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航天员入驻梦天实验舱,专访梦天实验舱设计师邬瓦尼

航天员入驻梦天实验舱,专访梦天实验舱设计师邬瓦尼封面新闻: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的物资管理系统有何区别?“在梦天实验舱内做了很多滑轨,可以让航天员实现自由移动。”这名青年名叫邬瓦尼,是位于天府之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设计部(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七院七部”)的一名员工,也是空间站15个分系统之一的物资管理分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主管着梦天实验舱内的几十套分系统产品研制工作,他的“梦天”之旅从方案论证到产品上天,已持续了近10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迎来收官之战,身为“最后一棒”的梦天实验舱内有哪些精心设计?日前,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航天科技七院七部宇航产品总体研究室副主任设计师邬瓦尼,来为我们讲解梦天实验舱物资管理系统的特殊之处,以下为专访实录。封面新闻记者(左)专访邬瓦尼(右)。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杨峰 陈彦霏 海南文昌报道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海南文昌发射场一片欢欣雀跃。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欢庆的人群中,有一名来自四川成都的青年,也忍不住激动和期盼的心情,跟着队伍不停鼓掌,点火的那一瞬间,还有些热泪盈眶。

这名青年名叫邬瓦尼,是位于天府之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设计部(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七院七部”)的一名员工,也是空间站15个分系统之一的物资管理分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主管着梦天实验舱内的几十套分系统产品研制工作,他的“梦天”之旅从方案论证到产品上天,已持续了近10年。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迎来收官之战,身为“最后一棒”的梦天实验舱内有哪些精心设计?日前,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航天科技七院七部宇航产品总体研究室副主任设计师邬瓦尼,来为我们讲解梦天实验舱物资管理系统的特殊之处,以下为专访实录。

航天员入驻梦天实验舱,专访梦天实验舱设计师邬瓦尼(1)

封面新闻记者(左)专访邬瓦尼(右)。

“在梦天实验舱内做了很多滑轨,可以让航天员实现自由移动。”

封面新闻: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的物资管理系统有何区别?

邬瓦尼:就物资管理分系统而言,梦天实验舱跟问天实验舱最大的区别是:问天实验舱有睡眠区、卫生区,这些是航天员主要生活、休息、活动的区域,而在梦天实验舱里是没有睡眠区和卫生区的,主要是为航天员开展实验,承担着工作区域的功能。我们的物资管理分析系统在梦天实验舱中的所有产品,实际上就是服务于航天员的工作需求和实验需求,这是它(梦天实验舱物资管理分系统)跟问天实验舱,包括之前的核心舱主要的区别,所以我们的产品设计在实际上也会有很大的改变。

封面新闻:设计的难度有所区别吗?

邬瓦尼:也不是,是需求的变化,梦天实验舱设计的方向和理念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问天实验舱我们就会关注到航天员睡觉的舒适性,要让舱内的噪音更小,让航天员的整个睡眠环境更好。但梦天实验舱主要是工作区域,工作有一个需求,因为太空是微重力状态,航天员会在舱里飘来飘去,在开展实验时,特别是一些比较精细的操作时,就会因失重变得非常不便,有随时飘走的可能。对此,我们的设计就针对航天员在微重力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固定身体,然后能够进行更多微小、精细的实验操作,梦天实验舱主要设计理念就是往这方面靠的。

封面新闻:对航天员更好地自我固定和移动,您和团队在梦天实验舱里有什么创新设计吗?

邬瓦尼其实我们知道前两个舱内,航天员主要用扶手和脚限位器来固定身体,那些东西实际上都是固定连接的,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但针对梦天舱,为了让航天员更好更快捷地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在舱内所有的角落都可以很方便地固定身体,我们也做出了跟前两个舱稍微不一样的创新。

我们在梦天实验舱内做了很多滑轨,所有的扶手限位器等进行身体固定的工具,都变成了可以随时拆走、随时装配的可移动式工具。这样,航天员想到舱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滑轨来自己决定行动的路线。

此外,在梦天实验舱里还会有一个比较小的,像机械臂一样的工具,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就会更加地方便和灵活。

封面新闻:(航天员)可以实现自由地移动?

