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哪里的瀑布美(欣赏大自然的雄伟画卷)
南太行哪里的瀑布美(欣赏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一夜大雨,天亮渐停,又去观景台,走到最后一个观景台时,正好欣赏对面的挂壁公路(当地俗称郭亮洞),红色千仞峭壁上那条公路异常醒目。 1972年郭亮人花了五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成了这条长达1250米的人工隧道;把天堑变成了通途,在南太行上挥写下了一帧动天地泣鬼神,奔向美好幸福的雄伟画卷!每当企盼已久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感觉无比美妙! 晚饭要了个80元的土鸡,2个素菜,4人124元。
镇图
对于河南,在我粗浅的知识里只有云台山,决定出行时查资料,呵呵!南太行,细看之下才发现她极具魅力。
习惯上,人们把太行山分为三段,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叫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南太行,而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三段太行山相比,北太行和西太行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唯有位于河南境内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钟爱之地,得天独厚的有了流水的滋润,这里不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而且森林覆盖率较高,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峡幽瀑美,更有那神奇的挂壁公路。云台山亦属于南太行山脉。看得我兴奋无比,跃跃欲试,身未动,心已远。
下午13点半到达新乡,出了站就看见驴友(帮姐)和(飞龙)了,他们是早上到的,并打探好了下一步的交通情况,我们是先去属于万仙山景区的郭亮,欣赏那崖上村庄和挂壁公路。班车行驶很慢,5:00左右才经郭亮洞到达村子,有几个招呼住宿的客栈,跟了一个大嗓门男人到了他家。安顿好到观景台看看,小雨大雾中远山峭壁时隐时现,具有太行明珠之称的郭亮村此刻隐藏在浓雾中,难识其真面目。
晚饭要了个80元的土鸡,2个素菜,4人124元。
一夜大雨,天亮渐停,又去观景台,走到最后一个观景台时,正好欣赏对面的挂壁公路(当地俗称郭亮洞),红色千仞峭壁上那条公路异常醒目。 1972年郭亮人花了五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成了这条长达1250米的人工隧道;把天堑变成了通途,在南太行上挥写下了一帧动天地泣鬼神,奔向美好幸福的雄伟画卷!每当企盼已久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感觉无比美妙!
没有日出炮楼不必去了,喊泉也不想去了。租了房东的车出发南坪。到郭亮洞下来,仔细欣赏这一奇观,感慨着当年的英雄们战天斗地的精神,震撼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从郭亮很快到达南坪,安顿好近10:00便出发黑龙潭-丹分沟-南马鞍-磨剑峰瀑布-神龙峡-小双村-南坪。
走进沟内感觉很棒!悬崖峭壁,清溪瀑布,一条栈道千回百转穿梭于峭壁沟壑之间,似蛟龙游走盘绕。红岩绝壁林立,绿树装点其间,红绿交汇,错落有致。多数游人选择到达黑龙潭便折返,而再向里沟更秀人亦少,清幽无限。我们被这俏壁美瀑打动,爬上旋下毫不觉累。
钻出沟便是丹分村,从这里继续向前到南马鞍有17公里公路,行驶的公路上可观对面的五峰山和壮观的昆山挂壁公路,那长长的一排洞洞展示了晋豫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看来愚公移山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绝非偶然。
从南马鞍再下沟,游人全无,经过陡峭的栈道到达磨剑峰瀑布,同样是从高高的绝壁之上洒下一挂清瀑,一二百米高的落差应属罕见。我们几个也坐在瀑布下磨磨剑,吃了自带的干粮零食,身轻气爽继续前行。
再向下是神龙峡,两壁垂直陡立,谷底有少许溪水,蓝色的悬空栈道在丹崖绿树丛中盘旋伸展。很快到达沟口的小双村。
帮姐(驴友)买了核桃,真是清香无比,跟在城市里吃到的味道大相径庭。然后沿着公路没多远就回到了南坪,时值下午3:00,在房东家吃了山韭菜饺子,休息了一会儿。当太阳西斜时又出来随便走走拍拍,形象的日月星石,红色的将军峰,山峦多叠障,丹崖映夕阳,明暗有致的山恋,暗处似国画,明处尽辉煌。拍够了我们就坐在石台上听帮姐(驴友)说笑,惬意无比!
