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瑙鲁在脱贫致富之后,当地政府自然而然地开始推行一系列政策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建立起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向国民提供免费住房、照明和医疗等,瑙鲁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堂岛”。然而,瑙鲁岛的磷酸盐是由成千上万年的鸟粪堆积而产生的,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磷酸盐矿按照当时瑙鲁人的开采力度,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届时瑙鲁人又该何去何从?1970年,瑙鲁政府花钱赎回磷酸盐开产权,从此奔上了致富之路。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瑙鲁人靠着岛上积累的巨量鸟粪,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跃成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瑙鲁地图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一行发现了瑙鲁,欣喜之下将其命名为“快乐岛”。1888年,该岛被德国占领殖民,始称“瑙鲁岛”,随即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瑙鲁岛上被发现有丰富的磷酸盐资源,该岛因此成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日本的争抢之地。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占领瑙鲁,

引言

《易传·象传》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我们应该像天一样追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也应该像大地一样增厚美德,以身作则。因此,在大地给予我们富足的资源后,我们在珍惜之余,更应该勤劳奋斗。

然而,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命运坎坷的国家——作为全球面积最小的岛国,瑙鲁曾是最受上帝偏爱的国度,只用挖掘鸟粪出售就能暴富,一时间羡煞旁人。可如今,“上帝宠儿”已经变成了“弃儿”,瑙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闲来无事,可能才会有人偶然想起,当时瑙鲁不是打算修建瑙鲁大厦并举国搬迁吗?不知他们在澳大利亚修建的瑙鲁大厦竣工没有,又是否搬了进去?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1)

▲空中鸟瞰瑙鲁岛

01

瑙鲁,全名瑙鲁共和国,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由一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陆地面积21.1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庄,最高点海拔61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曾经因为岛民生活富裕美满而有着“天堂岛”的美称。瑙鲁全岛曾有五分之三的陆地面积被由鸟粪积累所产生的磷酸盐所覆盖,磷酸盐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而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2)

▲瑙鲁地图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一行发现了瑙鲁,欣喜之下将其命名为“快乐岛”。1888年,该岛被德国占领殖民,始称“瑙鲁岛”,随即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瑙鲁岛上被发现有丰富的磷酸盐资源,该岛因此成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日本的争抢之地。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占领瑙鲁,两年后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像一战后那样交由澳、英、新共同托管。1968年,瑙鲁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之所以特别,在于该岛实在太小,因此虽然是英联邦成员国,却无权参加和出席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3)

▲瑙鲁总理府

1970年,瑙鲁政府花钱赎回磷酸盐开产权,从此奔上了致富之路。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瑙鲁人靠着岛上积累的巨量鸟粪,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跃成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瑙鲁在脱贫致富之后,当地政府自然而然地开始推行一系列政策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建立起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向国民提供免费住房、照明和医疗等,瑙鲁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堂岛”。然而,瑙鲁岛的磷酸盐是由成千上万年的鸟粪堆积而产生的,属于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磷酸盐矿按照当时瑙鲁人的开采力度,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届时瑙鲁人又该何去何从?

02

于是瑙鲁政府开始尝试发展旅游业,但这座珊瑚岛上除了鸟粪,似乎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景色。至于工业、农业,岛上的面积就那么大,根本没地方发展,除了出产的椰子、香蕉和菠萝,其他任何食物基本都要依靠进口。面积仅32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也注定了瑙鲁的渔业十分有限,除了填饱岛民肚子,仅剩少部分能够出口创汇。无奈之下,该国开始搞离岸金融业,结果遭到西方制裁,瑙鲁政府从2004年开始对这一业务进行限制,本不富裕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4)

▲开采后大量裸露的石滩

然而,资源的枯竭并非只导致了国民收入锐减,随着环境恶化和磷酸盐过度开采,瑙鲁岛的平均海拔大幅下降,而在温室效应加剧的大环境下,海平面不断上升,瑙鲁的陆地面积不断缩小,由原先的24平方公里缩小到21.1平方公里。不少科研机构预测,瑙鲁也许会是地球上第一个因环境恶化而灭亡的国家。

