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在处理中常用的三种方法: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污水在处理中常用的三种方法:污水处理基础知识用各种各样指标值定性分析的废水的物理学、有机化学或微生物特性。3、污水水质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废水中污染物分离除去或将其转换为无害稳定的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入水体。2、污水水量在一定的时间内排放污水的量,常用m3/d或m3/h表示。
以下这些概念应该要清楚。如果表达不是很清晰或者错漏,欢迎各位同行和前辈指正。
一、常见基本概念
1、污水处理
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废水中污染物分离除去或将其转换为无害稳定的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入水体。
2、污水水量
在一定的时间内排放污水的量,常用m3/d或m3/h表示。
3、污水水质
用各种各样指标值定性分析的废水的物理学、有机化学或微生物特性。
比较常见的指数有PH、SS、COD、BOD、NH3-N、TP、TN、油类物质、重金属、大肠杆菌、色度、温度等。
1)SS(悬浮物)
固体悬浮物,通常单位mg/L,通常指用滤纸过滤水样,将滤后截留物在105℃温度中干燥恒重后的固体重量。
2)COD(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通常单位mg/L。指的是在相应的条件下,选用相应的强氧化剂氧化水样时,所损耗的氧化剂量。这是表达水里氧化性化学物质是多少的1个指数值。水里的氧化性化学物质有各种各样有机化合物、亚硝酸钠、硫化物、亚铁盐等,但关键的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里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数。化学需氧量越大,表明水质受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污染越比较严重。
3)BOD(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通常单位mg/L。有机化学空气污染物经微生物菌种溶解所耗费溶氧的量。生物需氧量(BOD)指在有氧的条件下,考虑到微生物的活动,将水里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损耗的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简称BOD。就是指在20温度下,经5天培养后所损耗的溶解氧的量,用BOD5表明,BOD5常见来表明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4)NH3-N(氨氮)
氨氮,通常单位mg/L。氨氮指的是水里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 )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通常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一起,人和动物排泄物中中氮有机化合物很不平稳,非常容易转化成氨。氨氮是水质中的营养元素,可引起水富营养化状况引起,是水质中的关键氧耗空气污染物,对淡水鱼及一些水生物微生物有危害。
5)DO(溶解氧)
溶解氧指的是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明。水里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数。
6)TN(总氮)
即水里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之和;
7)TP(总磷)
有机磷和无机磷之和;
4. 厌氧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不存在溶解氧和硝态氮。溶氧在0.2mg/L以下。
5. 缺氧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或除硝酸盐氮外没有溶解氧的环境状态。溶解氧在0.2~0.5mg/L左右。
6. 好氧
在污水的生物处理中,环境中有溶解氧或硝态氮。溶解氧在2.0mg/L以上。
7. 曝气
指将气体中的氧强制性向液體中迁移的全过程,其目地是获取充足的溶氧。除此之外,曝气也有避免池中飘浮体下移,提升池中有机化合物与微生物菌种及溶氧触碰的目地 进而确保池中微生物菌种在有充裕溶氧的标准下,对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空气氧化溶解。
8. 活性污泥
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各样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产生的污泥状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9. 活性污泥法
运用活性污泥法在污水中的凝聚力、吸咐、空气氧化、溶解和沉定等功效,除去污水中有机化学空气污染物的这种废水处理方法。
10. 生物膜法
使污水触碰生长发育在固定不动支撑物表层上的生物膜,运用降解或转换污水中有机化学空气污染物的这种废水处理方法。
11. 气浮
气浮法是在水里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附着在悬浮颗粒上,引起密度小于水的状态,运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进而获取固、液分离的方法。产生微泡的方式有曝气和溶解气体等。
12. 混凝
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里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里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物能互相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这个方法称为混凝沉淀。在给排水解决和废水治理中混凝土沉定全是最普遍的方式 之一。
13. 过滤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通常指以石英砂等粒状填料层截留水里悬浮物质,进而使水获取澄清的工艺过程。过虑的关键功效是除去水中的飘浮或胶态化学物质,非常是能合理除去沉定技术性不可以除去的细微物体和病菌等,对BOD和COD等也是某种意义的除去实际效果。
14. 沉淀
应用悬浮固体和水的密度差,作用力地基沉降功效除去水中悬浮固体的全过程。
生化池活性污泥
15.硝化
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在有氧条件下反应,硝化菌(化能自养菌,生理活动不需要有机性营养物质,从CO2获取碳源,从无机物(氨氮)的氧化(N从-3价到 5价)中获取能量),释放出H ,需要碱度。
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态氮进一步分解氧化,首先使氨(NH 4)转化为亚硝酸氮,反应式为:NH 4 3/2O2→N2O- H2O 2H
继之,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其反应式为:
NO-2 1/2O2→NO-3
16.反硝化
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缺氧条件下反应,反硝化菌(异氧兼性厌氧菌,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
NO-2→NH2OH→有机体(同化反硝化)
NO3
NO-2→N2O→N2 (异化反硝化)
17. 几种常见药剂
PAC:聚合氯化铝(一般除磷时总)
PAM:聚丙烯酰胺(一般脱泥时用)
纯碱:NaCO3
烧碱:NaOH
熟石灰:Ca(OH)2
生石灰:CaO
18. 常见设备
格栅(人工格栅、机械格栅)
刮渣机(刮油、刮渣)
水泵(潜污泵、管道泵等)
风机(回转式风机、罗茨风机、离心风机)
填料(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等)
曝气设备(曝气管、曝气头等)
气浮设备(浅层气浮、涡凹气浮等)
过滤设备(通常过滤砂滤池或活性炭、超滤、反渗透等)
消毒设备(次氯酸钠、CLO2消毒、紫外消毒等)
污泥脱水设备(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等)
仪器、仪表(PH计、压力、DO、MLSS、液位计、ORP、在线监测仪等)
排水设备(滗水器(虹吸、机械)
19、补充营养元素
碳源:常用甲醇、葡萄糖
氮源:硝酸钾、硝酸钠、尿素
磷源: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过磷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