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美与恶,其相去何若?唯与诃,其相去几何?你只是知道,我们以为这个样子便是这个样子的本身,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如何理解绝世武功呢?没有比它更好的,独一无二是从哪里来的呢?绝学是不学,那是不是不学就无忧了呢?错误,正如不学武术,你要自问你若不学习你要干什么?老子说绝学无忧,可是当下的世人不学焦虑,学了更焦虑呢?这是因为你为目不为腹了。绝学不是指你不要看书,学不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通过看书获得。那么到底什么是绝学呢?生活之中任何一件事都在学,从心感受什么是学。绝学与道是什么关系呢?学字上面一个宝盖头,它代表着家,一个房顶代表家,下面的子代表孩子即你自己。意喻为在一个更加庄严的象家一样的地方,一个孩子在学习,这是表层的意思。往往深层次内观,则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什么都想学,变成了为目不为腹,欲望过重而有了分别心。那么,学是到底跟谁学,学的是什么?真正赖以生存的是什么?为什么绝学无忧后会去讲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2)

道德经 . 第二十章 帛书版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 ,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禺(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俗)人昭昭,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回顾:

本章重新打开你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到道的门里而不是在道的门口转悠,要达到这个境地你先要做到三绝。三绝就是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最后才能绝学无忧,才能做到为腹不为目。

”三绝“总体来讲是绝学无忧,不是断绝学习。顶尖的武功是绝世武功,庄子说人“无法用未知解释未知,只能用已知解释未知"。因为你还在"有"的层面,你还在自己维度,你无法扩大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因此,你无法跳脱你的境界与世界观。你能看见的只是你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就算你在当下以为可以借助互联网看到更多,其实不然。

你只是知道,我们以为这个样子便是这个样子的本身,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如何理解绝世武功呢?没有比它更好的,独一无二是从哪里来的呢?绝学是不学,那是不是不学就无忧了呢?错误,正如不学武术,你要自问你若不学习你要干什么?老子说绝学无忧,可是当下的世人不学焦虑,学了更焦虑呢?这是因为你为目不为腹了。

绝学不是指你不要看书,学不是只有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通过看书获得。那么到底什么是绝学呢?生活之中任何一件事都在学,从心感受什么是学。绝学与道是什么关系呢?学字上面一个宝盖头,它代表着家,一个房顶代表家,下面的子代表孩子即你自己。意喻为在一个更加庄严的象家一样的地方,一个孩子在学习,这是表层的意思。

往往深层次内观,则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什么都想学,变成了为目不为腹,欲望过重而有了分别心。那么,学是到底跟谁学,学的是什么?真正赖以生存的是什么?为什么绝学无忧后会去讲“唯与呵,其相去几何?”这是本章需要进行探讨的。

释义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谓,亦不可不谓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3)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4)

这篇最有争议的莫过通行本原文首句有“绝学无忧”之言,而经学者考证,多认为当属于第十九章之末。实际上章节之间的意思是相承关联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既是十九章的总结也是二十章的总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然后才能绝学无忧。何也?以其“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此以母喻道,食母而言得道也。文中“若婴儿未咳”、“似无所归”皆“见素抱朴”之谓也。“泊兮未兆”、“我独若遗”皆少私寡欲之态也。

唯与诃(阿),若以唯诃皆应声,言其不甚相远,则美与恶也相去不甚远。由佛可入道,由魔也可入道,佛魔一途也。通行版:“阿当作诃。”正与甲本同。乙本则呵,诃、诃通也。《说文》:诃,大言而怒也。如此意思就完全变了。

唯以言从,诃以言违,那么唯诃就完全不同,反而是对立的。因而唯与诃,美与恶皆是相对立而又相统一的关系。故乙本才有“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这样和通行本意思完全相左的表达。这怎么看都似乎有一些唯物辨证的意思。唯与诃(阿)一气之别,善与恶一念之差,本无不同,唯在有所畏罢。

唯是恭维,其相去几何?唯唯喏喏与恭维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的。美与恶,其相去何若?美与丑,又能怎么样呢?唯“字指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诃,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恭敬或怠慢、喜欢或讨厌,有什么不同呢?老子此时已经完全跳脱了评判对错和好坏的境界!

