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结尾的正确格式及样板:公文结尾常见问题分析
公文结尾的正确格式及样板:公文结尾常见问题分析五、结尾缺少公文通用的“专用语”。公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公认的、习惯的、比较固定的“结尾用语”,你只能照单全收,不必考虑创造“新词”,自行创作一套用语。比如函的结尾:请予函复;批复的结尾:此复;通知的结尾:特此通知;报告的结尾:专此报告;公告的结尾:予以公布;请示的结尾:妥否?请批示;等等。四、结尾语言累赘拖泥带水。公文写作要讲究语言,尽量简明扼要,有的公文结尾写得不简明,语言累赘,拖泥带水。例如某银行分行写给总行的一份《关于我行开展金融进社区情况的报告》,结尾本可写作“专此报告”即可,而它却写成:“以上是我行开展金融进社区的情况,如前所述,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有不少经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也作了说明。对上述报告总行如认为有不妥当的地方,望及时加强对我们的指导,我们一定照单全收。更好地做好金融进社区工作”。显然,这种结尾太啰嗦了。一、缺少前后呼应。文章写作,很讲究前后
上一篇公文小编在谈到总结的结构时曾谈到过,公文的结构有“三大块”式,并且有谈到“虎头一一猪肚一一豹尾”式,用非常形象的动物特征比喻公文总结的结构,结尾要体现“豹尾”的魅力,确实得花一番心思,好好琢磨,才能够学好公文的结尾。公文结尾常见题不少,必须要引起注意,提高写作结尾的能力。
请“关注”职场文书写作,我们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结尾确实是公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上而言,它是对全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从形式上讲,它是行文的收束。结尾与开头一样,虽然不同文种的公文,结尾不一样,但是公文的结尾也有它的特点,如果你不按常规写作,可能就会出现写作的偏差,影响公文的表情达意。其实,公文的结尾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要求,但是很多小白写的公文,写作实践中,在结尾的写法上也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小编梳理,归纳一下,
结尾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缺少前后呼应。文章写作,很讲究前后呼应,作为文学作品来说,前后呼应那是非常强调的, 但是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小白以为没有必要讲究前后呼应。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前后呼应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公文写作也很讲究前后呼应。例如,有一份某高校二级艺术学院在给校党委“请示”件中,在开头和正文部分用很大篇幅陈述了艺术学院的重要性,提到了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事由说的也是很充分的,但在结尾段却只是进一步说到了教学人才欠缺,高、中、初级职称教师结构不合理。却没有明确的向校党委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艺术院校老师编制和具体人员数量。这样的结尾,是典型的没有前后呼应的结尾。等于白说了一大通,如果换一个文种,变成情况报告,那倒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请示件,必须要呼应你前面提出的问题,提出请示的要求。
二、所提的要求和用语欠妥。即指文件结尾所提要求不合适,或用语失当。例如有的公文在“请示”的结尾写道:“上述意见可否,请从速批示”;在报告的后面写有:“妥否 请批示”等等 都属失当。某五金公司在写给总公司的一份请示的结尾这样写道:“……关于我公司仓库容量面积不足,需要拨款进行扩建一事,我公司已几次请示,均没有答复,希望这次请示不要再拖下去l了,否则,材料堆放露天车场,水淋日晒、失窃,将无法承担责任。请马上批示”。这是一个对总公司带有一定威胁性的结尾,十分欠妥。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先与上级部门做沟通,了解迟迟没有批复的原因,达成基本一致的看法,而不宜在公文的结尾中,写上这些带有一定威胁的语言,这是公文的用语大忌!
三、结论过分拔高,结尾对前述事物进行概括时言过其实。如某公司一份批评上班玩手机的通报,先是列举了部分员工在上班时间玩手机,违反劳动纪律的种种现象等,接着讲了这样一段话:“……以上这种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恶劣行径,对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加以整顿,后患无穷………”这段话与所列举的事实对照起来 觉得有些过重 特别是“恶劣行径”、“严重影响”“后患无穷,等等的结论说法有所欠妥。上班玩手机当然是不对的,但在这个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如何才算上班玩手机,界定有时候比较难,还是应多从加强教育方面入手,一般不宜以通报的形式,即便是用通报的形式进行批评,用语也要讲究分寸,如何界定认识它的错误性质,要从对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方面去分析,才能令人信服,否则,不宜下太重的结论。用什么语调,都要讲究分寸。不能过分拔高戴帽子。
四、结尾语言累赘拖泥带水。公文写作要讲究语言,尽量简明扼要,有的公文结尾写得不简明,语言累赘,拖泥带水。例如某银行分行写给总行的一份《关于我行开展金融进社区情况的报告》,结尾本可写作“专此报告”即可,而它却写成:“以上是我行开展金融进社区的情况,如前所述,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有不少经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也作了说明。对上述报告总行如认为有不妥当的地方,望及时加强对我们的指导,我们一定照单全收。更好地做好金融进社区工作”。显然,这种结尾太啰嗦了。
五、结尾缺少公文通用的“专用语”。公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公认的、习惯的、比较固定的“结尾用语”,你只能照单全收,不必考虑创造“新词”,自行创作一套用语。比如函的结尾:请予函复;批复的结尾:此复;通知的结尾:特此通知;报告的结尾:专此报告;公告的结尾:予以公布;请示的结尾:妥否?请批示;等等。
请“关注”职场文书写作吧,更多好文,下期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