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小故事演讲稿:讲述亲历故事见证辉煌历程
亲身经历小故事演讲稿:讲述亲历故事见证辉煌历程图为汤米·林赛在长城。资料图片图为西布兰德·彭浦曼在吉林大学做专题报告。资料图片图为拉尔夫·马丁2014年在天安门广场参观时留影。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行进到天安门广场时,上百名中外人士舞动着鲜花向观众致意。
新华社记者 李 尕摄
图为李熙玉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
资料图片
图为西布兰德·彭浦曼在吉林大学做专题报告。
资料图片
图为拉尔夫·马丁2014年在天安门广场参观时留影。
资料图片
图为汤米·林赛在长城。
资料图片
中国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韩国)李熙玉
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自豪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作为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
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归来,许多精彩瞬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当天的群众游行分为“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三个篇章,展现了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面貌。中国的发展是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为拓宽韩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渠道,2012年我创办了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
在我看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自豪的发展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10月1日当晚,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联欢活动。高科技灯光秀展示了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脉络。大家载歌载舞,沉浸在这场人民的节日中。作为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亲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
30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中国带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从大连到沈阳的火车沿线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和玉米地,中途睡了一觉醒来还是田野。今年1月,我从沈阳乘高铁前往丹东,耗时不到两个小时。昔日的距离感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缩小了。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中国上海坐飞机,机场突然通知航班因上座率太低而取消。如今中国很多机场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航空也成为中国人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之一。这些都是当年根本想象不到的。
30年来,我先后访问中国200余次。中国发展瞬息万变。要在学术研究领域紧跟中国前进步伐,并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不易。中国的发展奇迹绝非偶然,而是植根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沃土,是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出台务实措施并有效落实的综合结果。
中国政府有强大的顶层设计能力;制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环境保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中国能够不断发展的秘诀。
在9月30日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普照全球”。我在现场聆听主席的讲话,真切感受到中国继续对外推进和平、发展和开放的决心。如今的中国,有理由更自信地从一个“有能力国家”成为“有魅力国家”。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铿锵有力,宣示了中国将继续奋斗再创辉煌的信心与决心。我对此十分认同。总结过去经验,客观评价现今发展,通过确保内在增长潜力,强化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中国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为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陈尚文采访整理)
中国特色治理的强大生命力
(荷兰)西布兰德·彭浦曼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恢宏壮观、令人震撼。我看到参加庆祝活动的所有民众的脸上,都绽放着无比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有助于推动人类不同文明的深入交流。我愿意继续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贡献力量
我今年70岁,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今年10月1日,我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恢宏壮观、令人震撼。不仅仅是中国高水平的国防装备,更重要也更令人感动的是,我看到参加庆祝活动的所有民众的脸上,都绽放着无比灿烂的笑容。那是一种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盛大的庆祝活动显示了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展示了中国特色治理的强大生命力。
自2003年首次访华以来,我每年都会去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旅行,至今已到访逾60次。在这一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比如,我和中国同行用英语交流越来越顺畅,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也大幅提高。记得刚到吉林大学担任名誉教授的时候,大学医学实验室的设备、研究理念和方法等同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小差距。现在,吉林大学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最新科研理念与国际同步,还有优秀的科研团队。中国高校的科研环境完全和国际接轨,甚至不少方面领先世界。目前,在物理、化学、医学、工程等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中国能够创造如此巨大的发展奇迹?我认为中国特色治理有两个重要优势:一是中国领导层能够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专业人士的观点,着眼长远,理性讨论协商,科学决策;二是具有制度优势,能够保持政策长期稳定。通过五年规划等一系列一以贯之的政策,使得科学决策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尽管我从事的是自然科学研究,我对与中国开展社会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充满热忱。2008年至2018年担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校长期间,我努力推动格罗宁根大学同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间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因为这对双方都很有裨益。2011年,由格罗宁根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共同设立的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成立,之后在荷兰多地开设了10余所孔子课堂,广受当地民众欢迎。
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有助于推动人类不同文明的深入交流。孔子学院源于中国,是一个国际化的项目,特别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参与。我很荣幸担任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理事。我愿意继续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贡献力量。
(作者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前校长、著名淋巴瘤病理学家,本报记者张朋辉采访整理)
制度优势让中国实现一项项伟大成就
(英国)拉尔夫·马丁