人类之所以急于评判别人,只不过是想占领一个“道德”高地,或者害怕别人的不认同,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不敢活出真性情,不敢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唯与诃,恭维与呵斥是一样的,正如企业里面,作为对上级的应诺和对下级的回答,都是应诺之声,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远?

在老子看来,人之间在尊严上相对平等,他的思想要求人们谨守“道”,而上级和下级之间就是平等的。这样两者之间的界限在人格上就相对平等了,没有必要对上级唯唯诺诺、对下级严厉斥责,只要大家在“道”的范畴内做好该做的就行了。

如何做到被人欺负而又不欺负别人呢?这需要去感受什么是绝学无忧,学习不是学的越多越好,需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全盘接受。”唯与呵“,其相去几何,力的作用是相互,正如你拍手掌,两个手掌都会疼。老子告诉世人,这是因和果的关系。

我们学的是什么,是我们显意识显现出来的识,如果大家都样你就这样,显意识的学就是有意识的去学,这其时是为目不为腹了。你有内观自我吗,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受显意识的影响。但潜意识才是影响我们一生的关键。显意识只是显化的意识而不是潜意识。

人的一生只能将看到的、感受到的能记住的,其它的都会忘却,正如大多数人是没3岁之前的记忆的。为何你在成长过程中会忘却,主因在于你的注意力不完全在哪里了。而你的一生被潜意识所驱动,但大多世人却没觉察,因此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

你的自我到底是什么呢?”绝学“是向外求,而你要做的是向内找,所有向外求的都还是在学的层面,如果去其糟粕而绝了所谓的”学“你便能回归到自己,且可从”有“到”无“自成一派。为什么我们要觉醒、要回归民族自信?绝学无忧最终最核心的武功秘籍是向内找,你可以向外学但你要向内看。

绝学的"学"觉悟的"觉",是在一个庄严的房子里学习,是可以明心见性的。你向外求的“学”最终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学,而庄严的房子意喻的是你的身心,你能看见自己了。因此,”唯与呵,其相去向何“,当你崇尚一种东西时,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低维,其实你与他是一样的。

人之所谓,亦不可以不畏。

别人怕的东西,怕的是什么你要清楚,你自己要明白,要向内求向内看。你看不明白时,自我多去反思,念起觉跟不上就会惶惶作凶,你不学焦虑、学了也焦虑,学了一半则更焦虑。没有不让你学,怎么学很重要,向内学是很重要的,关注当下该怎么学就怎么学。绝学是学的是向外求而不是向外看,向内学就无忧了。

正如现代人,大部分人类是活在别人的眼里的,活在别人的认同里。所以,我们特别害怕别人对我的评价。这是每个人最害怕的,我也不能不害怕。所以,我们时刻给自己制造优越感,需要依托他人的认同,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是希望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不要察觉到自己极力掩饰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这里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活在别人的眼里,最终就会死在别人的嘴里。老子告诉我们:当你不畏人之所畏,有勇气活出自己的人生时,你的修行才算开始。要带着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情。入世就是进入社会去竞争,总想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高于别人、希望自己得到的多于别人,从而自己被社会挤压、同时又去挤压这个社会中的人。

出世就是在思想上保持纯洁、不去和别人比较、竞争,追求淡雅的生活状态。老子的本章讲的修身是通过入世与出世的不断对比,如何去达到出世的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修身之术适合于各个阶层的人。

作为对上级的应诺和对下级的回答,都是应诺之声,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远?在老子看来,人之间在尊严上相对平等,他的思想要求人们谨守“道”,而上级和下级之间就是平等的。这样两者之间的界限在人格上就相对平等了,没有必要对上级唯唯诺诺、对下级严厉斥责,只要大家在“道”的范畴内做好该做的就行了。

同样,美丽与丑陋之间只是外表的显现,只在人的视线中去产生差别,而如果大家都在“道”的范畴内去看,外表的差别只是去区分一个人的外形而已,没有美丽和丑陋之分;人们所畏惧的,是因为他有可畏之处。这些事情在当年的古代人就是这么做的,从古到今的做法我们也延续下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5)

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若乡于大牢 ,而春登台。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6)

恍呵其未央哉!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7)

老子为何强调”绝学无忧“呢?是因为在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教慈,邦家昏乱,案有忠臣“

然后,在第十九章告诉世人”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才能无忧。道德经是一脉相承的,”无忧“在第八章出现过,“夫为不争,故无忧”。道德经是让我们升维维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时间空间扩大。为何”少私寡欲“就能”绝学无忧“了呢?你又如何做到”见素抱朴“与”少私寡欲“呢?

