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薄姬出生在秦末,那时候秦始皇已统一天下,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苦。一她叫薄姬,她的儿子,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今天就来聊聊她的故事。图片来自网络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1)

图片来自网络

两千多年前的汉宫里,有这么一个女人,在毫无存在感的深宫中,她不仅能笑到最后,还把儿子培养成一代明君。

三毛曾说:人生的许多大困难,只要活着,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时间和智慧而已。

她正是用时间和智慧,去瓦解了人生中的一次次危机。

她叫薄姬,她的儿子,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

今天就来聊聊她的故事。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2)

图片来自网络

薄姬出生在秦末,那时候秦始皇已统一天下,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苦。

战争是消停了,可千古一帝一会儿要修长城,一会儿要建宫殿,老百姓家的劳动力几乎都被霍霍去了。而被吞并的六国,也还有很多宗室家亲,心心不忿,伺机而动。

整个国家表面看似太平,实则波涛暗涌。

薄姬的母亲,就是过去魏国的宗亲,没落的贵族,后来跟人私通,未婚产女,受尽旁人的白眼。

可以想象,薄姬的童年,大概没什么快乐可言,有面包的人才会去追求爱情,穷苦人家的孩子,只想着如何才能有饱饭吃。

那年项羽振臂一呼,把阿房宫烧了个底朝天,各路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妄想回到秦国统一前的局面。

魏豹便是其中之一,他跟薄姬的母亲一样,都是魏国皇室的后代,因而自立为魏王。

薄姬的母亲一看,亲戚呀,再看看自己身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心里顿时有了想法。

她到处找关系,托上托,最后把女儿送进了魏豹的后宫。能做姬妾当然好,要是不能,做个普通宫女,应该也能混口饭吃。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3)

图片来自网络

进宫后的薄姬,不知道是凭借自小在社会底层摸爬打滚学来的察言观色,还是因为青春无敌,反正魏豹看她就很对眼,从此经常把她带在身边。

某天,薄母借口说想念女儿,顺道带了个相士进宫来,说想给薄姬看看面相,预测一下未来。

相士摸了摸薄姬的面骨后说,不得了呀,此女是富贵相,将来是会诞下龙子的。

薄姬看了看旁边故作惊讶的母亲,又看了看眼前声情并茂的相士,瞬间明白了几分,心想:你这样说,我就暂且这样听吧。

没想到,神女无心,襄王有梦。一旁的魏豹听进去了,暗自磨拳:我的夫人将来能生龙子,那我不就是龙子他爹吗?

彼时,楚汉争霸早已拉开帷幕,刘邦和项羽都在抢地盘拉人头,而魏豹那时已倒戈刘邦,答应结盟。

谁知道听了江湖术士的一席话后,魏豹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或许能隔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从而成为最后赢家。

于是,既没有庞大英勇的军队,又没有智囊团的魏豹,这时候选择反水刘邦。刘邦一听,被这个出尔反尔的小人气得不行,连忙派出大将,几天的功夫就把魏豹给拿下了。

真是应验了那句:不作不会死。

魏豹被俘后,曾经最受宠的薄姬,也被打回原型,被分配到汉宫的织布房,当起一名小小的织布女。

但这一切,薄姬都坦然接受。当年做魏豹的女人,本来就不是奔着爱情去的,去哪都是为了一口饭而已,去哪都一样。

没有恩宠,那就靠一双手,先好好地活下去吧。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4)

图片来自网络

从魏宫到汉宫,薄姬从宠妃变成一个小小织布女,做着后宫中最繁重的粗活,不知不觉已经快一年了。

薄姬昔日在魏宫里的“好姐妹”,好些早已被临幸了,薄姬却一年都没见上刘邦一面。

某天,她过去的“好姐妹”,在陪刘邦出游的时候,无意中聊起薄姬,感叹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当年姐妹们曾许下诺言“苟富贵勿相忘”,没想到曾经不受宠的她们,如今转投刘邦这里,却先富贵起来了。

刘邦听了以后,瞬间博爱之心又泛滥,当晚回去,就召见了薄姬。

面对突如其来的恩宠,薄姬知道机会来了。

人的一生当中,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若能好好把握住,有时候一次就足以改变命运。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5)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的薄姬想起了当年相士的话,或许能再利用一把。

于是薄姬见到刘邦后,故作疑惑地问:“我昨晚做梦梦到有条龙一直在我肚子上方盘旋,大王你说这是啥意思呢?”

