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方便起见,我把原来未分段的专家点评,按照主要意思分成几段,先引用点评原文,然后做一点儿我的评论和思考。 【原文】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1)

浙江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火了,网上热议颇多:有赞的,认为学富五车,思想深邃;有弹的,认为堆砌辞藻,矫揉造作。

我看了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正面的负面的评论,总体算是一篇“有品”的文章,值得从各个角度评说。但不管怎样,这文章其实只和这位考生自己有关,他愿意怎么写,能写到什么水平,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和旁人无关。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2)

我倒是觉得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对这篇文章的点评应该特别关注一下,因为这个点评不仅仅与这篇作文有关,还与成千上万的考生有关,这是个导向问题,是风往哪个方向吹的问题,不可不慎。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3)

方便起见,我把原来未分段的专家点评,按照主要意思分成几段,先引用点评原文,然后做一点儿我的评论和思考。

【原文】

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评论】

“几十年高考作文阅卷生涯”,足见经验之丰富,资历之老成。“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极言难得,难得到几十年一遇的水平。

“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这句是“极少能碰到”的论据,但是,这个论据的语句表达形式虽然看似工稳,意思却颇令人费解。文字的“老到”和“晦涩”是什么关系?是“老到”就要“晦涩”,还是“老到”和“晦涩”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思想的“深刻”和“稳当”是什么关系?是“深刻”必然“稳当”,还是深刻了就不容易“稳当”?

这样的表达,是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语句,还是故作高深呢?

【原文】

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然而,细读后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评论】

“看第一遍……然而,细读……”这毫无疑问是说,这篇文章只有细读才能发现它的好。然而,稍具中高考作文阅卷经验的老师,都很清楚地知道,批阅一篇中高考的考场作文需要多长时间,往更长了说,两分钟已经是一大关了吧?这样的时长,你让我“先看第一遍,然后细读”,这可能吗?

显然不可能,但这不可能对阅卷老师没什么,对考生而言,就有什么了。一旦无法在很短的时间中让阅卷老师清晰把握你要写的啥,就会让阅卷老师觉得不知所云、莫名其妙,一旦觉得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必然就会令自己的作文陷入到一种危险的境地。

后面点评中讲述的事实也正印证了这一点。那么,让考生陷入到危险之境,依靠运气,期待被“阅卷审查组”老师发现,这合适吗?

“它的每一句话……,文章从头到尾……,所有的……,而本届高考,……。”这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用词如此之绝对,给人的感觉是这篇考场作文堪称完美,简直“无一字无来处”。

然而,考场作文不完美,其实应该是一个常识。科举考试上千年的时间,千百万一门心思研究“四书五经”的学子,有人写过“完美”的考场八股文吗?有考场八股文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吗?没有!

高考作文,在那么短的时间,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要满足那么多的种限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再正常不过,一点儿瑕疵都没有反而不正常。

事实又如何呢?网上已经有各种以事实为依据的评论,谈及文章的引用本身有问题,或者考生对所引用的语句理解有偏差等等。那这个堪称“完美”的评价,立论依据又何在呢?是为了维护一个满分作文的光辉形象,不得不这样说,还是在不经意之中暴露了点评专家或者评审组的认知漏洞呢?

【原文】

当然,这样的文字,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

【评论】

“这样的文字”是哪样的文字?“这样”这个指代颇为模糊。到底是怎么样的文字就“较易令人看不懂”了呢?是“引证各种名人名言”太多,还是完美引用到“无一字无来处”呢?

“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这倒可能是一个事实,说实话,对这样的满分作文我也看不大懂,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点儿读不下去。前面的点评也说了,“细读”才能体会妙处。

“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说明我们的阅卷老师还是能识别作文的好坏的。”这句话单看没问题,但和“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这个连在一起,则逻辑上大大地不通,难道给39分的老师,就不是“我们的阅卷老师”了吗?

再说了,如果前一位老师不能代表阅卷老师,那么“后两位老师”就能代表所有阅卷老师?难道仅仅是数量上多出来一个,于是就代表多数了吗?这其中有没有偶然的因素呢?以我有限的阅卷经验来看,这种争议作文给分的偶然甚至大于必然。

“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一致给出高评。”一般而言,作文三阅之后,因为后两位阅卷老师打分在规定的分差之内,已经可以通过电脑取平均分,给出最终的分数了。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作文审查组的老师再次发现了这篇作文,并通过最终复核,给了满分呢?不得不说,这个考生的运气实在太好了。那又有多少考生有这样的好运气呢?

“认真细读”和“一致给出”,这样的表达,细品起来也挺好玩儿。从积极角度来说,当然体现了作文审查组老师的认真负责,水平出众。但是,换一个思路想一想,如果作文审查组的老师不“认真细读”,或者说像阅卷老师那样去读,也能发现这样一篇“妙文”,不会造成遗珠之憾吗?如果作文审查组老师不“一致给出”,而是像阅卷老师一样,也有不同意见,那又该怎么办呢,是少数服从多数,还是就听大组长的?是不是不高度一致就不能体现出审查组老师的权威性了呢?