老子告诉你”为腹不为目“,你要做到”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只有解决根上的问题,才能连根拨出。”一念起“有了”觉“才能悟这是觉悟,前几章告诉你”道“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道“中但却没有持续性。因此,老子告诉操作方法,要”致虚极、守静表也“。

从第十七章开始,老子告诉我们要做减法,不要什么都学,要自观你学的是表面的让你固执的各种分别心,还是真实的内心所需。如何做到真正的绝学无忧?一定要做到绝圣、绝仁、绝利,你要问自己到底“绝”的是什么?但大多数世人无法做到,老子语重心长的问你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你没找到自己的根源,没找到根的都会惶惶作凶。你思虑的根源是什么?你为何找不到自己的根呢?一旦”念“多了”觉“也会多,而有些人念多了却没有”觉“,这样你就无法做到绝学无忧。因此,老子直接告诉我们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为何你做不到?二十章开头便告诉了我们答案“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谓,亦不可不谓”为何要紧接着提出这三个问题?惟命是从,被批评的人与批评人的人相差距有多远?感觉是不一样的,动心的位置不一样。当你骂别人时你是否感受到你被骂时的感受,你还会去骂别人吗?

骂与被骂中间只是”相“不同而已。“美与恶,其相去何若”,美与丑又能怎么样呢?美好与不美好当中又差着什么东西?差的是你的心在哪,你如何定义,你的欲望是多少。你要能做到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人之所谓,亦不可以不畏“,人家怕的东西你也要提防,这是在”境“的里面的经验;第二层意思是与”唯与呵“是一样的意思,你骂别人和别人骂你是一样的;第三层意思是天网恢恢、疏而不露,无形的网络把我们交织在一起。因为你看不见,你要知道你是与大道连接的,后来断了,但为何你连接不到?你需要反思与内观。

否则,你就会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患得患失,宠辱若惊。像广漠、荒芜的沙漠一样,没完没了,无边无沿!大部分的人类都是这样浑浑噩噩过完一生,有几个活出了真实的自己呢?正如一个故事:有一对父子骑驴赶集,刚开始的时候父亲骑着驴,儿子在路上走。

一位过路人看见这爷俩儿,便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竟然自己骑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子两听到这句话之后一愣,父亲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驴, 他牵着驴走。可惜没走多远,又有一位路人走过,又说:“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竟然自己骑驴,反而让年迈的老爹走路。”

儿子一听此言,心中惭愧,于是父子两人决定共同骑驴往前走。走了不远,有遇到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看见父子二人一头驴,便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瘦驴, 竟然两个人骑上去,真是可怜的驴呀!”

父子二人一听,就双双下得驴背来,谁也不骑了,干脆走路,可惜还没走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老头看到他们,摇摇头说道:“这爷俩真傻,有驴都不骑,下来走路。”父子两人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抬着驴回家了。活在别人眼里,死在别人嘴里。

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

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8)

在帛书“恍呵,其未央哉!”之句。通行版的“荒呵,其未央哉”或作忙或作莽,皆草野之色,荒亡无极之态。《淮南子·俶真篇》云:“其道芒芒昧昧然。”因而此荒亡无极之态可认为道的本源。然帛书甲乙本出,“荒”却是作“朢”,朢者,望也。《说文》云:“望,出亡在外,望其远也。”

《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故下文有 “如享太牢”,冬祭旅望也。“如春登台”上巳祓禊也。皆有登高望远之态也。虽言荒、芒、望、莽皆可相通,然甲乙本之“朢”当是本字。老子提了这三个问题是让你问自己,所有向外求的都是外法,向内求的才是正法。

庄子说很多人是用已知求未知,很难从未知求未知,这就是一个全新东西,你的识如何能打开呢?去修炼去内观。恍呵其未央哉,突然恍然大悟但又似乎不明,众人熙熙,若乡于大牢。这里的大牢的”牢“是祭祀,大牢是大的祭祀,小牢是小的祭祀。而春登台,众人熙熙攘攘的一起去祭祀。