啥意识,今晚过后,你就知道是啥意思了。果然,刘邦听到这番话后,跟魏豹当年的反应几乎一样,看来男人都喜欢自诩为龙王。

那晚过后,刘邦又把薄姬抛诸脑后了,可是几个月后,薄姬发现自己有喜了。

在后宫中,子嗣就是女人争宠立足的筹码。你看戚夫人,不就是带着儿子整天作妖吗?

但曾在魏宫打滚的薄姬深知,能怀上,虽说有几分运气,但若想顺利生产,孩子平安长大,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她不禁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形势:吕后手段毒辣,在朝廷上又有自己的势力,斩韩信眼都不眨一下。

戚夫人年轻貌美楚楚动人,又有皇子傍身,母子俩都是刘邦的心头肉。

而薄姬自己,却毫无优势,既没靠山,对刘邦又没有吸引力,从前自己一个人,尚且可以无欲无求,现在有了孩子,就要好好筹谋一下了。

于是,薄姬选了另一条路:不能正面开干,那就避其锋芒。

为了自保,薄姬不断给吕后和其他妃嫔,释放不争不抢的信号。

她在自己的宫中又织起布来,每天只守着自己的织布机,刘邦来不来她的后宫都无所谓,正好可以远离后宫争宠,其他人觉得她毫无威胁,自然也不会花心思去算计她了。

汉高祖五年,薄姬顺利诞下皇子刘恒,刘邦来她宫中的时间就更少了。

薄姬依然一面坦然,母子俩继续做汉宫中的小透明,大的不争宠,小的不争位。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6)

图片来自网络

汉高祖十一年,八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分封的地方是西北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之地。

对于这个分配,薄姬没什么异议,但小小的刘恒却有情绪了。

父亲平时已经够偏心了,不怎么关心自己不说,如今又把好肉都留给其他兄弟,把硬骨头扔给自己。

薄姬只好摸了摸儿子的头,安慰道:“孩子呀,别人看不起自己不重要,自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行。”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7)

图片来自网络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开始对过去曾与她争宠的姬妾来个秋后算账。

而薄姬,趁机主动向吕后申请,跟随儿子一起前往代国,差不多等于把自己流放到边疆去。

吕后看了看一向“懂事”的薄姬,想着她这些年来不争不抢,一天到晚只埋头织布,又想着他们母子俩去到代国的荒芜之地,估计也翻不出什么水花来,就准了。

就这样,薄姬成功地躲过了一劫。

“福祸”二字,从来都是相伴相连。曾经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没想到有一天,正好成为薄姬母子的避难天堂。

到了代国,薄姬顿时有种虎口逃生的感觉,但她也并未因此大意,她深知,就算逃得再远,也还是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盯着自己。

于是她继续低调简朴,代宫中一切开销用度从简,薄姬自己的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织的。

她教育刘恒只管用功读书,学习如何治理好代国。他们此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带领代国的百姓们,脱贫致富。

皇权?天下?先让其他人争个够吧。从此汉宫中的风云变幻,都与他们无关。

也因此,无论吕后此后派来多少间谍,作出过多少试探,都被薄姬母子一一瓦解。

在其他的刘姓王一一被吕后迫害后,薄姬带着儿子,又一次顺利躲过了一劫。

直到吕后去世,吕氏一族的残余势力又被歼灭,薄姬母子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她是世人眼中最尊贵的太后娘娘:从私生女到皇太后(8)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刘邦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薄姬母子这些年来在代国的政绩,大家都有目共睹。

刘恒宅心仁厚、治国有道:轻劳薄赋、发展农业,和匈奴和解换老百姓的休养生息,从前那个寸草难生的代国,如今已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薄姬更是十年如一日的勤俭节约,恪守规矩,不该自己管的从不过多干涉,大家都不担心她会像吕后那样专横霸权。

大臣们都放心了,纷纷推举刘恒重回汉宫登位,带领全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公元前180年,在代国就藩十五年后,刘恒回京继承皇位,是为汉文帝,薄姬也曾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

最后

《白鹿原》里有这么一句话:

人往往就是这样,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历程。

这句话用来形容薄姬的大半生,真是再合适不过。

你说她是宫斗高手吧,她却从未参与争宠。

你说她有运气加持吧,她却历尽世间艰苦。

生逢乱世,她只是坦然接受命运的一次次考验,没有随波逐流,陷入斗争的漩涡。

而是选择一次次地沉下心来,守护好自己的一方净土,直到能拨云见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