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性恶论之谜:性恶论清理一

性恶论之谜:性恶论清理一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反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康德所主张的理性便是孟子所说的良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

性恶论之谜:性恶论清理一(1)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性恶论”的泛滥,以及现实社会环境的异化,使得人们大都对人性恶的思想情有独钟,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场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辩论会上,最终以反方所持的“人性本恶”观点获胜,更是使得很多人对这一认识深信不疑。然而,表象终归只是表象,乌云不可能总是遮着太阳。新利人论的诞生,就像夜空里的一道闪电划破万里长空,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它跳出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打破固有成见,用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人性本善的真谛,重新树起了“性本善”的大旗,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了希望。既然“性本善”是真理,那么“性本恶”就必然是谬误,其观点自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性恶论”的各种思想和观点进行一个清理,以还原人性善的本质,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本来面目。

关于性恶的观点和学说有很多,这里就以上世纪90年代那场辩论会上反方所持观点和所做论述为基础和线索,逐步展开对“性恶论”各种观点的一个清理。下面,就先来对辩论赛中反方观点做一清理,我将逐次引述1993年“人性本善OR人性本恶”辩论赛原话,并在后面分别对其做出分析和评论。也就是,我会在原话再现或者说直接引述每一环节的正、反方发言后,再用新利人论给出一个分析和评论。

性恶论之谜:性恶论清理一(2)

一、第一环节

(一)正方一辩发言:

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康德所主张的理性便是孟子所说的良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

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反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

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

如果人性本恶,(时间警示)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时间到)谢谢!(掌声)

(二)反方一辩发言: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先要指出一点的是,康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康德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恶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

对方不要断章取义。另外对方所讲到的种种善行,那完全是后天的,又怎么能够说明我们命题当中的“本”呢?

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对方同学请你们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这个现实的世界,就在你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强奸。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

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

第一,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

第二,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第三,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时间到)。谢谢各位!(掌声)

性恶论之谜:性恶论清理一(3)

(三)新利人论的分析与点评

1、正方观点存在的问题:

(1)误将理性等同于良心。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深层认知能力和行为掌控能力,它可以使人发现良心和按良心行事,但并不能等同于良心。

(2)还以利他为善。利他并不一定就善,帮助一个坏人也是利他,但这不可能是善,只有符合人类利益的利他才可能是善。

(3)将道德与功利割裂,目的与手段分离(深夜闯红灯的举例是最大败笔!)。道德其实是人类公利的反映,只是会与个人私利发生冲突,并不与功利相违背,不存在对任何人都不利的道德。道德应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讲道德的人应该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道德只是会让人受苦,那还有多少人会真正追求道德呢?深夜闯红灯的举例就适得其反!交通规则是用来调解路上行人及车辆间利益关系的,设置红、绿灯的目的是使不同方向的行人及车辆有序通过,不至发生拥堵。而在深夜几乎无人之时,其存在便失去了意义,一个人如还要按红、绿灯来行走,只要他高兴,那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再以此来要求别人,因为在此时的如何走已经转化为个人权利。当然,从节约时间来考虑,还是直接通过为好。

2、反方观点存在的问题:

(1)曲解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可以被解读为本能和欲望,但不能被解读为“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没有依据的,正与其后面提到的“人有理性”自相矛盾!

(2)错划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不是在后天交往中才获得,而是本身就先天存在的属性。任何人都是父母结合的产物,每个人在受孕时已有了其确定的性别,在出生前便已有了其基本的社会身份等,这些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

(3)回避善恶确切标准,用可能定性现实,搞有罪推定。强调善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恶是无节制扩张,但并没有给出“合理”的标准。这样的话,便没有真正给出善、恶的标准,还会使人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发展趋势只代表可能性,而对人性的认识需要的是现实性,不能搞有罪推定!

(4)漏解人的理性。在观点无法回归现实后才想起了人有理性,但这正是对前面所曲解的本能和欲望“无节制”的否定,正是对正方开篇所提到的人有理性的回归!所以,人的自然属性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是不成立的。而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人能被完全改造掉的东西就不能被叫做人性。

3、新利人论的评论:

(1)总的来说,这场辩论会是在新利人论诞生之前,基于对人性的传统认识展开的。这就使得,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显然,由于原有的观点和理论不足以说明人性善恶问题,才使人们陷入了争论不休的境地。

(2)具体说来,正方仍然沿着传统性善论的思路展开论述,不可避免地会将义利或者说善与利对立起来,还将善简单地理解为利他,而且在对道德的认识上比较僵化,不知道随着情况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辩证思维。

(3)而对于反方,则是一开始就在人的自然属性本能和欲望中加进了自己的主观预设“无节制”,另外则沿用了传统性恶论中的有罪推定,最后则是想要把人都改造地丧失人性。显然,这些都是站不住脚的。凭什么说人的本能和欲望是无节制的?人在吃饭时会不会无节制地一直吃下去,直到撑死?有罪推定则更不靠谱,可能性只有结合上一定条件才能转化为现实,成为现实性。一个人是存在着犯罪的可能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说其本来就是罪犯!显然,我们不能用可能性来解释确定性。至于想要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社会的向好,则更是无稽之谈。人性是标志着人之为人的东西,如果能被改造掉,那还能被称之为人性吗?显然,只要恶能被完全改造,它就没有资格成为人性,只有人的不能被改造掉的东西才能被称为人性。

(4)在具体辩论中,反方提到正方所提善行都是后天的,无法说明命题中的“本”,但反方所说的种种恶行不也是同样吗?在三分钟内世界上确实可能发生很多恶行,但相对于数以亿计地正常生活着的人来说,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能因为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就认为使用交通工具不好吗?而使用交通工具是好的或者说善的,就能保证不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说恶吗?另外,探讨“本”不就是要找到其本来面目或者说回归到理想状态吗?仅停留于现实能看到“本”吗?仅有价值判断当然是不够的,但加上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事实呢?显然,宏观的历史、完整的现实和深刻的理性,会告诉我们人性只能是本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