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若乡于大牢:大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正如现代人大部分人每天都晒你的朋友圈,丰盛的宴席、热热闹闹的聚会、兴高采烈的情状、春天旅游的美景、纵情享受的快乐。

这一段老子向我们描绘了橱窗人的人生轨迹。漫画家朱德庸说:“有一种人,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家里的装修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成绩或格调,所思所想都以他人眼光为唯一标准,这种人称之为‘橱窗人’。

老子告诉我们:每个人该维护的,不是别人眼里自己的形象,而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该在乎的,不是别人眼里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地生活,今天去拜亲访友、明天去恭贺上级,好像显得生活的特别忙碌,达到了活明白的状态,让人看着这些做法就像参加了盛大的宴席、到名胜风景区旅游了一圈一样,得到了自己希望的生活,每天特别的滋润,达到了入世的良好状态。

而唯独我淡泊宁静,洞察着这个世界,寻找着天地自然的规律,对于在这喧哗的世间独守一份淡雅,不参与这些喧闹,给人的感觉是无动于衷一样。在这个世间能够达到这种状态需要先淡薄心智,使自己内心空虚,不为世间的纷杂事务所羁绊,保持自己内心的淳朴,与上一章的“见素抱朴”是相同的。

我泊焉未佻(兆),若婴儿未咳。

累呵,似无所归。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9)

我泊焉未佻(兆),若婴儿未咳。

累呵,似无所归。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0)

若婴儿未咳,这个”咳“字婴儿与小孩的区别是有无意识的区别。正如你今天溺爱这个小朋友,长大了就会“唯与呵,其相去几何”这是一样的,你对他的溺爱,会导致他无忌惮的对待他人。所以,你要自观要内省。

我泊焉未佻(兆),这个意思是什么呢?绝学无忧后,”泊“的感觉正如一整块冰未化时是白色的,化的过程中变成透明色的,老子形容的非常到位,”我“和别人的距离是”我“还在冰未化掉哪个状态,老子的表达极其精准。

向内求就象冰刚拿到出来的白色还未化的状态,”我“就在哪个状态。婴儿未咳,我一直在婴儿的状态没有在孩子的状态。因为婴儿没有”识“而孩子有”识“了,而”我“一直在婴儿的状态,一直处在”无“的状态接近于”道”。

累呵,”累“是一个不断的”累“的状况,”我“一直在似有似无的状态,并没有清晰的状态,我回归了但又未回归,我向内求但又没有完全向内求,正如生活中我找回了自我的感觉。

从这句开始,老子向我们描绘他自己悟道的心灵体验和生活方式。未兆:没有征兆、没有迹象,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老子说:我却独自选择淡泊宁静的生活,不太喜欢晒这样的朋友圈。累呵,如婴儿之未咳;处在一个如同婴儿的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混沌状态。这个是道家返朴的修行状态。

累呵,似无所归。对于自己的修行出世达到什么状态呢?混混沌沌的,并不理睬这世间的喧闹,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还不会发出嬉闹的笑声,不会表现自己多么的优秀、不会显示自己是高人一等一样。不会为这世间的名利所诱惑,独守着内心的清高;在外在形象上的表现为疲倦闲散,好像没有归宿的一样。

实际上不是寻找身体的安放之处,而是寻找心灵的归宿,如何不被这世间俗世所干扰、如何坚守内心的“道”、如何顺从天地万物的规律,沉静、深思才是出世者的表现。在出世者心中,这熙熙攘攘的喧闹世界与我何干?将自身置之度外,追求的是按照自然的运行规律来做,守护灵魂与坚守大道才是他们心中的人生哲理。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我禺(愚)人之心也,蠢蠢呵。

鬻(俗)人昭昭,我独闷闷呵。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别人做加法我做减法。我禺(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俗)人昭昭,我独闷闷呵。我遇人之心傻傻地,我们的识到底是什么?正如世人笑我傻,我笑世人看不穿。你要明白你的识的界线在哪里?这差距在感觉上,那你的感觉又来自什么呢?

你一直以来是怎么生活的呢?老子告诉你鬻(俗)人昭昭,我独闷闷呵。一直以来我就是个俗人,俗人即指八卦是本性。俗人的概念是什么呢?老子说俗人昭昭,什么都想知道的明明白白,什么都想学的通通透透,什么都想查的清清楚楚。但你能一下就学明白吗,你能一下就开悟吗?