游完了郭亮和南坪,今天是王莽岭,天气很好,早上我们穿过长长的昆山挂壁公路出发王莽岭。此乃太行山7条挂壁中最长的一条,长达2500米,路面很窄,无法会车,也不可能停车拍照,在行进中的几分钟时间没见到一个游人和车辆,可惜我也没抢拍下一张片片!但行进其中让你心潮澎湃,那愚公移山的故事如今是我们眼前的事实,无比震撼!
这是前一天在对面行走时拍下的,那排长长的洞洞就是昆山挂壁公路。
出了昆山洞就是王莽岭景区门口,乘车到了南太行的顶峰—王莽岭,它是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的界山,因相传西汉的王莽追赶刘秀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这里群山巍峨,气象万千,朝辉夕阴,万物成精。八百里太行,此处才是她真正灵魂所在。
站在“王莽岭”的大石碑前,只见蓝天白云间,千沟万壑草木郁翠,群峰连绵尽收眼底。那些千姿百态的奇峰石林拔地而起,尤如一根根顶天立地的石柱,又象一片片玉笋耸立。在清新阳光的照射下,蒸腾耀眼,大气磅薄,让我们好一阵激动!雀跃之后开始沿山顶栈道漫步欣赏。
这堆岩石如同翻动的书页,动感十足。 相传这就是玉帝派三猩大仙送来的天授兵书,王莽还未来得及看,它就化作了石书。
远处逆光下的这块石头像似一个蹲着的大鸟,它在盼望什么?
栈道从一石林缝隙中穿过,也可谓一线天。
两峰之间,隐约可见那条“之”字形的逃生路
这个深涧就是刘秀跳,刘秀孤身只影,被王莽追得穷途末路,情急之下纵身跳过此峡,而王莽之众却无人能过。刘秀这一跳,绝处逢生,成就了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后人感叹: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勇敢跨出便可获得成功。传说中的故事包含着做人的哲理。而今天的刘秀跳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已快让植被遮挡,远没有网上片片那么明显。
眼前这个孤崖名为散花台,高度也有200多米,虽有护栏,向下观望,仍是头皮发麻。据说崖下常有暖空气形成上升气流,遇峭壁后在山谷间回旋,致使花瓣树叶随风飘落,似仙女散花。
来到观日台,对面群峰俊峭,层叠有致,是我和帮姐一直在找寻的山影画面,就是洪峰的此处佳片引诱帮姐随我来到南太行,再看此刻兴奋的她和咔嚓的快门声,定知她没有后悔!
没想到观日台上还有个凉粉摊,5元一碗,几人落坐,一碗下肚凉彻心胃,是旅行又累又热时最好的强心剂。
迈步寻找栈道时看见了一片袖珍石林,这些低矮的石头,被地质学家称为石芽,曾在海水中浸蚀过亿万年,而如今却傲然于太行山王莽岭的峰颠,大自然的变迁如此神奇。
翠绿深渊托起一条蜿蜒石道,一座独秀孤岩--琴台俏立对面,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一段美妙的故事引人遐想,侧耳聆听,轻风吹拂,树枝婆娑,很想过去感受《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的袅袅余音,然而,累与头疼让人无奈。
回到停车场,用时3.5小时。 恋恋不舍地告别这片山峰,但哪个秋日我们还会相约再来!
几个人恋恋不舍地告别王莽山岭,便出发锡崖沟,它与王莽岭同属一个景区,位置就在山下。
路经最壮观的锡崖沟挂壁公路,上下三层,观赏性极强,我们从最上层下来,经过第二层出来,在即将进入最下一层时停车拍照,路边有个小观景台,可清晰观看面前的三层挂壁全景.
感叹、惊愕、兴奋……无以言表的复杂心情。三代村民历时三十年用手指在绝壁上抠出的这条7公里长,震撼着世人的之字形挂壁公路,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英雄壮歌。人民日报称它是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观。
这三层一盘旋犹如时空穿越,进入了群山之隙中的锡崖沟。她属山西陵川县,因传说仙人道士曾在这里冶锡炼丹而得名,四座大山挡在四周。村内建筑临崖而建,地势平坦,溪流如网。有一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垂直分开,深邃悠长,峭壁如屏、岩石如朱,窄处几米,深处有一二百米。几挂瀑布飞溅渊底,向下望去心悬眼晕。再放眼看那没有尽头的苍凉峡谷,无尽延伸,湮没于河南境内
看够拍足坐下静赏,这时我看不到那险峻秀丽的奇峰深谷,和玲珑剔透的碧潭秀水,只仰望到四周座座高山挡住去路,不去赏它的壮美时,分明就是心里发堵,怪不得愚公要搬走它们,心境两重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