中国的发展成就不胜枚举,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将资源集中用于解决发展中最紧迫的问题,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机制来落实,而且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人将事情做成的能力和决心,总是震撼着我
我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外国专家观看中国国庆阅兵仪式这样具有非凡纪念意义的活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对人才的尊重,也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态。
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来中国为学生们授课。虽然当时学生们的英语交流能力不足,但他们求知若渴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民众非常重视教育,学生们勤奋好学,对知识充满渴望。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学生身上保留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随着和中国学生的接触不断深入,我发现中国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2001年,我开始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展合作研究,2007年正式受聘为客座教授。近20年里往返于英中两国间,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发展成就不胜枚举,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大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中国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进步。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如今,中国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科技进步的发生地。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之列。这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教育水平得到世界认可的例证。
工作之余,我喜欢旅行,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这要归功于中国高铁的方便快捷。第一次坐高铁是我在中国最难忘的经历。中国高铁把高速度和高舒适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出行不仅是一种需要,还成为一种享受。
从遍及全国的高铁网络,到中企承建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以及最近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项项工程引发了我的思考。中国人民的工作效率让人惊叹,总是在不断创造新的纪录。独特的制度优势让中国实现一项项伟大成就。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将资源集中用于解决发展中最紧迫的问题,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机制来落实,而且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国人将事情做成的能力和决心,总是震撼着我。
我曾经前往青海、新疆等地参观。让我惊叹的,不仅是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绵延不绝的“风车森林”。为充分利用风能资源,中国很多地区修建了风电厂。庞大的风车林立,非常壮观。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推动能源转型,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
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日益紧迫的问题。中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应该让更多人知晓。着眼于全人类的福祉,共同面对攸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挑战,我想,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
(作者为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本报记者敬宜采访整理)
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
(英国)汤米·林赛
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我感受到了中国普通民众对国家的热爱,也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新中国能够取得辉煌成就,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期待见证中国更美好的未来
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从北京站一路走到天安门广场,我感觉所有的参与者都和我一样兴奋。作为一名外国人,能够加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的群众游行队伍中,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在激动之余,我感到特别幸运。
此次庆祝大会不仅于我自己,对我的家庭都有着重要意义。我的父亲威廉·林赛当天也在庆祝大会现场,只不过他是受邀在观礼台上观礼。父亲为追寻儿时的梦想,于1987年来到中国,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之后他定居中国从事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父亲喜欢长城,喜欢中国。我也因此结下和中国的深厚缘分。
我从小在中国长大。新中国70年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变。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让中国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还记得小时候,在北京街头看到最多的汽车是夏利牌出租车,现在路上跑的汽车品牌数不胜数。移动支付、外卖订餐、便利的快递,从出现到普及只用了几年时间,现在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们。
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带我爬长城。我4岁时,第一次自己爬上长城,跟着父亲参加捡拾垃圾的志愿活动。到现在,我已经去过上百次箭扣长城。去箭扣长城的途中会经过一个立交桥施工项目,每次经过那里,都发现项目有新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代表了中国发展的速度。近年来,中国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尤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得到了改善,环保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我喜欢户外运动,可以切身感受到环境的改善。在箭扣长城,当地政府为保护长城生态环境,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派遣专门的保洁员等,这对于保护长城很有益处。
参加气势恢宏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让我对中国的认识更进一层。在我看来,新中国能够取得辉煌成就,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中国政府有效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可以保证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参加游行的时候,队伍里的群众个个精神昂扬,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都在发自内心地欢呼雀跃,参加观礼的群众一直热情地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从大家的热忱和笑容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普通民众对国家的热爱,也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既是对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回顾,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和决心的展示。我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期待见证中国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英国留学生,本报记者任皓宇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