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讲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的故事
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讲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的故事3、数字总结著作1976年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在中国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1983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等。而2015年开始,叶永烈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135万字的《红色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还著有《叶永烈自选集》等,他总是力求对历史事实客观公正的叙述。叶永烈酷爱写作,11岁便开始写作发表作品,18岁发表第一篇科学小品,20岁就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全套书900多个题目,他撰写了300个,作品一出版就风靡全国,孩子们争相购买,爱不释手,我们70后一代就是伴随着《十万个为什么》成长起来的。随后1961年,叶永烈又完成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提起著名作家叶永烈,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但要说起《十万个为什么》,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也一清二楚,可谓是妇孺皆知。但不幸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之一的著名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叶永烈为我国的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类文学等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也获得过很多荣誉,还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一级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坛届的一大损失。惊闻噩耗,忧思难忘,本当长歌当哭,怎奈曲不成调,就给孩子们讲讲叶老故事,怀念叶老,寄托我们的哀思吧。
生平介绍及创作基本情况
叶永烈(1940年--2020年),1940年8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享年80岁。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等,以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和儿童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家。
1、创作《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酷爱写作,11岁便开始写作发表作品,18岁发表第一篇科学小品,20岁就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全套书900多个题目,他撰写了300个,作品一出版就风靡全国,孩子们争相购买,爱不释手,我们70后一代就是伴随着《十万个为什么》成长起来的。随后1961年,叶永烈又完成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因其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文风幽默风趣,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他的作品贴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还被称作"小灵通之父"。读读《十万个为什么》,能给我们很多知识。
2、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成为独树一帜的创作多面手
叶永烈还当过电影编剧和导演。1976年春,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76年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在中国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1983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等。而2015年开始,叶永烈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135万字的《红色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还著有《叶永烈自选集》等,他总是力求对历史事实客观公正的叙述。
3、数字总结著作
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科普作品集叫做《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纪实文学作品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共计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
别样的写作故事
叶永烈说,写作中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图书馆、档案馆,另外一个翅膀就是采访,大量地采访当事人。当代人写当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当事人在世的,就要把采访跟文献结合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它真正的历史价值。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写作经验。
他对写作的无比钟爱和锲而不舍、奋力创作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就是他多方面展露出来 的惊世才华:他是爱好科学和写作的北大高材生,他是宅在家里一心迷恋数码技术产品的“技术宅男”,他是整天钻在档案馆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私家档案馆”的馆长,他是个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采访狂人,他是个刨根究底、总要问个为什么的“细节控”,他还曾被人误以为是寻踪探案的便衣警察……他拥有特别精彩的人生。
写作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叶永烈曾经经历过两次“危机时刻”,险些无法写作:一次是在文革期间,他被迫封笔8年,饱受身心煎熬,当能写作时,虽然没有稿费,他仍然欣喜若狂。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叶永烈就趴在矮矮的小饭桌上写字,写好的稿子放在菜篮子里吊起来,一摞一摞的。就是这么拼命地写,攒了一大批稿子,文革后才能创造一个月出一本新书的奇迹。另一次危机时刻则是失明。叶永烈的“视力衰竭”,医院当时确诊是视网膜脱落,已经很严重了,他当即在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刚做完手术那段时间,眼睛被纱布蒙起来了,医生嘱咐他说,一个月以内不准看书看报、不准写作,这对叶永烈来说是件很非常痛苦的事,于是他就“盲写”。他拿着笔在上面写,写出的字,歪歪扭扭的,有时候是重重叠叠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手术效果并不好,叶永烈的左眼从此就一点视力也没有了,而他的右眼又是800度的近视。叶永烈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电脑代笔。1992年,他就买了一台当时最新的“286”,使自己成了首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用电脑不像手写那样累,字可以放得很大,眼睛就轻松多了。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手稿了。
给孩子们讲讲叶老故事,怀念叶老,寄托我们的哀思吧。
您对著名作家叶永烈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