这个过程未必是今生今世能达到,也许是要累生累世 ,什么是”难得糊涂“正是这个道理。为何你什么东西都想知道 ,什么东西都想明白。因为,你一直都在惶惶作凶。你要向内看,你要知道”唯与呵“有什么不同,你才能”归根曰静“,你才能更好的向内求。

你即向外寻也要向内看,你的”识“究竟是什么?你所以要学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绝学无忧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寻。真正帮你开悟的是”向内观,回归于心才能有觉,才会有悟“。再谈愚人之心。愚非笨也,也非非是是非之意也。愚之言寓也,無所爲,若寄寓然也。此愚人之心实乃道心也。语云:“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俗人昭昭,俗人察察,其心危也。我独昏昏,我独闷闷,道心微也。“澹兮,其若海”者道其大也。“飂兮,若无止”者道其动也。帛书用“忽兮”“恍兮”,无非言道之幽远无形,其动不可测罢了。众人熙熙皆从利来,我独闷闷守道而行,以得其本为贵也。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追求物质的时代中,别人达到了“金玉满堂”,而坚守大道者则只需要达到“为腹不为目”。

这种做法给世人的感觉是你既有才华、给别人在讲道理,却对财富并不执着。这种做法不是显得你很愚、大脑不开窍吗?为什么不去追求名利呢?实际上在为道者心中这些名利对他们没有什么用处,他们坚守的是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

世人都活的光鲜亮丽、过着提笼架鸟、游来荡去的舒服日子。对待名利的反应是那么快、给人的感觉是精明强悍,名和利他们都得到了,世人都在称赞他的财富;而作为追求“道”者,给人的感觉是迷迷糊糊,让世人看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在名利之前总是不争取,而这些世人没有看懂的,则是为道者在力争去做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1)

忽呵其若海,望(恍)呵其若无所止。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2)

忽呵其若海,望(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3)

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我的心呀,有时如大海般微波荡漾,有时如狂风般无法止息!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人类都是那样的有所作为呀,只有我固执而愚蠢。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贵食母:母是孕育天地万物的能量之源。贵食母是指修行者从宇宙能量的源头获得生命动力与智慧启迪。我只愿安守于道,获得宇宙的动力与智慧启迪!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如果你只看到”以“,有很多东西”以“着怎么样,我独顽以俚,我都是在内的。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前面是吾独顽以俚,所有的都归位了,吾是我的心真实的自己,吾欲真实的心,与所有的人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个维度则是,下三道才会有”贪、嗔、痴“这么多欲望,”贵食母“第一层意思,如婴儿一般吃母亲的乳汁,闷闷呵、蠢蠢呵、吨吨呵是这个感觉。因此,第二层意思是,你没有那么多的求但是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要自观你是否用心,这一点很重要。

老子告诉世人,当下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事,在不断地争取着自身的利益,张扬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为道者则显得愚昧而笨拙,默默无闻,在世人面前没有显示出自己得到了什么,看起来平凡而又平凡。实际上,他们重视的是向内求,这种“道”显化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为什么要贵食母,学的知识无法去联结就无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大伪。本章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修道在入世者与出世者层面之间的不同,给修“道”者以指导,能够静心对待,做到淡泊自守、混沌宁静、质朴醇厚、无为无不为。真正做到取法于道,顺应自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同时给为道者树立典范。

归纳

老子修行悟道的心灵体验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4)

老子修道

为何老子在讲完绝学无忧后,去接着讲第二十章,这是因为老子希望我们对此有此辨识。从外在渐进到内在,老子为何讲如婴儿未咳?你要明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你的世界观从何而来,你的人生观是建立在何基础之上呢?不把旧的推翻了是无法建立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同频就会共振,若不同频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徼“即碰撞,我们在捍卫的是我们学到的就是最好,这是因为你学的东西在你认知的基础上学的,并不全面。所以,要将心量打开,换句话讲,佛说一无所住的感觉,你从更大里面去感受,在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认知维度来看,它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东西,你无法替代他。

很多时候你要了解自己,最终撑控你自己。我们有了情绪,要时时勤佛试,处处惹尘埃。孔子也说吾日三省,你做不到三省你一省也可以,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我们有更多的觉。人之所谓亦不可以不谓,你要问问自己为何随波浊流,不要概念解释概念,这是大伪而不是觉。

