点的融合,带动一都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组织保障、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科技兴农等方式,让农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擦亮了“枇杷之乡”的金字招牌,用枇杷“种”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这也是“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的题中之义。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