因此,瑙鲁政府决定放弃国家原本的领土,准备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修建一座楼高52层的“瑙鲁大厦”,以供1万多国民居住,该大厦于1977年完工,是当时墨尔本最高的建筑物。然而在2004年,财政捉襟见肘的瑙鲁政府被迫把大厦抵押了出去。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由于错估了磷酸盐矿的开采速度,瑙鲁在2005年将岛上的资源开采完之后就破产了,政府赎回大厦的可能性彻底丧失。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5)

▲完工于1977年的瑙鲁大厦

如今的瑙鲁人,不得不依靠各国援助(主要是澳大利亚的援助)为生。但是这些援助并非是没有条件的,比如澳大利亚在2001年-2004年曾经分三批提供数额分别为1000万、1450万和2250万澳元的援助,但前提是在瑙鲁建立难民甄别中心并派遣高级财政和警务官员协助管理。说穿了,就是在瑙鲁境内设立收容所,将澳大利亚不想要的人全部甩过来,而且收容所的内部管理是由澳大利亚说了算,收容所所在的土地,不就是变相的“租界”吗?虽然很屈辱,然而瑙鲁人为了活下去,还是得硬着头皮答应。

03

就这样,曾经名副其实的“快乐岛”、“天堂岛”,如今却沦落为“地狱岛”,引人唏嘘之余也不禁令人反思,其中原因何在呢?

首先,瑙鲁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不平衡,几乎全依赖于岛上的鸟粪,可这些鸟粪并非是造物者的无尽藏,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然,其实瑙鲁除了磷酸盐矿的开采,还有捕鱼业,但是由于捕捞能力有限,瑙鲁政府赚不到什么钱,每年政府通过发放捕鱼证的方式能获得大约600万-800万澳元的财政收入。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倒塌后,捕鱼业和日益限制的离岸金融业所带来的微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如今的瑙鲁。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6)

▲被遗弃的磷酸盐开采设备

其次,由于瑙鲁共和国国土面积过小,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发展难度,几乎只有依靠高附加值产业才能够建立可持续的发展体系,然而在富裕时期,瑙鲁政府并没有“未雨绸缪”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所以永远失去了国家健康发展的机会。此外,在磷酸盐矿给瑙鲁人带去巨额收入的同时,也给瑙鲁人带去了懒惰。在瑙鲁最富有的时候,国民们几乎都不用工作,就连磷酸盐矿的开采也是雇佣的外国工人。习惯了不劳而获与坐享其成的生活之后,谁又愿意再去从事辛劳的工作呢?况且,又有多少岗位能提供给这些人呢?

瑙鲁可有原住民:凭挖鸟粪致富的瑙鲁(7)

▲瑙鲁民众

瑙鲁人明明知道磷酸盐矿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但始终不愿意真正去面对,不愿意走出舒适圈。且不说瑙鲁再没有国力去继续修建瑙鲁大厦,就算瑙鲁大厦成功修建起来了,那也不会成为瑙鲁人的避风港。失去了磷酸盐矿的瑙鲁人,没有后续收入,又能够凭什么在瑙鲁大厦中生活?瑙鲁人修建瑙鲁大厦时的心态就好像是一只鸵鸟——当风险来临之时,他们一味地回避困难,只想找个地方躲进去,却压根不曾考虑后面的困难。

结语

《孟子·告子下》有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一句话可谓是至理名言。忧虑祸患能使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国家走向灭亡。或许瑙鲁人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只是他们也没想到破产会来得这么快,让他们连自己最后的“避风港”瑙鲁大厦也没有修建完成。也或许这座“天堂岛”,其实自始至终都是瑙鲁人的囚牢,封闭着他们的躯体和思想。

参考资料:

《易传·象传》

《孟子·告子下》

《列国志:瑙鲁(新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