实话实说,点评中将“阅卷老师的分歧”和“审查组老师的一致”在不经意中做了对比,这样的表达方式,会令阅卷老师感到很不开心,言语之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居高临下的傲慢来了。

“我们认为,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这句中用的是“我们”,不是“我”,显然透露出来的信息是阅卷组长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代表审查组全体老师的意见。

“把此文打成满分,不仅是给予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数”,不管是不是真的“恰如其分”,但满分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会再更改,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过,“也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这句话中“水准”之前应该有“最高”这样的限定词,这个“最高”必不可少,要不然会让人以为是“平均作文水准”。

【原文】

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然而,要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而非背诵几条名人名言就行的。”不大量读书,只是背诵名人名言,显然写不好作文,作为语文老师,我对这个观点举双手双脚赞成。读书是输入,作文是输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这个“而”,放在这里是几个意思?是要表示转折吗?好像前后语句没有任何转折的意味,所以,这个“而”完全可以去掉。这句话中,“表达学术化”作为一个正向的赞美词语出现,那么,什么样的语言可以称之为“表达学术化”呢?

“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这一句和前一句联系在一起,不能不让人认为“表达学术化”替换成另外一个词就是“晦涩”。

这篇满分作文,能够看得出来考生在刻意使用一些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完全被抛弃了的死掉的生僻词,诸如“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觇”“玉墀”“婞直”之类,这些词不要说对普通读者而言不亚于天书,就是对我这个语文老师而言,也难免有些会愣神,会犯嘀咕。

难道非要说“嚆矢”,不能踏踏实实地说“开端”或者“先声”,才显出“学术化”来吗?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搞得这样晦涩难懂实在不是好风气。所谓“是真佛只说家常”。能用“家常话”表达深奥的道理,才是“真佛”,非要弄得晦涩难懂,那不过是扯虎皮拉大旗,“装”那啥而已。

为啥学术语言非要“晦涩”呢?因为有些人要通过这个方式建设一个封闭的圈子,营造一个壁垒,以此显示圈子的高大上,不同凡俗而已。今日之社会,各种“造词”层出不穷,在“造词”的背后,则是遮掩不住的思想的苍白,甚至是常识的缺乏,难道遏制这样的不良风气,不应该从学生抓起吗?

可能有人会说,人家点评中已经说了,“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干嘛还要给人家扣帽子呢?

最近几年中考优秀满分作文,的浙江满分作文(4)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爆出来这篇文章的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的隶属单位,中国知网显示,浙江教学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国语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中小学师生,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育类报刊社。

我们不去追问泄露出这样的考场作文,是否符合阅卷保密原则,单单是看这样一个在基础教育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报刊社的发布,再加上作文阅卷组大组长的点评,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毫无疑问,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标杆,是一个导向。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谣有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样一个标杆作文的树立,必然让广大考生疯狂效法,明年出现这样大量引用晦涩难懂的哲学名言的作文,尤其是在浙江省高考的考场上,一定是个大概率事件。

这样的效果,我想发布的媒体或者评卷组组长完全应该预见到。但为什么有这样的预见,却又要公开这样一篇满分作文呢?毕竟满分作文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公布这一篇呢?

原因或许很简单,套用新闻传播的一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同样的道理,一篇规规矩矩的高考高分乃至满分作文很难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吸引不到眼球则起不到宣传的作用,起不到炫耀的作用。

唯有这样一篇作文,才能达到宣传与炫耀的目的。看,我们浙江的考生多牛,能对中国古代各种生僻典故烂熟于心,能对各种西方哲学的说法信手拈来;看,我们的作文审查组多牛,绝不让这样一篇奇文淹没于尘土,一定要发掘出来,并令其熠熠生辉。

一方面在炫学生,一方面也在炫自己。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掌握了话语权力,学术解释权利的优越感。

我相信,从发布的媒体,到作文审查组的专家,都深信这是一篇近乎于完美无瑕的考场作文,所以,才满怀信心地将其放出来。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高手在民间”,这样一篇文章一放出来,就引发了热议,或者准确说是争议。

有“好事者”逐字逐句地分析,将那些引用的哲学名言的误用以实证的方式一一罗列出来,从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的种种问题,都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越研究问题越多。我想这是当事媒体或者专家完全没有想到的,本来出发点很好的一件事,万万没想到,居然搞砸了。

其实,关于这篇作文的好与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搞砸的,绝不仅仅是这篇作文本身,还有比这严重一百倍一千倍的问题。以我个人的浅见,至少有以下几点问题。

1. 助推无限拔高的趋势

我们的教育,有严重的拔苗助长之势。于是才有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一路下来,现在是要高中教育大学化。然而,这样的超前,真的有益吗?于个体而言,当然会有一些“神童”的存在,让他们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这都没有问题,但是,于整体而言,则是拔得越猛,死的越多,拔得越狠,死得越快。