当你责备别人时你知道你为什么去责备时,你就不会去责备他了。发脾气不代表自己要生气,不要动气即可。就是不要走心,有情绪可以但不动心就没问题。正如很多人知道许多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告诉你很多道理,举了很多例子,你要去悟。你之所以唯与呵,是想让你走到”道“里面才能看,在外面是看不见的。做人最重要的是心正,要有德行,正心、正念、正觉。

所以,由内而外就不一样,否则就无后挫力,你一切东西由别人带来的,而别人带来的也是现象带来的,你若象婴儿一样,你就接近于道。最上面与最下面在外观上看似一样的,如婴儿之未咳,这还不完全是道,只是接近于道。这一点要体感心悟。

老子悟道

这一段老子描述了自己悟道过程的心灵体验。令真正的行道者,感同身受!这一段没有经历过实修的道者很难读懂。老子对人类的那种包含了失望、怜悯、企盼、期待、无奈的复杂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法感受到老子那种混沌的感觉、疲倦的感觉、懒散的感觉、怅然若失的感觉、内心大海般微波荡漾的感觉、狂风般波澜壮阔的感觉……。这是老子真实的悟道心路!

这篇不能从任何“用”的角度去学习,必须用心感悟才有所得。这就是绝学的含义。所以,在本章解读中,我们需要穿越时空与老子对话,去体感身悟本章的实修。

用易经注释

第二十章对应雷地豫卦之九四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5)

【豫卦】

卦象:下坤上震,为雷声轰鸣、大地震动之象。卦德:下卦为坤为顺,上卦为震为动。全卦揭示了如何对待逸豫的辩证思想。

【释义】

《豫》卦象征君子顺应规律办事,所以天地会顺从君子,何况是“建侯行师”这种愿望呢!天地顺应规律运转,所以日月的更替没有过失,四季的循环不会出错。圣人顺应规律办事,于是刑罚清明,百姓服从。《豫》卦这种顺应规律办事的道理真是大啊!

【九四】 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盐簪

此爻中虽然不曾涉及危险灾祸,但也并非毫无可忧虑之处,九四爻在处于君位的“六五爻”之下,自己阳爻居阴位,身居不正,却一呼百应,难免会犹豫迟疑,心中惴惴。

自古以来,大的功劳难得一见,而大的业绩难以长期保持,九四爻的成就与其广大的人脉密不可分。他的迟疑有可能会影响他的抉择,令倚重他的朋友失望,若不加以克制,难免与众人心生间隙。所以九四爻应当注意的是,柔缓处事当然可行,但是不可过份,过了便是犹豫不决,会迟误时机,甚至会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

【与道德经对应】

世间道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有安守之心,事业必定不会倾覆;胸中大志不失,自然不会困顿于图圄;只要行端身正,便不会为人所诟病。九四交要做的便是秉持心中所坚持的正理大道,将心中的犹豫疑虑,清除干净,一心一意放下不必要的忧思,自然事事顺利。

这一点与老子在本章想告诉世人之理是一样的,如同悟道 的过程。老子在这一章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悟道者的心路历程。你可以通过这一章与老子对话聊天,聆听他的教诲,倾诉你的苦恼;他会如同爷爷对待孙子一样,和你一起玩乐、搞怪、嬉戏、打闹,也可以如同老师对待学生一样,帮你答疑、解惑,给你滋养的能量、开启智慧的源头。

一、宇宙奥义: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你心态如何,所投映之相便是如何。

二、践行思想:活在别人的眼里,活在别人的评判里,活在别人的认同里,你最终会在人之所畏中迷失自己!庄子说的就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快乐来了接受,悲哀来了也接受。就像老子说的,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很多人执着于对错,成败,善恶,贫富,而老子认为所有事物的两个极端都是表象,而庄子认为两个极端来了,他都接受。

因为他们都超然物外,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让所有的事物按照规律生长,繁荣,凋亡这些兴衰更替,本就是正常经历,又有什么好恶之别?所以庄子能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所以看着熙熙攘攘的名来利往,我们执着的,到底值不值得?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感悟:道德经第二十章(16)

END

阅读 5

分享收藏

3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