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扛住多大压力就能成就多大事业:身处枢纽
能扛住多大压力就能成就多大事业:身处枢纽“现在,随着上海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原来的5个集中隔离点,已经陆续关闭了4个。”随着本市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洪建峰也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上。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守牢防疫线,“遇到问题时,不妨主动跨前一步,因为战‘疫’没有局外人。”在一线抗疫期间,洪建峰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半夜。记得有一个凌晨,指挥部接到区里指令,要成立一个新的集中隔离点,当天中午12点前就要完成硬件建设,下午就要开始接收隔离人员。接到任务的洪建峰和同事清晨5点多就起床准备,一早赶到该点位,按照事先梳理的“注意事项”,对该点位的硬件进行相应调整,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以接收隔离人员为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各个组的高度配合,这其中,志愿者转运小分队获取隔离人员转运的安排;信息组根据人员信息安排房间、核对身份信息;运营组为每个隔离人员安排好房间,并向信息组反馈信息;消杀组要及时跟进,完成对转运车辆、周边环境等
作为增援干部从杨浦区集中隔离管理指挥部返回后,上海市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上海开放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洪建峰近日又开始为学生们的复学而没日没夜地忙碌。
在本轮疫情最吃劲的阶段,洪建峰报名成为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在杨浦区集中隔离管理指挥部日夜奋战,通过改进信息流转的每一个细节,助力多个集中隔离点效率倍增。
四月中旬,洪建峰来到杨浦区集中隔离管理指挥部,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里,被称为杨浦区集中隔离点的“中央厨房”,统筹管理着周边5个隔离点。洪建峰担任信息组组长兼对外联络员,这个小组是所有信息的“中转枢纽”,信息是否能通过这里高速准确地流转,决定了5个集中隔离点的医疗消杀、运营管理、安全防护、物资保障等是否能高效有序地完成。
虽然靠一部手机就能完成这个岗位的大部分工作,但如何让手机里的信息“跑”得更快更准?洪建峰上岗后在每一个细节之处都想方设法进行优化。
以接收隔离人员为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各个组的高度配合,这其中,志愿者转运小分队获取隔离人员转运的安排;信息组根据人员信息安排房间、核对身份信息;运营组为每个隔离人员安排好房间,并向信息组反馈信息;消杀组要及时跟进,完成对转运车辆、周边环境等的消杀工作……“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有效的信息才能串联起来。弄错一个数字,都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洪建峰记得,自己第一天“上岗”时,拿到一部工作手机和80个隔离人员的电话号码。打完80个人的电话,他立刻和同事一起归纳梳理出了针对联络隔离人员的“必问5件事”。
那两周,洪建峰每天要给这部新手机要充两次电,光电话就要接打数百个。而每打一圈电话,他都会对流程再进行一次优化。
洪建峰注意到,在隔离点,每天完成大量的核酸采样工作后,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来领走检测样本。但由于上门来取样的工作人员或司机并不固定,因此经常会发生找不到取样箱的情况。于是,他和同事想了个办法:到周边的几个关键路口拍下照片,并在照片上标注好箭头方向。每天取样前,洪建峰就将这组取样地图发送到微信群,以便任何“新人”都能按图索骥,快速找到样本箱。
在一线抗疫期间,洪建峰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工作到半夜。记得有一个凌晨,指挥部接到区里指令,要成立一个新的集中隔离点,当天中午12点前就要完成硬件建设,下午就要开始接收隔离人员。接到任务的洪建峰和同事清晨5点多就起床准备,一早赶到该点位,按照事先梳理的“注意事项”,对该点位的硬件进行相应调整,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现在,随着上海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原来的5个集中隔离点,已经陆续关闭了4个。”随着本市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洪建峰也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上。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守牢防疫线,“遇到问题时,不妨主动跨前一步,因为战‘疫’没有局外人。”
编辑:文茜婷
资料: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