具体到写出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的这位考生,我们无从了解更多关于他的学业情况,只能从这一篇作文提供的有限信息推测,这是一个热爱古典,热爱哲学,热爱读书的学生,这于他个体都没有什么问题,非但没有什么问题,反而应该大加鼓励。

但如果把这样一篇作文,当成是“展现浙江高三学生的作文水准”,会怎么样呢?难道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深入挖掘古典,都要大量阅读西方哲学著作吗?这样会完全偏离乃至脱离我们实际的学情。

走得还不稳当,就要要求快跑,结果会怎样呢?必然摔跤。这一点常识点评专家不会不明白,毕竟专家在点评中也明确提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

连引证名人名言都还是贴标签式的,还做不到完全妥帖,就要求更多的学生要向这位得满分作文的考生看齐,恐怕不是“取法乎上”,而是完全够不着。使出了吃奶的气力模仿,很可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只会造成更多的语言晦涩,半通不通的情况。

2. 助长投机取巧的风气

高考是高利害相关的考试。所以,会有很多人,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到终南捷径。要反复琢磨命题人的命题思路,琢磨阅卷人的阅卷标准。作为命题人,作为阅卷人,都要极度地谨言慎行,因为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大,都会被从各个方面解读。

本世纪初,一篇以文言写成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横空出世。然后呢?接下来就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要以文言来写高考作文了。那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今日网络更为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造成的影响就更可想而知。

几年前,有学生用甲骨文写成作文,被专家拿来解读,甚至赞其为“不世之材”,结果呢,第二年,不但有写甲骨文的,还有写篆书的了。考作文又不是考书法,又不是考古文字,干嘛非要这样写呢?

无非是看到别人的成功,于是也想模仿,找到终南捷径,剑走偏锋而已。对于一个学生个体来说,写什么样的作文,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那是他自我选择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阅卷专家以作文审查组的名义,对某一篇文章或者某一种文风特别肯定,大加赞美,那就不是他个体的事情,而是一个导向问题,一个风往哪边刮的问题了。

如果这个导向,这个风向是对的,那还好,但如果这个导向,这个风向是偏的,甚至就是错的,会怎样呢?贻害无穷!会把一大批学生引到歪门邪道中去。

虽然针对这篇满分作文,专家也在点评中明确说“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但实际上,学生可能能模仿的也就是其“晦涩”,是其“欧化的语言”。不但有部分学生会主动模仿,还会有辅导机构乃至学校的老师,专门去教授。这样的套路,和中考作文中,有一些老师非要要求学生一开头必用排比句,本质并无差别。

而且,即使是模仿了“多读书”,“学术化”,也如专家自己所说:“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这样完全脱离学情的标杆的树立,意义何在呢?专门抽出来一篇文章,特别赞美,其风向标的意义,远比选在什么高分乃至满分作文选上出版,影响要大得多得多。如果产生危害,那么,危害也要大得多得多。

3. 带歪作文的基本导向

教学生作文,到底要教什么?毫无疑问,先要文从字顺,然后再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做到明白晓畅,这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文从字顺都做不到,就开始转(zhuǎi)来转(zhuǎi)去,肯定不是好风气。

在学生成长的某个阶段,总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华丽的词藻,认为那些堆砌了华丽辞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出现这种现象这很正常,符合他们成长认知的基本规律。这需要有人引导,慢慢才能够意识到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语言,什么样的语言是不好好说人话,是在“转文”。于学生个体而言,我们可以慢慢引导,但整体而言,我们决不能提倡某一种转来转去,不好好说人话的写作风气。

不好好说“人话”,不仅体现在大量的转来转去,不知所云的欧式语句的表达上,还体现在对各种名人名言的不知所以不加节制的引用上。要引导学生说人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先做到文从字顺,再做到言之有据,最后才是文以载道,这才是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事。与其生拉硬拽地引用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名人名言,不如老老实实说自己的话,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这样的话是“沃兹基硕德”。这远比那扯虎皮拉大旗可爱得多。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在不同场景中,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不是哪一种语言表达就是好的,也不是哪一种语言就是不好的。只有符合情境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

最后,讲一个我初中时就听过,我现在也常常讲给初中学生听的小笑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从前,有一个秀才,颇有炫耀之心,不管说话还是作文,都喜欢转(zhuǎi)文,要咬文嚼字,转来转去。

一天半夜睡觉时,他被蝎子蛰了,却不紧不慢地说:“贤妻,速燃银灯,为夫为毒虫所袭!”他老婆听不明白,不理他,依然呼呼大睡,他又接着说:“贤妻,速燃银灯,一虫钻我被里,身如琵琶,尾似钢锥,快点亮子,看是什么东西?”老婆迷迷糊糊中,依然没听明白,还是不理他。

这时候,疼痛加剧,实在忍受不了了,于是高声叫喊:“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了我屁股了!”这次,终于唤醒了昏睡中的老婆。

这个小笑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说话要有听众意识,写作要有读者意识,都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非但不是小事,反而是顶顶重要的大事。学不好,会闹笑话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