邬瓦尼:对,自由地移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固定自己的身体。

航天员入驻梦天实验舱,专访梦天实验舱设计师邬瓦尼(2)

梦天实验舱发射前夕,邬瓦尼远眺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摄影:封面新闻记者杨峰)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梦天实验舱的设计里有很多。”

封面新闻:梦天实验舱里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黑科技”吗?

邬瓦尼:其他的也有很多,其实我们在梦天实验舱的设计中,是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里面的。

举一个例子,因为整个梦天实验舱要扛住火箭上升期间的振动,这些力学环境,它实际上有很多的加强结构,其中就可能有一块大板子,需要在火箭上升的过程中扛住重力,而作为加固板,等火箭上升后就没用了。

针对加固板,我们和梦天实验舱的总体设计团队协商、研究了一下,想出了“废物利用”的办法。航天员在轨把加固板拆下来之后保留,先不扔掉,然后在轨组装,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加固板变成“工作台”,以后还会变成空间站里最大的一个维修操作平台,还可以翻折,随时调整角度。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梦天实验舱的设计里还有很多。

因为航天工作的标准要求很高,毕竟在航天载人航天里边重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一克一克“抠”出来的,每一克产品都非常重要,能省一克是一克,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很希望一次性材料能“变废为宝”,更多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封面新闻:您曾经提到过自己的工作很像“高级装修公司”,您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邬瓦尼:现在可能有一点小的不同,“高级装修公司”这个描述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但是现在让我说的话,我觉得我们是集“室内设计”“装修公司”一直到后期的“物业管理”为一体的“公司”。

实际上,在空间站的整个运营期间,我们还要起很大的作用。空间站这么多物资,这么多设备,要让它能够良好运作,这样的话我们就得把它管起来,不然的话,可能两三天航天员在舱内就找不到东西了。

所以我们研发了一套物资管理系统,专门针对暂时为“三室一厅”的中国空间站,通过这个系统,“屋子”成千上万套的设备、物资,都能够良好运作、归位。

航天员入驻梦天实验舱,专访梦天实验舱设计师邬瓦尼(3)

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摄影:云上天镜赵天琪)

“实际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发射,还是跟自己工作相关的,特别期盼。”

封面新闻:在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候,您也在现场观看吗?

邬瓦尼:我不在现场。因为核心舱发射跟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候,梦天实验舱的研制正处在关键时期,特别忙碌,就没有到现场来看。实际上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发射,还是跟自己工作相关的,特别期盼。

封面新闻: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之后,中国空间站就即将建成了,您内心的感受如何?

邬瓦尼:内心真的是非常激动的,空间站集合了航天团队很多人的心血,用了许多年才建成,建成之后对研制团队来说,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而且是特别期盼的,希望我们的空间站在轨能够发挥出更多更大的作用。

封面新闻: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完成后,您在梦天实验舱的工作任务算是告一段落了吗?

邬瓦尼:实际上并没有告一段落。梦天实验舱入轨后组成空间站,对我们的产品来说,工作才算是刚开始。

因为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针对航天员使用设计的,这个时候产品的考核其实来自航天员在使用中的感受,所以说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刚开始。后期我会到北京,再进行一些地面的技术支持以及物资管理的后续工作。

封面新闻:作为青年设计师,您怎么理解航天精神?

邬瓦尼:作为我们青年来讲,航天精神只有参与之后,你才会有深刻的理解。航天精神真的是老一辈航天人一代一代打磨出来的,当我们参与载人航天任务的时候,就会有深刻的体会。

比如在所有航天产品的研制周期中,跟航天系统其他单位的同行合作,就会发现每个人在从事航天事业时都会散发出航天精神,不畏艰难,无私奉献,这都渗透在了航天人的一言一行中,也正是这种航天精神的支撑,让航天事业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封面新闻: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信念感是吗?

邬瓦尼:对的,包括我之前说梦天实验舱从开始到今天发射,快十年的周期,为什么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实际上就是一种航天精神的信念在支撑着自己,知道自己干的是为国家出力的非常重要的事情,非常荣耀的事情。

每每想到咱们老一代航天人无私奉献的匠心精神,作为青年航天从业者,我们真的在内心会更有动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猜您喜欢: